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用化学法和光谱法对麦秆中分出的解木质素(CEL)进行了研究,并与麦秆磨木木质素(MWL)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麦秆CEL主要是由愈疮木基丙烷,紫丁香基丙烷和一些对一羟基苯基丙烷组成,并含有一定数量的以对一香豆酸成主的酚酸;麦秆CEL重均分子量大于一般禾草类MWL;麦秆CEL和麦秆MWL在红外,紫外吸收光谱方面相似。但前者的制备得率更比后者高,而制备过程中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却比后者少。

  • 标签: 麦秆 小麦 木质素 紫丁香 禾草 特性
  • 简介:阳离子型接枝淀粉絮凝剂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稳定、经济适用的絮凝剂,但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用于接枝的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种类较少.为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淀粉基接枝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絮凝剂,并通过红外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和特征基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絮凝剂(用量为7.5%)处理2g/L的尤丽素红E-B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率达到98.3%;在相同用量下,该絮凝剂可使制浆中段废水的COD从200mg/L降至34mg/L,COD去除率达到83.0%.

  • 标签: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 淀粉 絮凝剂 接枝共聚
  • 简介:研究了沙柳P-RCAPMP进行处理后浆料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聚木糖酶处理、漆/介体处理和漆/聚木糖酶处理对浆料光学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浆料裂断长分别降低了9.5%、0.8%和6.7%,耐破指数分别降低了11.0%、4.1%和13.8%,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8.3%、8.0%和1.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聚木糖酶处理后浆料纤维表面细纤维化程度变大,漆/介体处理后浆料纤维表面比较光滑,并出现部分表皮大块脱落的现象,与前述纤维相比,漆/聚木糖酶处理后的纤维分丝帚化程度最高;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处理后浆料纤维素的结晶度均下降,分别降低了6.0%、5.9%和2.4%。

  • 标签: 沙柳P-RC APMP 聚木糖酶处理 漆酶/介体处理 漆酶/聚木糖酶处理
  • 简介:采用酸性、中性及碱性纤维素对漂白硫酸盐思茅松浆的促打浆进行研究,探讨了各种在不同反应体系下对漂白硫酸盐思茅松浆打浆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纤维素预处理对纸浆的打浆度提高不明显,因此该不适合用于促打浆;用适量酸性和中性纤维素预处理后,纸浆物理性能有所降低,但打浆度得到明显提高,可降低打浆能耗,因此酸性和中性纤维素适用于促打浆。最后选择酸性和中性纤维素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温度和pH值对促打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和酸性纤维素处理的最佳温度均为45-50℃、最佳pH值范围分别为4.8-5.8和2.8-5.8。

  • 标签: 酶促打浆 酶活 纤维素酶 打浆度 纸浆物理性能
  • 简介:用漆/木聚糖酶体系(LXS)对OCC浆料进行改性,以改善浆料强度;并探讨了改性后浆料强度与改性产生的自由基之间的关系,以及浆料强度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LXS对OCC浆料改性,能明显提高浆料强度。当用量10IU/g时,与对照浆相比,抗张指数、环压指数和湿抗张指数分别提高了37.1%、23.2%和50.4%,其中湿抗张指数的提高更为显著。采用LXS改性时,产生的自由基浓度与纸浆强度成正比关系,即自由基浓度越大,纸浆强度越高。通过对LXS改性对纸浆自由基浓度、纤维结晶度、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影响的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漆改性能提高浆料强度的原因。

  • 标签: 漆酶/木聚糖酶体系(LXS) 抗张强度 环压强度 自由基 接触角
  • 简介:对3种不同组分的纤维素法脱墨中对纸浆性质的影响作了研究.在法脱墨过程中,的加入能够改善脱墨效果,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脱墨浆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的加入能够改善脱墨浆的滤水性,并且不同纤维素对脱墨浆滤水性的影响有所不同;与单一组分的内切相比,内切和外切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脱墨浆滤水性的改善;处理不会造成纤维长度的明显下降,但处理会降低脱墨浆纤维的零距抗张强度;另外处理能导致纤维比表面积的升高.

