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该文从认知、情绪、动机、人格四方面对诱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以对预测、控制、诊断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借鉴。

  • 标签: 互联网使用 认知策略 动机 情绪 心理因素分析 网络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女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本地1342例青少年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在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上的现状。结果男女在营养知识认识上,对于基本常识性内容知晓率较高,但是在胆固醇、维生素等知识的了解上,学生认识度较低,同时男同学了解度更低。男女青少年在态度与行为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偏食情况上较为凸显,不合理饮食与运动情况比例较高。结论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男女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防治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近视儿童37例(74眼)为研究对象,给予磁珠耳穴贴压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远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治疗前后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1.60±0.78)D和(-1.97±1.1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6个月后平均等效球镜增加(-0.37±0.50);治疗前后视力为0.49±0.19和0.51±0.2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治疗后屈光度的改变与视力的改变没有相关性。结论耳穴贴压能够使视力不减退,防止近视的加深;推断耳穴贴压治疗近视的作用机制很可能在于与屈光度无相关性的视力影响因素。

  • 标签: 耳穴贴压 近视 作用机制
  • 简介:青少年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其间有发生灾祸的可能,也有对未来最乐观的憧憬。青少年期生理变化急剧,身体迅速发育,体型改变,第二性征和性冲动出现,月经和遗精引起的不安和羞怯难以言表,青少年需要根据这些变化重新评估自己,形成新的自我意象。随着生理上的成长变化,青少年多出现心理迷惑和骚动,引起许多离奇古怪、矛盾与对抗行为。而且青少年人格尚未成熟,好幻想而人生经验不足,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敏感而好奇,易受外界的诱惑和他人的影响。

  • 标签: 心理生理特点 青少年期 心理咨询 生理变化 第二性征 自我意象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从对网络成瘾的理解,判断标准,表现症状,成瘾原因及治疗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已有研究加以述评,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网络成瘾 治疗 理发 干预措施 表现症状 研究发展
  • 简介:摘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各种思潮日益涌动。加上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信息充斥在青少年当中。学习焦虑、人际交往、早恋、网瘾、心理扭曲等各种心理问题不断涌现。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紧迫。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的途径很多,其中案例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案例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特点和实施策略。

  • 标签: 案例法 青少年 心理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自身的成长进步。文章主要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诱因及特点,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心理诱因 特点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心理门诊收治的50例心理障碍青少年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心理健康正常的某中学5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评分皆高于对照组,除了躯体化、恐怖、偏执外,其余项目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阳性项目数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青少年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惩罚严厉,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惩罚严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在父亲的过分干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对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及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父母养育方式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对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的成因、发展过程、危害、控制与矫正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作者认为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率在上升,吸烟行为导致的危害严重,与之伴随的就是青少年学生的酗酒、赌博、盗窃、结伙、打架斗殴、甚或抢劫、吸毒等丑恶现象,且确有滋生蔓延趋势。另外,女生吸烟行为在城镇中学阶段增多,农村女生吸烟行为也有出现,危害不可低估,且大城市和城镇女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有上升态势。禁止、控制与矫正青少年学生吸烟,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卫生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竣的社会问题,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学校和社会更应该高度重视。

  • 标签: 青少年学生 吸烟行为 吸烟原因 发展过程 吸烟危害 控制与矫正THECAUSESHAZARDSCONTROLSANDCORRECTIONSOF TEENAGERS&rsquo SMOKINGBEHAVIOUR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因素调查问卷对1567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提示,单亲家庭子女人际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显着高于双亲家庭子女;家庭有意外事件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家庭无意外事件者;家族有精神疾病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家族有其它躯体疾病者;而家族有精神疾病和其它躯体疾病者各因子分高于家族无疾病者。表明,社会家族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视力异常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分析防治措施。结果本组1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中,136例患者发病原因与不良习惯有关(占90.7%),129例患者发病原因与营养因素有关(占86.0%),120例患者发病原因与睡眠因素有关(占80.0%),118例患者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占78.7%),109例患者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有关(占72.7%)。结论不良习惯、营养、睡眠、遗传、环境等均为影响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需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减少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进展。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大量的初高中及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令人心痛和惋惜。青少年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青少年自杀?本文介绍了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和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预防自杀的策略,希望以此能够为有关部门在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工作上提供一点帮助。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预防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无中途放弃治疗者,治疗效果更好,且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青少年 心理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以及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对1228名12-16岁青少年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男生10.05%,女生10.09%;②男、女生的问题检出组和对照组的家庭功能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男生在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男女问题组家庭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男生而言,家庭沟通(OR=2.567)和情感反应(OR=2.973)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对女生而言,问题解决(OR=1.674)和角色(OR=6.247)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存在相关。

  • 标签: 青少年 行为问题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肿瘤组调查病例来源于我院肿瘤科2014年6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40例青少年肿瘤患者,另选取身体正常的某中学40名学生为常规组对象,对两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肿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分量表的因子评分皆高于常规组,差异较大,且P<0.05,此外,肿瘤组患者的SCL-90总分(134.71±40.42)分比常规组(129.93±38.71)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及时对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加其治疗配合度,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青少年 肿瘤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4名有高攻击性的青少年学生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活动前后施测人际反应指标(IRI)和攻击性问卷(AQ)。结果实验组后测的共情总分高于前测,攻击性得分低于前测;实验组后测的共情得分高于对照组,攻击性得分低于对照组。讨论团体心理辅导这一共情训练方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共情水平,并减少其攻击行为。

  • 标签: 青少年 攻击性 共情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咨询,了解青少年对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性教育现状及其对性知识的需求状况,以指导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青少年60%的咨询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充分显示出针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缺失1。为提高青少年对生殖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殖健康观念,以及获得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减少非意愿妊娠导致的人工流产及死亡,尽可能地避免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同时为思想负担较重的青少年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向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可以减少因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缺乏带来的身心伤害,引导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促进社会家庭和谐发展。

  • 标签: 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 咨询服务
  • 简介: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正遭遇挑战。广大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新的阅读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快捷方便,阅读内容丰富多样,但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引发阅读危机。本文即在互联网阅读环境下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青少年的新媒体阅读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新媒体阅读环境下正确引领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成长的策略。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青少年阅读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