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蒙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内蒙地区幼儿园和小学3~12岁儿童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女童月经初潮、阴毛和乳房发育情况,调查男童阴茎、睾丸、阴毛和乳房发育情况平。结果儿童性早熟检出率为0.72%,其中男16例(0.33%),女55例(1.10%),女童性早熟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童(X2=20.58,P<0.01);3~7岁组性早熟检出率(2.51%,46/1836),8~12岁组性早熟检出率(0.29%,9/315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2.47,P<0.01)。结论内蒙地区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为0.72%,其中女童发病率较高;儿童性早熟与体质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遗传、家庭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 标签: 儿童性早熟 流行病学 肥胖
  • 简介:目的调查内蒙自治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包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结果共调查53313人,发现病例均为囊型(56例),未发现泡型病例,包虫病阳性率为0.11%。牧区包虫病阳性率最高(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年龄组包虫病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1.8%。按患者职业统计,牧民的阳性率最高(P〈0.05)。蒙古族的包虫病阳性率高于汉族(P〈0.05)。对患者居住方式进行分析,游牧人群的包虫病阳性率最高,但不同居住方式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自治区包虫病高发地区为牧区,高危职业为牧民,女性发病高于男性。

  • 标签: 包虫病 流行病学特征 现况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突泉县社区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度及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制定治疗对策。方法随机抽取突泉县社区农村10余个社区(村),年龄35~75岁的常住居民400人,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并收集其他相关资料。结果突泉县社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0%,知晓率为15.0%,治疗率为5.0%,控制率为1.0%。高血压患者中,低危占12.0%,中危占53.0%,高危占16.0%,很高危占19.0%。讨论突泉县社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很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高血压危险度评估以中危为主,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力度。氨氯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适用于突泉县社区农村居民,有效低价。

  • 标签: 内蒙古 突泉县 社区农村居民 高血压 危险度 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订健康促进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 PPS抽样方法,对 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区 15-69岁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 13.82%,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12.15%)、慢性病防治素养( 14.67%)、传染病防治素养( 17.62%)相对较低,城市居民三个方面和六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均高于农村居民。 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是否吸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共同因素。 结论 内蒙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家庭收入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是否吸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同程度地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 标签: 城乡居民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蒙药学野外识药实践”是“蒙药学”、“药用植物学”、“蒙药鉴定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本论文以内蒙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药学野外识药实践”教学为例,从实践基地建设,实践组织与实施,实践过程,总结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蒙药学 野外识药实践 药用植物学,蒙药鉴定学
  • 简介:目的:探讨内蒙西部地区蒙古族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及其危险因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方法连续抽取内蒙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300名蒙古族健康人群进行OP患病率调查,发现OP43例,为病例组,未发生OP的257名中随机抽取86名为对照组。对2组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和性别等17项予以比较分析。所得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OP的患病率为14.33%。O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排除进入模型的其他作用因素后,年龄每增加1岁和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促使OP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原来的1.10倍和1.21倍(OR分别是1.10和1.21,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P均<0.05);城市居住和进食蔬菜少促使发生OP的危险性分别是农牧区居住和进食蔬菜多的3.85倍和3.82倍(OR分别是3.85和3.82,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P均<0.05),促进发病。而男性和饮酒多促使发生OP的危险性分别是女性和饮酒少或无的0.41倍和0.11倍(OR分别是0.41和0.11,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P均<0.05),女性更易发生OP,饮酒多可阻止发病。结论增龄、体重指数增高、城市居住、进食蔬菜少和女性是发生OP的危险因素,而饮酒多为其保护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蒙古族 危险因素
  • 简介:2015年7月24-26日,由吉林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辽宁省卫生信息学会、黑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内蒙自治区卫生信息中心、吉林省卫生信息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东北内蒙健康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在长春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吉林省卫生计生委牛继东副主任分别致辞讲话。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卫生计生统计信息中心负责同志,以及500多位会议代表出席大会,30多位国内健康信息界专家进行大会交流发言。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健康信息 技术交流 长春 东北 卫生统计
  • 简介:归纳了内蒙地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性不高、共享不畅通、法规不完善、隐私保护意识不强、居民认知度不高、入户调查困难等问题。结合内蒙地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重视信息安全、促进互联互通、改善政策环境、加强隐私保护、提高认知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一系列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逐步建设、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区域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持续发展。

