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4个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揭示首诊乏效的应对策略包括问诊要细致,要善于抓主;处方要严谨,药物要足量足疗程;医者要能守方守法,要有定力;除了药物之外,饮食调护,情绪调养对疾病恢复同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证治体会 阳虚漏汗 前列腺炎伴增生 呃逆排气 反流性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适应及手术范围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患有子宫肌瘤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各种手术方式的好转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两两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患者的年龄越大,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比例越小;患者子宫肌瘤直径在5cm以内时采用微创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直径在5cm以上的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的各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做到安全有效。

  • 标签: 子宫肌瘤 适应症 手术范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型临床特征与候分布。方法收集临床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喘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侯进行分析。40例小儿肺炎喘嗽中医侯分型,风寒闭肺3例,风热闭肺13例,痰热闭肺18例,毒热闭肺3例,阴虚肺热1例,肺脾气虚2例。病程在5~7天以内以风热闭肺和痰热闭肺多见,病程大于7天者多为风热犯肺。结论通过分析小儿肺炎喘嗽候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中医辨证及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儿 肺炎喘嗽 中医证型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并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对其中医型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50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并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对其中医型展开探讨。结果选取15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单一因素致病患者、二重因素致病患者、致病因素不明患者对应的例数分别为143例、5例、2例。致使慢性咳嗽症状产生的因素包含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急性支气管炎、感染诱发咳嗽、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其他病因等,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对中医型展开分析可知,患者的中医型包含以下五种痰湿阻肺,痰热郁肺,风寒犯肺、肺气亏虚,肝胃不和、肝火犯肺,阴虚肺燥等。结论在慢性咳嗽病症中,主要致病因素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有助于了解患者的中医型,进而为临床后续相关诊治处理提供可靠、有效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分布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饮食调护干预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患者,促进结石排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结石直径≤0.8cm的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患者90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组采用常规的饮食调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详细向患者介绍饮食及饮水的时间、种类、方法。结论对湿热下注型结石患者进行饮食调护指导,促进结石排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湿热 泌尿系结石 饮食调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00例患有胃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弱胃溃疡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症状改善较好,促进胃溃疡创面的愈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胃虚弱证 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候分布规律。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25例患者中,第一类9例,第二类9例,第三类7例,分别占总数的36.0%、36.0%、28.0%;手术后25例患者中,第一类13例,第二类8例,第三类4例,分别占总数的52.0%、32.0%、16.0%。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候手术前主要为实证,手术后主要为虚,将其分布规律初步制定出来能够将有效参考提供给临床诊断及评价疗效。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脾胃虚弱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诊所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2例胃溃疡脾胃虚弱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2.7%,有差异性(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27.3%,对照组复发率为45.5%,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脾胃虚弱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溃疡症状,减轻患者的充血和水肿情况,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安全有效,可广泛性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胃溃疡 脾胃虚弱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脾胃湿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92例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西医治疗组与联合中医治疗组,每组各46例。其中西医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而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需要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联合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SOD含量以及内镜分级情况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 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胃脘痛脾胃虚寒患者实施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科收治的360例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措施 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实验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方面,实验治疗组患者在实施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治疗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的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 大柴胡颗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甲状腺激素和甲减中医型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型分组,统计分析各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间FT3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T4、TS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TPOAB值心肾阳虚组与脾气亏虚组、脾肾阳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气亏虚组、脾肾阳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甲减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②FT4、TSH、TPOAB值可以作为甲减客观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③FT3暂不能作为甲减客观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甲减 中医证型 甲状腺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虚寒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脾胃虚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脾胃虚寒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6.28%,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65.12%,有效降低了脾胃虚寒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观察组脾胃虚寒患者的满意度为90.70%,远高于对照组的53.49%。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寒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中医护理 脾胃虚寒证 并发症 满意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采用妇乐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6月20日我院7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妇乐片治疗。观察两组中医候积分、生活质量、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候积分数据为(6.05±0.43)分,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2.13±2.59)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4.02±0.79)d,治疗时间为(12.37±3.88)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采用妇乐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病情尽快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妇乐片 中医证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辩证组与对照组(n=53)。辩证组采用不换金正气散辩证施治,对照组采用法莫西丁与施维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辩证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86.7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辩证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6.98%,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效果突出,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能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不换金正气散 加减治疗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继发糖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白血合并糖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感染和运动指导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7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后,均顺利度过化疗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所占比例高达94.3%(66/70)。结论对急性白血继发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好综合护理,在护理人员的护理和指导下可促进患者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白血病 糖尿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5年狂犬年发病数1~5例,发病呈流行趋势,病死率100%。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4.23天。56%病例未处理伤口,84%的未注射狂犬疫苗,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流行趋势,预防狂犬,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 标签: 狂犬病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免疫学改变与中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对59名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RF、ANA及抗SSA、抗SSB抗体进行测定。结果阴虚内热型患者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抗SSB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型间RF、ANA、抗SSA抗体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型与血抗SSB抗体间存在一定关系,与RF、ANA、抗SSA抗体间无相关性。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型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