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无须术中影像技术引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作者应用Axis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36例颈椎疾病患者进行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共植入螺钉144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要点为:①术前仔细观察颈椎的侧位和双斜位x线片,并予以CT扫描以评估螺钉进针点、进针方向以及螺钉的长度及直径:②术中清晰地显露颈椎侧块和突间关节,用直径3.0mm高速球形磨钻去除侧块外卜象限处骨皮质,然后用2.0mm的自制手锥沿椎弓根事先确定的方向轻轻钻入,若遇阻力则需略改变方向,使其自然置入,深约2.0cm~2.5cm。确定无误后,则安置Axis钛板和置入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③安装完毕后,即用C掣臂作双斜位透视,无误后关闭切口。结果:从C3到C7,共植入根弓根螺钉144枚,其中10枚(6.8%)钉初次置入后感觉松动,经校正后二次置入成功,11枚(3.5%)钉道钻孔后出血较多,但及时处理后出血停止并无不良结果。术后X线斜位片及CT片显示,16枚(11.1%)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10枚(6.9%)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4枚(2,8%)钉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2枚(1.3%)钉穿破椎弓根卜侧皮质。随访未发现螺钉置入穿破椎弓根皮质仃关的神经血管损伤问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事先充分的埘每个患者颈椎椎弓根X线及CT解剖结构了解的情况下,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行颈椎后路内同定是安全查行。

  • 标签: 颈椎椎弓根螺钉 植入技术 临床研究 徒手 Axis内固定系统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徒手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研究对象,以同一时期内在我院接受心肺复苏机实施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对比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参考组患者在苏醒前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后,研究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参考组患者相比,前两项明显更高,后一项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52.0%、复苏总有效率94.0%,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14.0%、复苏总有效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良反应率46%高于参考组患者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来说,心肺复苏机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更好的复苏效果,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6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分为1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方式),观察组采取(心肺复苏机方式)进行急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临床抢救成功率和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PaO2(96±1.35)kPa、SaO2(97.49±8.48)%、PaCO2(3.22±0.47)kPa,较苏醒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治疗组;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总成功率为16(88.88)%、心肺复苏总有效率为17(9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较徒手心肺复苏相比较,采用心肺复苏机可在急诊科的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急诊科 疗效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人身、财产等权利不受持续的非法侵害,应当采取防止非法侵权行为,对非法侵权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自卫,不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正当防卫是公民在特殊情况下的一项特殊权利。是受国家法律支持和保护的,但是公民必须正确行使正当防卫权,才可达到合法的防卫目的和效果。同时,为了防止公民滥用这项权利,法律规定了自卫的限制条件。因此,正确认识正当防卫的原因和必要的限制条件,对于公民个人和司法机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正当防卫 起因 限度条件 认定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徒手扩张宫颈加速活跃期产程进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例初产妇。其中选100例初产妇行徒手扩张术为A组,选同期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为B组。结果A组宫口开全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徒手扩张宫颈是一种既简单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活跃期 徒手扩张宫颈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我院收治12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胎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去皮手术防治小儿包茎的最佳方法和意义。方法将目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气囊扩张法和徒手扩张法治疗。结果徒手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气囊组同龄儿童,而并发症远比气囊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徒手扩张法可以作为治疗小儿包茎的首选方法,而且疗效显著、简便安全、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

  • 标签: 包茎 气囊 徒手 扩张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具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具有完整抢救记录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抢救结果展开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23.91%(33/138),抢救失败率为76.09%(105/138);心肺复苏成功组、失败组在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抢救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非医务人员和是否存在早期心肺复苏抢救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是否获得早期心脏除颤方面的抢救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群众性心肺复苏技术教育前后抢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尽早实施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早期除颤、应用心肺复苏药物或者行气管插管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通过对群众进行心肺复苏普及教育,也利用抢救成功率的提高。

  • 标签: 心跳呼吸骤停 徒手心肺复苏 现场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行催产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胎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卧位指导,即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比较两组生产结果。结果观察组有70例经阴道分娩,占83.3%;对照组仅24例经阴道分娩,占2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30.55,P<0.01)。结论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徒手矫正分娩
  • 简介:总结超声引导徒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回顾分析实施该术式的68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例。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并引出大量脓液,无严重并发症。67例取得满意疗效,1例高龄患者死于脓肿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超声引导徒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方便、安全、高效、微创等优点,可单人操作且设备条件要求不高,对于危重患者可行床边手术,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肝脓肿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徒手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引导下徒手定位注射(含复方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对症药物治疗、针灸、物理因子治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同时辅以高频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按照解剖定位徒手进行药物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用(关节)量角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FMA-U)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9±0.9)分]、肩关节ROM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ROM、MBI评分及FMA-U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7±0.6)分]、肩关节ROM、MBI评分[(66.7±11.4)分]及FMA-U评分[(41.6±7.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徒手定位注射治疗比较,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能进一步缓解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疼痛病情,改善肩部活动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肩痛 高频超声引导 注射治疗 功能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急诊急诊心肺复苏采用徒手复苏机械复苏救治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分析,按两种不同的复苏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5名患者,对照组实施徒手复苏法,观察组实施机械复苏,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复苏方法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复苏后观察组呼吸、心率、病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肺复苏 徒手复苏 机械复苏 并发症
  • 简介:“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反而要常常不如意的事情结伴而行。诸如考试落榜、工作解聘、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 标签: 心理防卫 失落感 人生
  • 作者: 马燕霞 代玉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2
  • 出处:《国际护理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
  • 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000
  • 简介:目的: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实验探究的时间为2019.1-2020.1期间,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产妇分娩中均实施助产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徒手旋转助产处理,比较产妇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疗效。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实验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产妇81.58%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针对头位难产产妇应用产妇助产护理徒手旋转,能够帮助产妇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和窒息的概率,保障新生儿和产妇的安全。

  • 标签: 产妇;头位难产;助产护理;徒手旋转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病变徒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关键技术。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42例不明原因颈部淋巴结增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或16G组织切割针经皮徒手技术活检。穿刺靶淋巴结大小为1.0cm×0.6cm~8.6cm×5.0cm,每例穿刺2~5针。所取组织条能满足病理学定性诊断要求视为取材成功。结果:39例(92.9%)所取组织量能满足病理定性诊断要求。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结恶性病变12例(28.6%,其中转移性癌7例、恶性淋巴瘤5例);良性病变26例(61.9%,其中淋巴结结核14例、反应性增生5例、慢性肉芽肿性炎4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3例);性质不确定1例(2.4%)。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徒手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监视、精准、灵活、微创等优点,在颈部淋巴结增大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穿刺活检 淋巴结 徒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经阴道分娩产妇52例,成功率为86.7%,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8例。结论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能够有效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胎头异常 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头位难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施以徒手旋转,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使其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