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8岁,上海籍,学生.于10米高处坠地约1h入我院急诊科.从4层高楼坠落受伤后,被上海市急救中心急救入院.病人感右上肢疼痛,无恶心与呕吐.入院体检:急性面容,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呻吟,呼吸快、弱,30次/min.脉搏108次/min,血压10/7kPa.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下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右上肢畸形变,右肩背部创面渗血,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急诊室摄片:颅脑、心肺无损伤.诊断:(1)右髋臼粉碎性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左坐骨耻骨支骨折,腹膜后出血,右肱骨中下段骨折;(2)创伤失血性休克;(3)肝、脾破裂.迅速输入平衡盐液及706代血浆及全血.检查、急救过程中血压不升反而下降到测不出,脉微弱,决定在急诊室行紧急剖腹手术.

  • 标签: 出血 脾破裂 骨折 出血性休克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高处坠落伤患者的干预当中,让患者接受科学、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25例高处坠落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性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具体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论述。结果在所有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死亡,其余24例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并且在接受不同科室的后续治疗之后情况好转。结论针对高处坠落伤患者而言,综合性院前急救以及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这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 标签: 高处坠落伤 护理 院前急救 体会 效果
  • 简介:高空坠落导致的损伤在多发性损伤中占第5位〔1〕,表现为多种形式、多部位伤害、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病情复杂,漏诊、误诊比例较高〔2〕。本文就2例坠落后严重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抢救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标签: 坠落伤 创伤性休克 综合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 对16例电梯坠落损伤患者开展临床诊疗实践,并总结有关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一起商场4楼电梯坠落导致的16例损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并总结急诊治疗的体会。结果 16例患者经过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脱离危险,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针对电梯坠落损伤的患者严格分析患者的伤情,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诊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 标签: 电梯坠落 损伤 诊疗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处坠落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效果。 方法: 研究时间: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 20 例高处坠落伤患者,接诊后立即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并展开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而后观察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 结果: 20 例高处坠落伤患者经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率为 90% ( 18/20 ),剩余 2 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急救护理的满意度为 95% ( 19/20 );平均医生会诊时间为( 4.36 ±1.60 ) min 、平均急诊治疗开始时间为( 15.48 ±1.56 ) min 、平均转入专科治疗时间为( 2.31 ±0.32 ) h 。 结论:接诊后立即对高处坠落伤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展开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保障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 标签: 高处坠落伤 伤情评估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4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各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飞行人员 高空减压病 心理护理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的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4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各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飞行人员 高空减压病 心理护理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探讨飞行人员高空减压病的心理护理,证明飞行员高空减压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飞行员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地防治高空减压病,保障飞行员的身心健康,确保飞行安全。

  • 标签: 飞行人员 高空减压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护理高空减压病患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护士们具备高度的紧急反应能力和丰富的护理经验。高空减压病是一种机体在突然从高压环境转变为低压环境时, 由于气压骤减所致的多系统及多器官疾病。飞行员在长时间高空飞行时容易受到高空减压病的影响,其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疲劳等,甚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导致高空减压病的原因主要包括飞行高度过快或没有进行氧气供给。因此,护理高空减压病患者的护士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症状和疾病发生的原因,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与护理。

  • 标签: 飞行人员 高空减压病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比较短期低压缺氧预处理(hypobarichypoxicpreconditioning,HHPC)与常压缺氧预处理(normobarichypoxicpreconditioning,NHPC)对小鼠急性高空缺氧暴露所导致的协调运动能力下降的保护效应。方法48只雄性昆明小鼠按体质量区组随机划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低压缺氧预处理组(HHPC组)和常压缺氧预处理组(NHPC组),分别采用小动物低压舱与低氧混合气法模拟5000m高空缺氧环境进行缺氧预处理,4h/d,连续7d。7d后分别在地面条件和低压舱5000m急性暴露时进行衣架实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HIF-1α蛋白表达定位与变化。结果①衣架实验得分、从衣架上掉落的潜伏时间显示,暴露高度(地面条件和5000m急性高空)、不同的缺氧预处理方式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到达水平部末端的潜伏时间提示暴露高度有显著性影响,而不同的缺氧预处理方式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CON相比,HHPC、NHPC组脑组织HIF-1α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且NHPC组增加比HHPC组更为明显(P〈0.05)。③免疫组化蛋白定位显示,HIF-1α蛋白棕黄色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大脑皮质,阳性细胞数量NHPC组〉HHPC组,而HHPC组〉CON组。结论5000m急性高空缺氧可明显降低各组小鼠的协调运动能力;HHPC、NHPC均能对小鼠急性高空缺氧暴露所致的协调运动能力下降产生防护效应,但NHPC组比HHPC组在急性高空缺氧暴露时表现出更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其保护效应的差异可能与NHPC脑皮质HIF-1α表达水平相关。

  • 标签: 缺氧预处理 急性高空缺氧 协调运动能力 缺氧诱导因子-1Α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