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述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图像更新区域地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业方法.作业实践表明,利用卫星数据更新区域地质地理信息数据具有现势性强、实用、高效等特点,可为地质调查提供最新1:5万、1:25万地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建设区域地质基础数据库服务.

  • 标签: 地理信息数据 CBERS-1卫星 遥感影像图 测绘 制图 更新
  • 简介:论述了用MAPGIS建立昆明市城区二环线内25km^21:500数字地形图图库过程,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和体会,对建库过程中符号库建立、质检体系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具体方法。

  • 标签: MAPGIS 数字地形图 图库 符号库 数据采集 质检
  • 简介:近年,利用无人机航摄制作正射影像图(DOM)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利用无人机航摄制作大比例尺线划图(DLG)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为此,文章对利用无人机航摄进行1:2000立体测图步骤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一些理论性和经验性建议。

  • 标签: 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 地形图 立体测图
  • 简介:湖北省来凤咸丰页岩气勘查区块“来地1井”为页岩气参数井,开孔层位为第四纪砂砾层,往下依次为早志留世罗惹坪组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新滩组灰白色(粉)细砂岩、深灰色含粉砂泥岩,早志留世龙马溪组上部灰黑色页岩夹少量粉砂岩、下部黑色含碳硅质岩、炭质页岩,晚奥陶世宝塔组灰绿色中厚层瘤状灰岩。从岩心录井入手,判断其沉积环境自下而上为浅水陆棚、滞留盆地、深水陆棚至浅水陆棚;早志留世时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于华南扬子陆表海滞留盆地。

  • 标签: 来地1井 页岩气 岩心录井 龙马溪组 沉积环境
  • 简介:在介绍顾北煤矿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概况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利用实测数据获得地表移动变形基本参数,总结了地表移动变形基本规律和地表移动周期,为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开采提供参考。

  • 标签: 首采面 观测站 地表移动变形 基本参数 基本规律
  • 简介:从海参1井钻井剖面出发,建立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在海参1井钻井剖面上识别出二级层序界面1个:SB1Ⅱ(下第三系寺口子组底面);三级层序界面3个:SB11(下白垩统底面),SB1Ⅲ2(马东山组底面)和SB13(上第三系甘肃群底面);划分出2个超层序、5个Ⅲ级层序。

  • 标签: 层序界面识别 沉积体系域 层序地层
  • 简介:对湖北省已经完成1:20万区域化探资料按图幅进行质量评估,使区域化探资料更好地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评估原则主要是工作方法技术正确性和分析数据精确性,元素空间分布规律与主要地质体吻合程度,元素异常分布与各类已知矿床吻合程度,提供新找矿靶区并取得异常查证及找矿效果,提供成矿规律成矿预测和基础地质研究地球化学信息等。以评估记分方法对各图幅资料进行打分,按四个类别进行评价分类,最终提出了资料处理意见。

  • 标签: 区域化探 质量评估 分类标准 评估结果
  • 简介:为研究HJ-1CCD影像在土地利用中应用能力,以HJ-1A/BCCD数据和LandsatETM+数据为数据源,在对其进行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基础上,分别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要素识别能力、土地利用计算机分类精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二级分类精度和土地利用分类各地类面积对比等几个方面,对HJ-1A/BCCD数据和LandsatETM+数据在土地利用分类中应用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在土地利用分类应用中,HJ-1A/BCCD数据基本可以替代LandsatETM+数据,而且HJ-1A/BCCD数据光谱敏感性更强,反应地物细节能力更强,比LandsatETM+数据更有优势结论。

  • 标签: HJ-1 CCD LANDSAT ETM+ 土地利用分类 分类精度
  • 简介:根据地质勘查成果及邻区矿井开采资料,分析了勘查区二1煤层煤层气赋存地质特征,探讨了影响和控制该区煤层气含量因素,认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等因素是影响煤层气含量主导因素。

  • 标签: 二1煤层 煤层气 赋存特征 控制因素
  • 简介:本文考察了位村矿二。煤煤层气地质特征,并运用经验类比,等温曲线和数值模拟三种方法预测气体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N2+CH4带位于位村矿北部,深在-100--250m煤层底板等高线之间,北西部较浅,北东部较深;矿井中部气含量达到最高,北东部含气量随埋深增加较快,南西部增加较慢;区内较大正断层附近不利于煤层气保存,煤层气含量降低;煤层段含水性弱,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和排水降压;综合三种采收率预测方法,预计该区二,煤采收率为40%。

  • 标签: 位村矿 二1煤 煤层气 含气性 构造 采收率
  • 简介:对利用遥感数据和GPS观测数据进行1:5万地形图更新中,SPOT卫星影像数据和TM卫星影像数据融合、正射影像数据制作、DRG栅格制作、DRG和正射影像数据套合、卫星影像解译和定性、图形采集平台选择、图形数据提取和ARC/INFO数据转入、属性代码分类与编码等关键工序作业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这些方法实现过程.

  • 标签: GPS 作业方法 卫星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地形图 更新
  • 简介:教育、科技为先导,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综台国力激烈竞争、是当今国际竞争显著特征。其实质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日本由二战战败国,迅速地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一点,就是日本把教育放在是对未来先行投资地位。当前,为了适应未来国际竞争,日本正在从上到下,积极地推进这一场深刻教育改革。

  • 标签: 日本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发展趋势
  • 简介:SN06-H1是位于沁水盆地东南缘西北倾单斜构造上一口水平井,目的是揭开山西组3号煤层气藏,自上而下依次钻遇第四系、刘家沟组、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在刘家沟组和石千峰组钻遇漏失地层,漏失量约为20—25m3/h,在山西组煤层先后钻遇五条断层,一条背斜,一条向斜,水平井段出现岩性极硬地层,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度。作业队对钻探施工过程中遇到复杂地层进行冷静分析,针对钻遏地层特点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了工程顺利完成,煤层钻遇达到92.36%,总结经验提出好建议,为以后该区块井位部署和钻井施工奠定基础。

  • 标签: 煤层气水平井复杂地层断层
  • 简介:对陶粒3万m3/a生产线原成品输送系统工艺布置及设备选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原工艺布置及设备选型不合理性,介绍了成品输送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及其改造效果。

  • 标签: 陶粒 输送系统改造 效果
  • 简介:本文结合某煤层气区块内BI井实际排采资料,应用煤储层岩石学和渗流力学理论,分析了排采制度对煤粉运移影响,认为影响原因包括储层粘土矿物含量、流体渗流速度、孔隙结构变形和割理闭合、气水两相流等;并建议在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应做到缓慢、稳定、连续,延缓气水两相流出现时间,尽量在临界解析压力之上扩大解析半径,避免因渗流速度过快而导致煤粉运移、孔隙结构变形和割理闭合,最终实现煤层气大面积解析和产出。

  • 标签: 煤层气 排采制度 煤粉运移 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