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为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同时为弘扬科学精神,保证我刊的学术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现对广大读作者发表以下重要通告:凡临床试验类论文须在正文中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独立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标签: 临床试验 护理杂志 论文 试验性 解放军 知情同意书
  • 简介:为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同时为弘扬科学精神,保证我刊的学术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现对广大读作者发表以下重要通告:凡临床试验类论文须在正文中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独立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批准、研究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标签: 临床试验 护理杂志 论文 试验性 解放军 知情同意书
  • 简介:根据联合国2008年发布的WorldPopulationProspects,对中国未来20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病死数进行预测:在未来20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病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10年发病数和病死数将各增加约100万例。2010年发病例数接近300万,预计2030年发病例数将接近500万。

  • 标签: 抗肿瘤病毒 Ⅰ期临床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新药Ι期临床试验阶段选用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选62例受试者展开研究,深入研讨后将其合理均分成两组,试验阶段选用常规护理的31例实验对象被称作对照组,试验阶段选用心理护理的另31例实验对象被称作观察组,随即比对二组实验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结果:经详细统计分析后知晓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为健康受试者选用心理护理应对新药Ⅰ期实验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新药 不良反应 Ⅰ期临床试验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160例输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研究组输血患者采取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照组患者采取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结果:研究组输血患者的主侧(98.75%)和次侧的符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注射部位不同对患者的影响研究。本研究针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注射部位在左前臂掌侧的1/3这条横切的中央处和左前臂掌侧前1/3的中央所有地方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统计学指标结合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本科室注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100例患者作为数据,随机分为A和B组,A组对左前臂掌侧1/3这条横切的中央处和B组对左前臂掌侧前1/3的中央所有地方进行试验,结果:A组患者疼痛以及皮肤出血、渗血情况、皮丘成功率均优于B组(P<0.05)。结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注射部位在左前臂掌侧1/3这条横切线的中央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皮肤出血、渗血情况更少,皮丘成功率更高,结果辨识度更高。

  • 标签: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注射部位 患者体验感 疼痛 皮丘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表格式健康教育法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9例需要进行OGTT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采用表格式健康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健康教育法。比较两组患者教育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OGTT患者采用表格式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患者配合检查和治疗,融洽护患关系,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表格式健康教育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胎心无刺激试验(NST)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400例无高危因素的正常初产孕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孕妇NST无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孕妇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NST无反应发生率为15.08%,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的发生率。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孕妇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19.O%。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38.5%,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65.5%的剖宫产率。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NST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

  • 标签: 胎心监护 无刺激试验 晚期 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更换肝素帽在I期临床试验PK采血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入选者为临床药物试验受试者均于2019年2月-2020年期间选入,共2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A组及试验B组,其中试验A组施行改良方法,试验B组采取常规注射器(5ml)碘伏消毒后进行PK血,每组各100例。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由采取采血后溶血率数据方面上可见,试验A组相比较试验B组较低(P<0.05)。由采血点时间偏离情况数据方面上可见,试验A组相比较试验B组较低(P<0.05)。结论:于PK血期间,采取肝素帽更换,能够对血标本溶血率予以大大降低,同时可对 PK血采集时间予以降低,且能够对临床试验中PK血采集时间的偏离最大限度降低,从而对临床药物试验PK血标本质量予以较好的提升。

  • 标签: 肝素帽 I期临床试验 PK采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需要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护理职责,同时在新的医疗改革中,也希望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更好地为临床试验提供优质服务。研究护士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承担护理工作的人员,由于新药临床试验在国内开展时间较短,对研究护士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因此,为保证临床试验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研究护士的工作职责,使其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护士职业要求的情况和我国实际情况,新制定的护士职业标准,并结合多年来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护理实践经验和体会,总结了研究护士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职责和要求。

  • 标签: 临床试验 新药 职责 研究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收治的3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初发劳累心绞痛者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者10例,胸痛待诊者6例。其中伴随有糖尿病16例,伴随有高血压疾病者14例。造影检查正常或者基本正常有20例(66.67%),动脉粥样硬化者10例(33.33%);ST段下移超过1mm有16例(53.33%),ST段抬高超过1mm2例(6.67%),心律失常10例(33.33%),剩下患者心电图正常。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应综合临床诊断、检查方法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冠脉造影 胸痛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皮内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将23384例输液中心皮内药物过敏试验患者,按年龄及药物类型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11693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与对照组11691例。包括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观察组在皮内注射前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O.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后注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在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内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青霉素组、头孢菌素组、TAT组假阳性率比较,均P〈O.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内药物过敏试验先采用75%乙醇消毒后再用0.9%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局部皮肤,能有效降低过敏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最大限度保证敏感药物的正常使用.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内注射 过敏试验 假阳性 75%乙醇 0.9%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期间应用静脉留置针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应用静脉留置针展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154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观察组于操作期间落实护理干预。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低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 护理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功能试验抽血中,患者使用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的90例做功能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口头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应用,实验后对功能试验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满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功能试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能提醒 内分泌功能试验 宣教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7~2022-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方法,探究组40例采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法,最后对比两组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检测后,两组疾病检测结果(阳性率)无明显差距,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其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是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患者的诊断更为准确,患者接受的程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效果
  • 简介: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呈逐渐增多态势,快速有效地检测变应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皮肤点刺试验(sPT)作为I型变态反应疾病诊断中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因具有易于操作、灵敏度高、临床相关性好、病人痛苦小的特点,颇受医生和病人的青睐。国内外已将SPT作为临床检测变应原的常规实验。我院自2011年6月应用SPT对病人进行过敏原检测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变态反应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6月(常规护理干预)为实施前,2021年7月-12月为实施后(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均接受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实施前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护理依从性。结果:实施后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96.00%高于实施前72.00%(P<0.05)。实施后总护理依从度96.00%高于实施前84.00%(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升HYHA心功能分级与6min步行试验结果相符率以及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分钟步行试验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矮小症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观察和护理满意度。方法:将我院之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矮小症患儿,将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综合护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矮小症患儿接受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期间,不同小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儿由于矮小症而入院接受治疗的期间,综合护理的开展在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矮小症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护理工作中对痰液黏稠、干燥排痰困难的患者,目前常规采用翻身、叩背、咳嗽、雾化吸入和吸痰等辅助排痰措施[1,2].然而,由于昏迷患者失去咳嗽反射能力,加上不能实施雾化吸入,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能力有限,引起痰液干燥,吸痰困难,因而,气管内注入湿化液为气道湿化排痰的主要手段.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住院多达数10d甚至过百天,每天需吸痰10多次.为更好地排痰和保持气道通畅,使患者呼吸功能稳定,本文作者以优化排痰效果,更好为病人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广泛查找有关资料,比较几种文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1例长期机械通气患儿气道湿化吸痰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 湿化吸痰 气道湿化 正交试验 患儿 排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