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民主经历了执政的“实验期”、“黄金期”、“危机期”、“振兴期”四个阶段。坚持以选举为途径,以选民为中心和选票为导向的执政原则;坚持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执政方式;重视的沟通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重视执政党的理论纲领创新是其主要执政经验。

  • 标签: 社会民主党 执政历程 执政经验
  • 简介:日本社民党的前身是社会党。在冷战格局下,社会党第一次执政促成了日本战后55年体制的两极政治格局。冷战结束,社会党又一度成为三联合政权的执政党之一。1996年1月,社会党改名为社会民主。但是,社会民主在2003年的众议

  • 标签: 日本 社会民主党 政党政治 民主党 盛衰原因 政治体制
  • 简介:德国社会民主纲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爱尔福特纲领》、《哥德斯堡纲领》和《柏林纲领》的内容变化大体反应了德国社民党纲领思想发展的历程。德国社会民主在它的150年的历史中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迎接了新的挑战,在不断变化中,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保存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纲领
  • 简介:<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社会民主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政治民主多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奋斗目标应是经济民主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宣言把经济民主说成是一切经济目标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指生产者对生产活动过程产生影响,与资方共享决定权。当然,共决制思想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下子冒出来的,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这一思想的提出、发展变化还是从其在实践中的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共决制 民主社会主义 经济民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社民党
  • 简介:<正>西欧社会民主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历史记录显得杂乱无章。战后在外交事务领域内,很少有其他问题象欧洲一体化这样在西欧社会民主中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议、又产生如此巨大的分歧。积极赞成者有之,如德国社会民主;强烈反对者亦有之,如英国工党;还有介乎两者之间、态度暖昧的法国社会党。实际上西欧社会民主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陷入了困境:要么赞成一体化,从而承认资本的跨国控制和力量;要么反对一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欧洲一体化进程 西欧社会 欧洲社会党 欧洲议会 社会党国际
  • 简介:1999年德国社会民主柏林代表大会决定,在保持自由、平等、团结互助等基本价值为“我们政策的尺度和指导原则”的条件下,制定新的基本原则纲领。在制定纲领的讨论过程中,关于公正原则的讨论占据了重要地位。自由主义把“平等地进入自由市场的条件,也就是机会平等”作为“实现公正的足够的条件”,而社会民主却认为,以不是由于自己过失造成的成就差别为衡量标准是“不合法的”。只有当人们力图减少“没有道理的社会不平等”时,平等原则才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实现。至于自由,社会民主人认为,20世纪的经验证明,自由必须包含享受那些使自由行动成为可能的社会物品的权利,而教育机会、收入保障、健康保护、社会分享是这些社会公共物品中最重要的。讨论涉及三大基本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民主人虽然一再强调三者相辅相成,但也承认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而实际上从维利·勃兰特起,他们就把“自由”放在首位,这是他们所认同的制度框架决定的,尽管他们力图在自由的理解上与资产阶级党派、特别是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后研究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时应当首先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社会民主主义 基本价值 德国社会民主党 公正原则 自由 新自由主义
  • 简介:德国社会民主理论家托马斯·迈尔主张放弃使用“民主社会主义”概念,改用“社会民主主义”德国社会民主理论家托马斯·迈尔从1991年以来在《民主社会主义一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修订第3版、《社会主义还剩下什么?》等著作中反复论述,鉴于苏东剧变后出现的新情况...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党 社会民主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托马斯 理论家 现实社会主义
  • 简介:德国社会民主前主席福格尔认为应当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事业和概念《新社会/法兰克福杂志》1994年第4期发表德国社会民主前主席汉斯一约亨·福格尔对社民党理论家霍斯特·海曼编辑的论文集《社会民主的传统和2000年的民主社会主义》一书的评论。福格尔结合...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前主席 资本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总设想
  • 简介:在当代社会中,媒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甚至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已成为第四大媒体。其中,作为最主要的大众媒体,电视对大选的影响几乎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在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避开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这一课题,社会民主也是如此。

  • 标签: 社会民主党 媒体社会 英国工党 20世纪90年代 西方民主制度 政治生活
  • 简介:瑞典社会民主作为一个1932年上台、在20世纪里执政累计超过60年、党员人数曾达到百万之众的大党,其执政之道早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反复研究,答案众多。然而,从工业化带给瑞典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以为,一个新鲜的答案就是:瑞典社会民主是适应瑞典社会新中间阶层的出现而出现,以成功再造瑞典中间阶层而兴盛,