  • 标签: 脱墨浆 滤水性 酶处理 混合办公废纸 酶法脱墨 纤维素酶
  • 简介:采用纤维素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对浆料打浆性能和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漂白针叶木浆纤维的表面起毛且长度减小,细小纤维含量增加。对预处理后浆料进行PFI磨打浆,当打浆5000或10000转时,随着用量的增加,浆料游离度逐渐降低,表明预处理可降低打浆能耗,但打浆过程中纤维易被切断。打浆与适当的预处理相结合,可提高成纸强度性能,当打浆500、2000和5000转时,用量为0.01U/g浆料的成纸抗张指数较未经预处理浆料分别提高了54.6%、60.3%和48.5%。

  • 标签: 纤维素酶 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 预处理 打浆 强度性能
  • 简介:硫酸盐苇浆或经氧脱木素的硫酸盐苇浆用木聚糖酶Irgazyme40-X4进行预处理,然后用过氧化氢漂白。实验结果表明,用木聚糖酸预处理可以改善纸浆的漂白性能,提高白度,降低卡伯值。采用OXAPDTMPA漂白流程,仅用1%H2O2,白度达68.7%~72.2%SBD;用2%H2O2,白度可达75.3%~77.6%SBD,并有较好的强度性质。

  • 标签: 硫酸盐苇浆 氧脱木素 木聚糖酶 过氧化氢漂白
  • 简介:研究了杨木木质素、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3种不同来源木质素对纤维素的吸附作用,并与微晶纤维素对纤维素的吸附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杨木木质素为GS型木质素,银杏木质素为G型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为GSH型木质素;4种底物对于纤维素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杨木木质素〉微晶纤维素;木质素主要吸附的是纤维素中的内切和β-葡萄糖苷,而对外切的吸附较少。

  • 标签: 木质素 纤维素酶 吸附作用 最大吸附量
  • 简介:通过HPLC和FTIR研究了漆/介体系统(LMS)漂白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历程.研究发现纸浆中糖类组分在LMS漂白中的降解甚少,特别是葡聚糖在LMS漂白3h后,降解率仅为0.604%,可相对说明纤维素在LMS漂白过程中的降解很少.LMS漂白前后的FTIR谱图中,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上没有变化,而木素的吸收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证明LMS漂白有很好的脱木素选择性,纸浆的强度损失小.

  • 标签: HPLC FTIR 漆酶/介体系统 麦草浆 漂白 糖类组分
  • 简介: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磁性Fe3O4粒子,通过乳化作用把该粒子与海藻酸钠结合制得了磁性海藻酸钠微粒,将该磁性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生成酰氯基团,并通过化学共价法固定漆。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固定化漆;与游离漆相比,固定化漆与底物ABTS亲和力降低,最适pH值、最适温度相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和贮藏稳定性,对染料刚果红的降解率也较高。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的海藻酸钠磁性微粒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化漆载体。

  • 标签: 海藻酸钠 磁性微粒 酰氯基团 固定化 漆酶
  • 简介:利用漆与介体构成漆/介体(Laccase/MediatorSystem,LMS)系统对尾叶桉硫酸盐浆进行生物漂白,探索生物处理最佳条件。并对两种不同硬度的纸浆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经L/MQP漂白后,常规硫酸盐浆的白度可达817%ISO,氧脱木素后低硬度的纸浆白度可达87%ISO以上

  • 标签: 生物漂白 漆酶 介体 桉木
  • 简介:利用脂肪结合表面活性剂对树脂模拟物进行处理,选出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并确定其用量,进而对马尾松TMP浆进行处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甘油三酸酯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甘油三酸酯的降解率由脂肪处理后的8%提高到26%。

