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分类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即供应室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供应室工作中使用的分类清洗标识牌原为长方形[1]。由不锈钢材质做成,并用漆笔在标识牌上手工书写器械包名称,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受自动清洗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标识牌表面字迹容易模糊或掉色,且无固定结构,需经常在清洗篮内翻找,影响工作效率,标识牌未注明科室,发包前核对后常需更正所属科室,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医疗器械分类清洗标识牌,并获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20829773.1)。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分类清洗 标识牌 应用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护士在临床中发生给药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医疗事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周期,增加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甚至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影响了患者对医护的信任感,加剧了医患矛盾。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报道,立足临床调研,分析给药错误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的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根据本院的临床实际,探索可行性经验做法,进一步降低甚至杜绝“给药错误”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护士,给药错误,查对制度,职业压力与倦怠,特制马甲,PDA
  • 简介:目的运用根本分析法探究护理用药错误的根本原因,从系统层面制定改善措施,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方法按照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的4个步骤和程序,对护理用药错误事件进行管理,立足于组织系统探究护理用药错误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改进措施,并保证改进措施得以有效落实。结果实施RCA后,护理用药错误少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患者对护理用药的满意率由实施RCA前的90.00%提升为实施后的9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P=0.040)。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用药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用药错误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简易呼吸器使用的常见技术错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对151例心肺复苏过程中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出常见技术错误,针对常见的错误点,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培训指导。结果:通过培训指导使医护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巧,提高了简易呼吸器的正确使用率。结论:针对简易呼吸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技术错误,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抢救赢得了时间,确保了心肺复苏的安全有效。

  • 标签: 简易呼吸器 技术错误 对策
  • 简介: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IAD)是指会阴、肛周、臀部甚至腹股沟和大腿内侧皮肤长期被尿液和(或)粪便的侵蚀所造成的炎症和损害[1]。在不同医疗机构中,IAD的患病率为5.6%-50%[1-4]。最新IAD实践原则指出,

  • 标签: 失禁相关性皮炎 评估工具
  • 简介: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分类分级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护士岗位风险、护士工作量、护理操作技术难度、岗位分类管理综合测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护士岗位风险和岗位分类管理综合测评采用问卷调查法,护士工作量和护理操作技术难度根据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4项指标将临床科室护士岗位分为4类,每一类分为3个级。结论临床护士岗位分类分级管理研究过程科学、严谨,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医院管理 护士 岗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分类清洗标识牌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分类清洗的64件手术器械包标识牌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件。对照组手术器械包使用常规标识牌,观察组手术器械包使用分类清洗标识牌。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器械包的标识牌使用时间、包装后器械包需更正所属科室发生率以及标识牌字迹模糊、掉色情况。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标识牌的去污前所需的放置时间(3.86±0.84)s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61±0.67)s,组间对比P

  • 标签: []分类清洗标识牌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胰岛素笔注射患者废弃针头处置错误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2020年4月至8月采用自制问卷,对该院辖区内光明社区、新兴社区、建中社区居民胰岛素笔注射患者235例进行废弃针头时未将针头带回医疗机构、未将针头弃置密闭容器、未回套外针帽等原因调查并制定对策,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 结果 干预前居民胰岛素针头处置错误225人,错误率为95.74%,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干预后,居民胰岛素针头处置错误112人,错误率为4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护理结局分类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健康教育,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结局分类能够使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行为能力改善,使自我护理能力提升。

  • 标签: 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 护理结局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分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髓系白血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分类;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护理措施分类干预后,可以充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心理情绪,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护理措施分类 髓系白血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促进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等步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通儿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管圈开展前后的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情况。结果 在经过实施后,病区静脉给药速度错误发生率、药品错误发生率、给药病人错误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品管圈管理可以经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值得研究和借鉴。

  • 标签: 品管圈 给药错误 静脉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胰岛素笔错误使用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名圈员组成,确立以“提高出院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笔使用正确执行率”为活动主题,先后按计划制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决策并执行等步骤进行实施,确定评估效果。结果:出院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笔正确执行率由45.12%提高到76.59%,目标的达成率和进步性都达到了标准。结论:开展品管活动,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病人或家庭使用胰岛素笔的误差,同时也可以提高圈员团队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笔 错误使用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自制分类护理温馨提示标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所要实验对比的156例对象均为儿童骨科所收治的患者,采取盲抽方式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自制分类护理温馨提示标识,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满意度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在儿童骨科患者治疗期间,采取自制分类护理温馨提示标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各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患儿家属护理满意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自制分类护理温馨提示标识 儿童骨科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肠造口患者对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60例肠造口患者,源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所收治,基于“随机数字表法”1:1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纳入30例开展常规护理,后组纳入30例开展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后OAI-20量表评分较之前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P<0.05);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同时发挥降低并发症风险的积极作用,改善预后。

  • 标签: 精准分类延续性护理干预 肠造口 社会心理适应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介入手术一次性高值耗材收费错误发生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时间节点,将其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2020年1月1日我院开始实施介入手术器材管理PDCA循环模式),各50例,观察实施前后收费错误发生率及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前后收费错误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为16.00%,实施后为2.00%,且实施前后质量管理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质量抽查评分以及年度管理总评分均好于实施前。结论:在介入手术一次性高值耗材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降低收费错误发生率,所以可推广该管理方法。

  • 标签: 介入手术 一次性 高值耗材 收费错误率
  • 简介:[摘要]急诊科患者病情发病急、病情重,在抢救患者时需争分夺秒,然而在快节奏的诊治过程中护士药物适使用错误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或误治,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分析急诊护士用药错误的原因并做出分析制定相应管理对策。通过分析急诊护士用药出错原因主要存在执行医嘱缺陷、药物保管缺陷及药物使用缺陷,针对存在原因制定有效的用药指导管理、用药制度管理、岗位管理并严格实施,以减少急诊护士用药错误发生率,增强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急诊科 用药错误 原因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