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骨开颅不同手术入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影响,总结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抽取奇数纳入对照组(脑部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抽取偶数纳入观察组(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每组患者50例。以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早发性癫痫发作单因素及独立性因素。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术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0例患者共计14例(20%)出现早发性癫痫。性别、年龄不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再出血、手术入路方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可降低早发性癫痫发生率。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早发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髂股两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43例;年龄15~78岁[(44.1±16.0)岁]。骨折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101例,前柱前壁伴后半横形骨折35例,“T”形骨折24例。80例采用改良髂股切口结合有限Pfannenstiel切口复位内固定(改良髂股两入路组),80例采用标准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内固定(髂腹股沟入路组)。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标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神经血管损伤、医源性膀胱损伤、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78个月[(43.3±17.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改良髂股两入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0(123.8,180.0)min、600.0(500.0,787.5)ml,髂腹股沟入路组分别为190.0(150.0,240.0)min、700.0(562.5,887.5)ml(P均<0.01)。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患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髂股两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复合髋臼骨折在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患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相近的情况下,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时高压氧综合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突发性耳聋80例患者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发病24 h内两组进行治疗,均能达到较好的疗效;而发病 24h~2周内实施治疗,观察组的疗效,要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高压氧综合治疗 常规药物 突发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骨开颅不同手术入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影响,总结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抽取奇数纳入对照组(脑部颞叶皮层入路手术),抽取偶数纳入观察组(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每组患者50例。以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早发性癫痫发作单因素及独立性因素。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术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0例患者共计14例(20%)出现早发性癫痫。性别、年龄不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再出血、手术入路方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可降低早发性癫痫发生率。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早发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及预后影响。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8%,与对照组的19.44%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采取小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破效应联合一体化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2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应用破效应联合一体化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

  • 标签: 破窗效应,一体化护理,晚期肺癌,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超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方法:通过选取100例来自我院近两年间诊治的超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患者并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n=50,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预见性护理,n=50,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超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护理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超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的患者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超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SAS和SDS评分状况,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超窗重症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健康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Slicer软件结合小骨技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间,本院住院的6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有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名患者行显微镜小骨手术组,观察组35名患者行3D-Slicer软件结合小骨技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血肿清除率,住院天数,术后90天 GOS, GCS, ADL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3D-Slicer 显微镜开颅 小骨窗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提供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及分别实施传统小骨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收录50例样本,分组处理用数字奇偶法完成,对照组(25例)施以传统小骨血肿清除术,研究组(25例)施以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和比对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00%)相比对照组(76.00%)要高(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86.32±10.36)ml、手术时长(102.32±12.14)min相比对照组要低,血肿清除率(87.96±8.36)%相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提供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更为确切,可提升血肿清除率,相比传统小骨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优势更突出,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脑出血 传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