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隐匿起病,病程缓慢进展而不可逆。AD以智能及记忆力的逐渐减退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及人格的持续变化。除此以外,在贯穿痴呆进程的各个时期,大部分患者会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如抑郁、焦虑、疑心及行为紊乱等症状,称之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BPSD)。BPSD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往往是患者前来就诊的首要原因。统计表明世界上约有3500万AD患者,预计到2050年会高达1亿。我国目前AD患者约600万,但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进程,50年后我国AD患者可能高达2000万。AD不光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而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AD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均局限于AD的神经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及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上,而关于AD的心理社会学病因的研究甚少,因此研究影响AD发病和进展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明确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致病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AD发病或延缓其进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以下对AD发病可能相关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叙述。

  • 标签: 心理 社会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社会因素对离退休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以收诊的230名老年离退休人员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与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受教育水平、职业、收入、居住面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离退休中老年人心理健康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离退休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房屋居住面积、公益活动参加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心理健康水平,要想保证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积极的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评分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离退休中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阐述了心理社会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中几个焦点问题(心理应激、个性特征、应时方式、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阐述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回顾了心理社会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研究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临床的综合诊治和防治过程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学 应激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震后脑出血发病及其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震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震后脑出血发病及其干预中的作用。结果:心理因素对震后脑出血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在临床中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一些心理社会因素对预防高脑出血,减少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震后脑出血 发病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军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单应对方式量表、自尊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态度量表等对469名军校护生进行测评.结果军校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女性得分;除强迫、恐怖因子外,均低于国内普通大学生和军校大学生得分.相关分析显示,军校护生SCL-90均分及各因子得分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自尊程度、自我态度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大小依次为生活事件、自尊程度等.结论对护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提高自我悦纳的水平,有助于调节生活事件的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

  • 标签: 护生 军校 应对方式 SCL-90 生活事件 消极应对
  • 简介:摘要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和躯体化障碍是最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好发因素。FD患者经常遇到消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其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可能导致更多的心理障碍,消化不良症状,出现异常就医行为,从而减少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心理社会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内脏感觉和运动,进而影响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心理干预可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已被证明是治疗FD的有效。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生理学 应激 心理学 心理治疗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只常皮质醇节律与其学校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经家长和儿童同意,66名儿童自愿参加了本研究。在学校通过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儿童行为问卷法,儿童在学校期间共收集6次唾液样本,每次大约间隔4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唾液样本中的皮质醇水平,以获得儿童日常皮质醇节律数据。结果:女生同伴接受性得分高于男生[(0.31±0.81)VS.(0.51±0.94),P

  • 标签: 日常皮质醇节律 学校 适应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LES、TABPQ、TAS、SDS、SAS和自编资料调查表,对102例治疗组和98例对照组在不同行为类型、是否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情绪障碍、一年内发生重大生活事件多少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型行为人数多(P〈0.01),负性生活事件分数高(P〈0.01),有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者多见(P〈0.01)。结论A型行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情绪障碍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铁路职工1452人.采用一般问卷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调查评定.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测定分析。结果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率为23.35%.男女分别为26.60%、17.44%,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心身疾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以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最高;心身疾病患者的高血脂、饮酒、超重、神经质个性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高血脂、饮酒、超重和神经质个性等是心身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身疾病 铁路职工 患病率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生活情况、社会支持、产科并发症等危险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同期产后抑郁症患者以及正常产妇,各49例,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生活情况、社会支持、产科并发症等危险因素对其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进行探讨,为临床相关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主要受主观条件影响较多,对比发现在婚姻满意度、正性时间评定以及主观支持评定方面均与正常产妇有显著性差异。针对患者产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并发症发生率可能同样对患者产后抑郁发生有直接影响。结论产妇产后抑郁情况需要产妇及其家属共同面对,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生活。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 社会因素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特征,为相关部门开展酒精成瘾的研究与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6年来在我院非自愿住院形式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他们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归纳,得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结果: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他们平均年龄(40.90±8.00)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75%在初中及以下)、因出现了危害他人或社会秩序的行为被非自愿住院,疾病类型主要是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综合征、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饮酒、科学饮酒,预防酒精成瘾的发生。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非自愿住院 临床表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是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 ,因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个体或家庭执行自我管理任务的能力 ,从而致使个体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全面、深入了解能够改善和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可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结局。本文旨在对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以期为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一些在过去难以见到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近几年,作为生活中常见病之一的糖尿病也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糖尿病的研究与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是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因为人生存的环境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是对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条件,要想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自我管理信息。因此,研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社会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类的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如常见病-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已经得到开展,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庭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笔者着重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 心理社会因素 影响
  • 简介:近几年辽宁民间投资有了较大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通过介绍辽宁民间投资的现状,分析了制约辽宁民间投资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 标签: 民间投资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辽宁
  • 简介:社会心理的角度而言,自我意识的矛盾,社会角色的失调,社会认知的偏差,社会态度的失范,加上不良的社会影响以及错误的社会理论,是造成腐败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腐败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社会公平的缺失,以及权力制约制度的虚化等。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对形成腐败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矫治和规制,就应当在深入研究这种社会心理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重视从社会心理层面研究对策,加强廉政法律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依法规制权力的运行。总之,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营造一个反腐倡廉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氛围,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遏制腐败的发生。

  • 标签: 腐败 社会心理 因素 法律规制
  • 简介:为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现状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小学生社会智力量表、社会支持系统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无性别差异,但显著低于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社会智力和社会支持正相关且非常显著;移情、社会焦虑和父亲支持可正向预测心理韧性。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有待提高,可从移情、社会焦虑和父亲支持方面予以提升。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韧性 心理社会因素 社会智力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更多关注,如果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没有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那么必然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社会因素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外部社会环境对还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小学生来说会有很大影响,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且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各方共同配合下,一定会促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标签: 小学生 心理健康 社会因素 不良影响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面临生存竞争压力的陡增,人们出现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抑郁症成为高发病症。对于产妇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产后抑郁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大,成为危害产妇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引起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尤以社会心理因素对于产妇的影响较为广泛和强烈。本文综合分析了产妇在产后产生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并从产妇的性格、学历水平、年龄、生活水平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各种心理干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旨在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标签: 产后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