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对照组则进行临床普通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检验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生化检验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检测当中可显著提升该病症的诊断准确率,并可将其作为临床医师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重要依据,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疾病 生化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处理措施的观察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在门诊进行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将正常标本作为对照组,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进行检验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防止溶血,对标本应该妥善处理以及保存,严格把握血液质量,减少误差,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常规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控制结果。方法将82例接受生化检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实行质量控制生化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失误率上,观察组9.76%,与对照组29.27%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质量控制能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功能生化检验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6年12年1731例来我院就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223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22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肝功能生化检验,对比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HE(2026.22±428.50)U/L、ALB(31.28±4.91)g/L、CHO(3.03±0.17)nmol/L、TBA(57.15±20.07)μmol/L,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CHE、ALB、CHO、TBA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肝功能生化检验可判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是否异常,分析肝脏受损程度,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诊断和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 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6例设置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间段的健康体检者66例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生化检验,对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TC、TG相比常规组受检者均明显较高,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给予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依据生化检验指标值对糖尿病患者病变情况进行临床判定,从而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临床 应用价值 糖尿病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传统拉网检测和分级检验法检测,将其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方法检测时的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氮的阳性率,误漏诊率。观察组患者中如果初次检查违反了分级检验流程,则需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比较复查结果与初次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传统拉网式检测和分级法检测的结果可见,两种方法检测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尿素氮和血肌酐检测阳性率的比较,分级检验法检测结果显著高于传统拉网式检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漏诊率分别为10.7%和2.0%,误诊率分别为7.3%和1.3%,分级法也显著优于拉网式检测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分级检验法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误漏诊率低,能在短时间内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糖尿病共计73例患者,按掷硬币法分组。一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检验,35例患者。另一组实验组,接受生化检验,38例患者。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价值较大,准确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检验的3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甲组;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乙组。对这35例健康者与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并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经过检验后,甲组健康者的AST值、TBIL值、ALB值、CRP值、ACE值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甲组健康者的A/G比值高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疾病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患有该疾病,以及观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利于患者及时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诊断 肝硬化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体检者均在空腹情况下抽取6mL静脉血,将其分别放置在两支试管中,每支均3mL。对其中一支试管中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观察组),另一支试管不进行溶血(对照组)。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标本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氨酶)、CHOL(总胆固醇)、BUN(尿素氮)、CREA(肌酐)、ALP(碱性磷酸酶)、GLU(葡萄糖)、LDH(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结果两组标本经检测显示,观察组标本的AST、ALT、CHOL与L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标本的ALP与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UN、CREA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如果出现标本溶血,对其检测中的许多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性需尽量避免发生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中药活血化瘀消癥药物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出血,降低产后清宫率。方法选择2015年—2017年住院分娩的病人3500例。其中正常产后的病例3000例,剖宫产术后的病例500例,采用生化汤加减方预防和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感染等所致的产后恶露不绝,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绝大部分产妇子宫复旧良好,血性恶露量明显减少,产后清宫率降低,总有效率达99.4%。结论生化汤加减预防和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清宫率。

  • 标签: 产后恶露不绝 活血化瘀消癥 生化汤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生化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结果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在检验前应该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 标签: 质量控制 检验前 临床检验 生化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70例门诊患者(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0例门诊患者均进行静脉采血,并对其分离血清,分析比较放置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以采血1h的检验结果为基准,血液标本放置4h后,GLU的测定结果与1h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血液标本放置8h后,ALT、AST、GLU、BUN、ALP、TP与1h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血液标本在放置24h后,ALT、AST、GLU、BUN、ALP、TP、GGT、Ca、P与1h的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及时送检。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B组,对于2组人员均予以生化检验,并观察2组人员的经生化检验后的空腹血糖(FPG)、2h糖耐受试验及甘油三脂(TG)等指标。结果A组糖尿病患者经生化检验后的FPG为(5.14±1.35)mmol/L、2h糖耐受试验浓度为(5.79±0.89)mmol/L,TG为(1.23±0.34)mmol/L,均较B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A组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其B组健康人群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于糖尿病疾病予以生化检验指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生化检验 糖尿病 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生化汤是一个中医药名方,属于中医方剂学中“理血剂”的范畴,具有养血祛瘀、温经止痛的功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其加减应用治疗妇产科诸多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愿与同道探讨。

  • 标签: 生化汤加减 妇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所采集的200份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别从血液标本的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来分析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在采集时机、溶血标本以及检验时间三个阶段中均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了影响。结论为了减少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的影响,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需把握时机,控制误差,规范采集工作,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影响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从血液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选取在我院门诊2014年6月-2014年10月查体的受检者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溶血标本组)和对照组(未溶血标本组)各25人,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的十五项指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尿酸、总胆固醇、葡萄糖、三酰甘油及血钾)的含量作检测,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标本中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血钾测定的含量值相对于未溶血标本相应的指标含量明显升高(P<0.05);溶血标本中的尿酸、葡萄糖相对于未溶血标本明显降低(P<0.05);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的尿素氮、白蛋白的测定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标本发生溶血会对临床的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干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影响,并寻找处理方法,消除高脂血对上述检测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测定的120例高脂血患者,根据脂血浓度的不同分为正常澄清标本;中度、重度脂血标本,每组各40例;对各血样标本测定常见的8项生化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脂血对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果410nm处,所有样本吸光度超过0.8时,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酸转氨酶(ALT)无法测出;用聚乙二醇对脂血进行处理,当其浓度达到6.67g/dl时,所有样本8项生化指标检测不受影响;即聚乙二醇可消除中度、重度高脂血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论临床常见8项生化指标检测过程中,高脂血会影响检测结果,通过向中度、重度脂血中加入6.67g/dl的聚乙二醇,可消除高脂血对上述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

  • 标签: 高脂血 临床生化 聚乙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集的90例血液化验的患者,分别1小时内、4小时与8小时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分析不同时间段血液标本中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小时内与4小时的血糖、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化验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1小时内与8小时内各指标,除甘油三酯外,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尿素氮、血清钾离子、甘油三酯外,4小时与8小时检查其他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在1小时内、4小时与8小时检验各点的检查结果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标本放置时间长短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因此,合理安排检测顺序,降低高温与微生物对于标本的影响,尽快进行处理,以防影响检查结果。

  • 标签: 血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准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与诊断价值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124例病毒性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全部合格的124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指标特点,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STB为(28.6±10.3)umol/L,AST为(136.7±24.8)umol/L,ALT为(189.8±25.3)umol/l,CHE为(5.8±1.2)kU/L,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TB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2.6%,AST异常阳性检出率为86.5%,ALT异常检出率为89.7%,CHE异常检出率为90.6%,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急慢性肝炎、肝癌患者的PA水平、LAP水平、ADA水平均高于其他病毒性肝病患者(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应用肝功能生化检验具有重要价值,STB、AST等指标可有效确诊,PA、LAP等指标则可鉴别肝病类型,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指标变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龈炎治疗前后临床及血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取60例牙龈炎患者,使用龈上洁治术治疗。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相关临床指标、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2个月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小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小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血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牙龈炎可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糖与血脂水平。

  • 标签: 牙龈炎 血生化指标 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