  • 标签: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紫外分光
  • 简介:纤维素在纤维表面上的吸附是纤维素水解糖化的第一步,探讨了纤维素在不同长度纤维上的吸附行为。纤维素在纤维上吸附约60min后可达到平衡,且吸附量随初始用量的增加而增多。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且纤维素在短纤维上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但在长纤维上具有最大的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说明纤维素在长纤维上能更快地达到吸附平衡。对吸附热力学常数的计算表明,纤维素吸附是自发、放热过程,且不可逆吸附。纤维素在48目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焓变,在28目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熵变。

  • 标签: 纤维素酶 不同长度的纤维 吸附 吸附等温线 热力学常数
  • 简介:通过在自然界中采集、室内筛选和Co60诱变,筛进出三株高效产生不同降解木素的白腐菌(witerotbamiomycetefungus)菌株和一株不产纤维素的降解聚木糖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菌株,并研究了它们的最适产和最适作用的条件。通过这些研究,为纸浆的生物漂白和废永生物处理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解聚 木糖 菌种选育 高效 降解 室内筛选
  • 简介:对硫酸盐竹浆包含漆/天然介体漂白段的全无氯(TCF)漂白各段的残余木素进行了GPC、TGA、FT—IR、‘H-NMR和”CNMR分析,主要探讨漆/天然介体体系(LMS)漂白的机理。分析表明,随漂白的进行,竹浆残余木素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分子质量降低;经LMS处理后,竹浆残余木素的热稳定性变差,更易在较低温度下热解;竹浆木素为GSH型,结构单元以G为主,苯丙烷单元之间的连接以β-O-4’为主,此外还有β-1’和β-5’连接。原浆木素中的羟基以酚羟基为主,苯丙烷单元中S的含量(以物质的量计,下同)少于1/3;0段残余木素中,脂肪族羟基比酚羟基多,且有少量-COOH、-0CH3被脱除,苯丙烷单元中G〉H〉S;LMS段残余木素中的羟基以脂肪族羟基为主,S单元含量增加,H单元含量减少,β-1’连接增加,β-5’连接很少。

  • 标签: 硫酸盐竹浆 全无氯漂白 漆酶/天然介体体系漂白 GPC TGA
  • 简介:采用含漆/介体体系(LMS)漂段的TCF漂序,在H2O2用量为2%的情况下,将蔗渣硫酸盐浆漂到80.7%ISO的白度.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研究了蔗渣硫酸盐浆在漆/介体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并与蔗渣硫酸盐浆在漆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以及仅有漆和介体而没有纸浆时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对比,从而了解漆/介体体系漂白纸浆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漆酶/介体体系 漂白 纸浆 自由基 反应机理
  • 简介:应用实验室选育出的降解木素和降解木聚糖菌株产生的液对桉木(Eucalyptus)硫酸盐浆进行生物漂白。处理的结果显示,降低纸浆的卡伯值,提高白度,而对粘度降低较少。GC和FTIR分析表明,经处理后,纸浆中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减少,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降低,桉木KP浆本素碳水化合物复合物(LCC)的木素-阿拉伯糖基及木素-木糖基结合键断裂,并活化木素分子的芳香环结构,促进木素的溶出,提高了纸浆的白度和可漂性。

  • 标签: 生物漂白 机理
  • 简介:从竹子上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半纤维素的菌种,通过出菇实验和ITS序列扩增,研究了其子实体、菌丝形态及分子特征,对菌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在静置和振荡培养条件下分析了菌株的系组成,该菌主要产半纤维素、木素和少量纤维素。本实验用该菌产生的木聚糖酶协同漆/介体进行竹浆生物漂白,处理后纸浆白度可达81%以上,黏度下降不多。结果表明,处理有利于提高竹浆的可漂性、增加后续漂白中木素的脱除。

  • 标签: 木聚糖酶 漆酶 序列 培养 生物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