  • 标签: 社会民主党 新中间阶层 瑞典 兴盛 探求 社会结构变化
  • 简介:随着世界形势和政党政治的发辰,政党之间的交往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共产社会民主作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两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其关系发展至今有近百年的曲折历程。从两之间的关系来看,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谋求了解与合作是确立和发辰党际关系的基础,从两未来关系发展来看,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现代党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共产党 社会民主党 党际关系 经济因素
  • 简介:1933年6月22日,纳粹独裁政权取缔了德国社会民主(SPD)。其实,在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接掌政权之后,新政权就不断挤压德国社民党的活动空间。同年5月,社民党主席团将驻地转移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一直到1938年,德国社民党都在那里从事反对纳粹独裁的斗争,然后,搬迁到巴黎,1940年又从巴黎迁到伦敦。在德国国内,最初几年里,社民党只能在地方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社民党 舒马赫 德国共产党 纳粹党 活动空间
  • 简介:<正>一德国社会民主的现行基本纲领(也可译为“原则纲领”)是1959年11月在巴德·哥德斯堡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因此通称哥德斯堡纲领。在这以前,的正式纲领是1925年制定的海德堡纲领。它虽然表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社会民主已是一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纲领 魏玛共和国 代表大会 基本纲领 海德堡
  • 简介:2004年2月6日,施罗德突然宣布辞去德国社民党主席的职务,并提议由现任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弗兰茨·明特费林(FranzMüntefering)担任这一职务.与施罗德一起辞职的还有社民党总书记奥拉夫·朔尔茨(OlafScholz),其继任者将是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的经济专家克劳斯·乌韦·本内特(KlausUweBenneter).这一人事变动在社民党于3月21日开的特别党代会上得到确认.

  • 标签: 德国 社会民主党 施罗德 辞职原因 政党政治 人事变动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典社民党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已然建成一部很有效的政治机器,社民党不仅仅对其执政基础工会负责,还积极开展与国内农民的联系,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吸纳各阶层人员支持其执政主张,这些政策给瑞典的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助推作用。社民党的长期执政带领瑞典人民将一个素有"欧洲穷汉"之称的瑞典发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发达国家之列的典型代表,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瑞典模式",和其与时俱进的政策理论建设、廉政建设、福利体系建设、组织建设等息息相关。通过这些适应瑞典的政策调试和建设,社民党在瑞典民众中塑造了良好的执政形象。

  • 标签: 瑞典社民党 执政形象 构建
  • 简介:<正>瑞典社会民主现任主席、政府首相英瓦尔·卡尔松出生于1934年11月9日。他的家乡布罗斯市地处瑞典南方,在当时是瑞典纺织和服装工业中心。幼年时,卡尔松的家境贫寒,全家5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木制房屋里度日。卡尔松的父亲奥洛夫·卡尔松是一位仓库保管员,在卡尔松13岁那年去世。卡尔松的母亲伊达·约翰松在一家毛纺

  • 标签: 卡尔松 社会民主党 瑞典社民党 青年团 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
  • 简介:本文对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推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未来》专刊(2010年四季度出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述。目前西欧社会民主人普遍认为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处在一场艰难的低潮期之中,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在提出能够赢得选民支持的政治计划、参与竞选及执政、吸引政治支持者、加强自身的改革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迫待解决的难题。但《社会民主主义的未来》专刊的很多作者也认为,如果从全球范围以及从西欧范围这两个层面对世界左翼政治力量的整体现状加以考察,那么,对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必作出过于悲观的预测。

  • 标签: 社会民主党 社会民主主义 欧洲 左翼 第三条道路
  • 简介:摘要中国共产是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是追求长期执政而是“开空头支票”仅为谋求执政权力拉选票的政党。居安思危,执政党的形象建设工程会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正如毛坤所说,“师古仿西而不泥,熔之一炉为我用。”瑞典社会民主的执政形象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更好实现长期执政,凝心聚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建美丽“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瑞典 社会民主党 形象维护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德国社会民主是一个拥有一个半世纪悠久历史的社会主义政党,它始终以建立一个比现实社会更为美好的“社会主义”为其奋斗目标。德国社会民主人的社会主义观先后经历了科学社会主义观、改良社会主义观、基本价值社会主义观三个阶段。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社会主义观 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