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无损伤性操作镇痛芬太尼静脉无痛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要求芬太尼静脉无痛分娩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名产妇因胎儿胎心减速而转为剖宫产,两组人数均减为47例。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行静脉无痛分娩该剂量下安全有效。

  • 标签: 瑞芬太尼 静脉 无痛分娩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昔布钠(特耐)作为麻醉诱导和术毕镇痛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特耐组和芬太尼组。特耐组术前30min给予特耐40mg,芬太尼组诱导时静注芬太尼0.2mg,其余麻醉用药一致,记录麻醉各阶段SBP,HR变化,术毕24h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切皮、拔管时的SBP,HR无差异(P>0.05),术毕24小时VAS评分,特耐组明显优于芬太尼组。两组副反应情况,特耐组低于芬太尼组。结论麻醉前30min静注特耐40mg,能有效抑制全麻的应激反应,并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 标签: 术前用药 帕瑞昔布钠 麻醉
  • 简介: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它有许多不足。氯吡格雷口服后需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生物转化,转化率不一致,受伴随疾病治疗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变异性制约,血小板抑制作用差异大,不同的患者对其反应性差异较大,药物转化率低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芬太尼在心脏手术麻醉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既可避免强烈的应激反应,又能维持相对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尤其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和术中镇痛方面的优势很明显。芬太尼的效价强度为阿芬太尼的5~10倍,与芬太尼近似。

  • 标签: 瑞芬太尼 心脏手术 麻醉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的芬太尼对全麻拔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成人全麻手术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手术结束后芬太尼组将芬太尼的用量减至维持量的1/10,对照组则停止使用。结果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区别,与对照组相比,芬太尼在苏醒期的咳嗽发生率和不自主运动发生率均降低。结论在苏醒期使用小剂量的芬太尼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并能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瑞芬太尼 全麻 拔管 躁动
  • 简介:摘要药房每月盘存需要做大量的人力准备,耗工耗时,目的为了提高药房每月盘存效率,减少盘存时间,节约人力物力,方法将Excel电子表格中的制表、数据引用和数据处理功能与医院得网结合,通过一次投入,获得“一劳永逸”的药房盘存方法。

  • 标签: 电子表格 瑞得网 药房盘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春滨治疗老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67例老年性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长春滨方案组(35例)和长春滨加顺铂(NP)方案组(32例)。每例治疗至少2周期。结果两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相似,统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但NP的毒副反应明显高于单药组。结论长春滨单药方案,毒副反应更少见,经济性高,较易为老年患者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总结。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疗法 长春瑞滨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患者50例资料分析,记录麻醉前、插管前后、切皮时、停药睁眼时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明显,气管插管、切皮后血压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术中各阶段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麻醉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观察,护理措施的探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总结观察。结果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及细心护理35例痊愈,8例好转,无发生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芬太尼在产科麻醉和镇痛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2011年间的144例剖宫产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芬太尼组在诱导后、插管1min、5min时的三项指标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间在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超短效受体激动剂,具备镇痛作用强、疗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安全范围大、麻醉效果平稳且无显著并发症与不良影响,不会产生长期蓄积效应现象,因此安全适用。

  • 标签: 瑞芬太尼麻醉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论皮下注射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的不良反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近3年皮下注射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白)发生不良反应病例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出现肌肉骨骼系统反应者12例,出现发热、头痛者4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者1例。结论注射前采取预防措施,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芬太尼和异丙酚在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中的疗效。方法将不宜运用硬膜外麻醉而采用剖宫产手术的足月产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硫喷妥钠与司可林诱导全身麻醉)25例和实验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诱导全身麻醉)25例,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数据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对照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较显著。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使用芬太尼和异丙酚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全身麻醉 剖宫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的运用效果。方法18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一组人工流产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复合异丙酚,另一组应用利多卡因,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结果芬太尼联合复合异丙酚组镇痛效果明显,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苏醒早、术后血压、心率、呼吸无明显变化,出血量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芬太尼联合复合异丙酚效果可靠,适合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要求。术中须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并缓慢注药以减少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流产 瑞芬太尼 复合异丙酚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芬太尼复合N2O、异氟醚与单纯吸入N2O和异氟醚麻醉对比观察临床效果。选择ASAⅠ~Ⅱ级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TCI泵入芬太尼,吸入N2O、异氟醚,B组吸入N2O、异氟醚。结果苏醒时间A组(5±2)min明显短于B组(8±3)min(P<0.05),A组异氟醚用量明显少于B组用量(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复合N2O、异氟醚麻醉可以减少吸入麻醉药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

  • 标签: 瑞芬太尼 N2O 异氟醚 静吸复合 吸入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国产替普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首次静脉推注替普酶18mg,30min后再用一次相同剂量,每次应在2~3min静脉注射完毕。观察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率,是否有出血或过敏反应并发症,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静脉溶栓再通率100%,17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无1例死亡,未见出血并发症和过敏反应。结论国产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安全的静脉溶栓药物。

  • 标签: 瑞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独使用丙泊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门诊ASAⅠ~Ⅱ级妊娠10周内需人工流产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Ⅰ组单纯丙泊酚组;Ⅱ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Ⅲ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观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苏醒时间(首次停药至呼之能应及睁眼);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情况。结果给药后,三组患者MAP均有明显下降(P<0.05),三组MAP下降差异无显著性;Ⅰ组HR相对术前略有下降,Ⅱ、Ⅲ组HR相对术前明显下降;三组患者SpO2均有下降,以Ⅱ组、Ⅲ组为甚,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患者的丙泊酚总剂量大于Ⅱ、Ⅲ两组(P<0.05);Ⅱ组患者苏醒时间延长(P>0.05),Ⅰ、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Ⅱ组、Ⅲ组患者术后宫缩痛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者芬太尼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减少丙泊酚用药量。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唤醒时间,为一种较佳的配伍方法。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预防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左右注射地佐辛0.10mg/kg,而对照组90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十五分钟左右注射芬太尼1.0ug/kg,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苏醒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在苏醒及镇痛效果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预防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向临床广泛推荐。

  • 标签: 地佐辛 瑞芬太尼 麻醉后镇痛
  • 简介:男性乳房肥大症又称男性乳房发育症(gynaecomastia)。发病年龄多为13—75岁,本病可分为青春期(12~17岁)、成年期(18~25岁)和老年期(50岁以上)。50岁以上发病率尤高。目前认为多与患者体内雌二醇(E2)相对或绝对升高密切相关。

  • 标签: 托瑞米芬 调内分泌胶囊 男性乳房肥大症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每个经济发展迅速时期都是紧跟着科技成果的产生和应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迫使中国进一步发展传统特色的中药产业,中药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继承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中药 现代化 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