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予以联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参照相关诊断标准,将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联合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3.94%,与对照组相比上升显著(χ2=7.48;P<0.05);且观察组的病死率为0,与对照组的9.09%相比下降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7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和CRP分别为(43.75±6.34)IU/mL、(3.57±1.02)mg/L,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3,17.23;P<0.05)。结论联合治疗应用于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确切,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联合抗栓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4例病例,分别为三联治疗组、双联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经过1年随访后,观察患者的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结果三联组患者在缺血性卒中、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事件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不过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MACCE为2.9%,双联组MACCE为8.9%,单一组MACCE为11.3%,三联组MACCE最低,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主要出血时间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患者在次要出血事件上高于其他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房颤动的治疗中,通过三联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对心脑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控制出血风险。

  • 标签: 药物脱洗支架植入 抗栓治疗 冠心病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联合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合适的按压时间。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应用以上治疗的患者300例,按采血后不同的按压分为3组,观察患者局部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压时间与出血、出血面积密切相关,按压6min与按压8min相比,出血发生率与出血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相邻组间的出血率与出血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min为合适的压迫时间,既可使皮下出血发生率降低,又使局部出血面积缩小。

  • 标签: 联合抗栓 采血 按压时间
  • 简介:摘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基本措施,治疗包括血小板治疗及抗凝血酶治疗。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的预后,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 抗凝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脑梗塞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病历,分析1例脑梗塞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的治疗方案,探讨围手术期如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出血风险为“低度出血”和停药所致的血栓栓塞风险为“较高风险”,权衡利大于弊,应继续使用药抗血栓治疗。根据“接受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类别”进行分类,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较低,可不予临时替代性的凝方法进行治疗。结论围手术期治疗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体现个体化治疗,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脑梗塞 围手术期 抗栓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治疗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9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凝血系列指标、大便潜血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指标,并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阿司匹林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不规范用药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拉唑能够改善阿司匹林治疗期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提高阿司匹林的规范使用率。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司匹林 抗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心功能、血管状态及血液循环等多环节均可发生异常,微循环障碍又是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我院1997年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54例,分别按常规治疗及常规加用蝮蛇治疗,后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54例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分成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男10例,女17例;年龄42~74岁,平均61岁。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男10例,女17例;年龄40~74岁,平均61岁。1.2临床表现:5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心慌、气短、颈静脉怒张,口唇紫绀,两肺干湿性罗音,肝脏肿大,双下肢浮肿,呈现为呼衰、心衰体征。1.3治疗方法:在常规低流量给氧、抗感染、止咳平喘、利尿强心等治疗后,疗效不佳者,治疗组加用蝮蛇酶0.5单

  • 标签: 蝮蛇抗栓酶 治疗 肺心病 临床资料 血液循环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溶凝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肺栓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增强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低分子肝素凝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由此可见,凝和溶综合应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凝单一治疗效果,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凝和溶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溶栓 抗凝 急性肺栓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我院应用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防治中心提供的江浙蝮蛇酶3号(Svet—3)治疗银屑病5例,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5例均为住院病人。男3例,女2例,年龄24~55岁,病程15天~23年。诊断根据临床表现或既往病史,临床分型为寻常型4例(均为进行期),红皮病型1例。患者确诊后,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正常者用1/250浓度Svet-3皮试,阴性者以100U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

  • 标签: 蝮蛇抗栓酶3号 银屑病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红皮病型 寻常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联合凝与单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62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的动脉血气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6个月的右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PaCO2、P(A-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4.1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三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比例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右心室内径和肺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比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联合治疗急性次大面积PE疗效优于单纯凝,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肺栓塞;溶治疗;治疗;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溶联合治疗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一年内收治的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仅使用凝)和研究组(50例,使用溶+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及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研究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溶+治疗治疗方法效果更显著,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双联治疗能有效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显著降低了缺血事件的发生的同时,但会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是否需要停用药物,停用后是否需要恢复以及何时恢复治疗,目前尚无统一观点。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指南,就PCI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消化道出血 抗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凝药物治疗干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1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中应用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凝药物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栓抗凝药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管腔闭塞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实施,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术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药物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