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改进丸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法,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120℃。提取方法:取供试品置分液漏斗中加水适量振摇使成混悬状,再加乙酸乙酯提取。结果:本提取方法测定冰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8.08%(n=6),RSD=1.3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丸(大蜜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清咽丸 大蜜丸 冰片 GC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养阴颗粒的含量测定限度确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并确定含量限度。结果绿原酸进样量范围在0.236μg~2.360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86%,RSD%=1.17%(n=6)。并通过六批样品确定制剂绿原酸的含量限度为1.0mg/g。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养阴清咽颗粒 绿原酸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含片联合碘甘油治疗急性咽炎的效果。方法:科室:耳鼻喉科;病情:急性咽炎;收治时间:2020.9-2021.9;收治例数:74例;分组方式:Excel软件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DZ组(37例)与GC组(37例),DZ组:对患者使用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莲花颗粒。GC组:在使用碘甘油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贵州奥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含片,观察两组患者咽炎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效果:DZ组

  • 标签: 清喉咽含片 联合 碘甘油 治疗 急性咽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针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代茶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课题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样本数量为88例,然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分组完成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代茶饮进行治疗,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等。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治疗后,在统计评估各组之间临床治疗效果后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在统计各组之间各项临床指标后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了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本文的结论:采取代茶饮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清咽代茶饮 慢性咽炎 临床效果 探究
  • 简介:粥,又称“糜”,中华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乃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书》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可见,自古人开化时起。粥就已经有了自己最初的文化形态。

  • 标签: 中华饮食文化 人文环境 历史地理 文化形态
  • 简介:目的评价爽茶的抗炎作用。方法以小鼠血管通透性模型、小鼠耳肿胀模型、大鼠足肿胀模型、大鼠肉牙肿模型等评价爽茶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二甲苯致耳肿胀影响、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爽茶1.32、2.64、5.28g/kg各剂量组明显抑制由醋酸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及棉球所致肉芽增生,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爽茶对急、慢性炎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 标签: 爽咽茶 抗炎作用
  • 简介:袋泡剂是临床医师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组方,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的功效,根据临床用药特点,将原处方用药材饮片泡水代茶饮制成袋泡剂,不仅保持了原方特色,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加了溶出速率,又使服用剂量准确,卫生方便。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对其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

  • 标签: HPLC法 清咽袋泡剂 绿原酸 色谱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甘露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80例进行对照观察,常规组4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0例行中药甘露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而言,为慢性咽炎患者应用中药甘露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药清咽甘露汤 慢性咽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颗粒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以及病人血清I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给予口服颗粒,B组口服左旋咪唑片,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病人在疼痛消失、溃疡愈合、复发间隔的时间方面均优于B组,经t检验,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优于B组(63.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满意。

  • 标签: 清咽颗粒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夹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疱疹性夹炎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体温,夹部疱疹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痰热治疗疱疹性夹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疱疹性咽夹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养阴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简单传统的水煎煮法,选择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出膏率、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进行考察。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1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结论此工艺可作为养阴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 标签: 养阴清咽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绿原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朴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半朴合剂,对照组给予咽炎片、桂林西瓜霜,均以30天为1个观察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4%高于对照组72.31%。结论半朴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好。

  • 标签: 慢性咽炎 半朴清咽合剂 中药疗法
  • 简介:巴乌,是我国少数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它流传于云南、广西的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地区。用竹管制作,状似竹笛,横吹。开有前七后一共八个音孔,吹孔处装一只如笙簧一类的青铜簧片,与笙簧不同之处仅是其片叶为尖舌形。吹奏时,气流震动簧片而发出声音,故称簧管(片)乐器。其音量较小,然

  • 标签: 咽咽 咽诉 哀怨巴乌
  • 简介:目的:观察利窍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程为3~8周的100例喉源性咳嗽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利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按咳嗽分证论治。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0%,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38.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咳嗽缓解率方面,治疗组为(0.72±0.26),优于对照组(0.52±0.3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窍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清咽利窍汤 喉源性咳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与利喉汤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雾化与利喉汤的应用。结果108例患者总有效率92.6%。结论雾化与利喉汤联合应用疗效确切。

  • 标签: 雾化 清咽利喉汤 慢性咽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小儿合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盲选法将其划分成2小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小组有60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基础实施小儿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应用小儿合剂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缓解患儿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清咽合剂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