  • 标签: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共享 安全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通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了解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通辽市抽取4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社区内3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1048人,有效样本840人。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6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3.6%,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1.3%(196人),高于女性的37.1%(17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患病率低(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1)。366名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为88.0%,治疗率为43.2%,控制率为18.4%。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年龄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P〈0.05)。结论防治高血压必须以社区为基础,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防治
  • 简介:目的调查内蒙地区朝觐人员健康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朝觐人员健康检查工作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对2014—2015年内蒙地区朝觐人员368人的体检结果和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空腹血糖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朝觐人员中血压增高、血糖增高和心电图异常人员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分别占受检朝觐人员总数的36.7%、24.7%、7.9%。传染病检出率与一般出入境人员无明显差异。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糖尿病伴严重合并症。结论内蒙地区朝觐人员中,慢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作为重要监测对象。

  • 标签: 内蒙古 朝觐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扎兰屯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特征及疫情发生的流行因素,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布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4年扎兰屯市疫情主要集中于与羊牛等接触的人员,呈散发状态,农民为主,中年居多,男性高于女性。与畜类检疫不到位、个人缺乏防护措施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加强宣传培训,做好检疫和个人防护,减少疫情发生。

  • 标签: f布病 疫情特征 流行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突泉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药物治疗情况,了解基层医院CHF规范化治疗普及程度。方法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症状性CHF患者利尿剂的使用率达50%。β-受体阻滞剂为20%,靶剂量的使用率为0.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为38%,靶剂量使用率为0.4%。大剂量地高辛(>0.25mg/d)的使用率为20%。讨论在突泉地区的基层医院中对CHF的治疗存在严重不足,积极推行CHF规范化治疗势在必行,推荐“济困”方案。

  • 标签: 突泉地区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血清中Ca,P,Mg,Cu,Fe和Zn的含量进行检测,以3种儿童各年龄段微量元素的缺乏程度,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将0-14岁儿童分为4组,取其末梢血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Cu、Zn、Ca、Mg、Fe含量检测,结果男、女儿童间微量元素含量及各年龄组间Mg、Z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Ca以和Fe含量差异显著(P<0.10或P<0.0010);Fe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Ca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结论儿童微量元素Ca,Cu,Fe和Zn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所以应注意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微量元素的补充,加强对孩子家长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搭配。

  • 标签: 儿童 末梢血 微量元素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该类药物的研究、生产、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对2009—2013年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总金额及DDDs均逐年增加,分别从2009年的502.5万元、76.11上升至2013年的1097.60万元、146.37。新型抗抑郁药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经典抗抑郁药。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量逐年递增,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占主导地位,度洛西汀、瑞波西汀等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抗抑郁药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乌海市成年居民膳食多样化程度,分析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2014年9月~11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乌海市5409名18~79周岁常住居民进行膳食频率调查,计算其膳食多样化得分(dietarydiversityscore,DDS),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DDS与血脂水平关系。结果乌海市居民DDS为(5.9±1.4)分,男性低于女性(t=-4.99,P〈0.001);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较高人群膳食多样化程度较高(均有P〈0.05);DDS高分组人群蔬菜、水果、禽畜肉类、鱼虾类、豆类和奶类摄入量均高于低分组人群(均有P〈0.05),女性中DDS高分组人群谷类摄入量低于低分组人群(Z=-2.84,P=0.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DDS与血浆总胆固醇(男性β=-0.040,P=0.028;女性β=-0.034,P=0.01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β=-0.036,P=0.024;女性β=-0.032,P=0.00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乌海市居民膳食多样化水平较低,增加膳食多样性可以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建议当地居民提高膳食多样化水平,同时增加水果、奶类和鱼虾类的摄入,减少精加工谷类和禽畜肉类的摄入。

  • 标签: 膳食调查 血脂异常 流行病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