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心病本身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发生和发展除了受到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外,基因对冠心病的风险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影响在家族史阳性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尤其明显。近年来,通过全基因关联分析已经发现将近60个单核苷酸位点与冠心病风险相关,但对于基因的功能了解仍然有限。

  • 标签: 冠心病家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简介:摘要受精卵发展为囊胚,在子宫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中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0%以上,本文以输卵管妊娠为例讨论。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症,是否破裂是进行微创手术的重要指针,为了给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有力、客观的依据,现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71例异位妊娠住院患者孕酮及β-HCG值进行回顾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已普遍,是否破裂是进行微创手术的重要指针,传统辅助诊断主要是B超、后穹窿穿刺。对于不典型的可疑病例,血清孕酮和β-HCG值的分析结果有较大价值。孕酮通过兴奋输卵管平滑肌O-肾上腺素受体,使输卵管峡部放松,便于受精卵通过。通过测血清孕酮和β-HCG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判断异位妊娠是否破裂。

  • 标签: 异位妊娠 孕酮 &beta -HCG
  • 简介:摘要目的期望寻找出膜性肾病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ESI-MS/MS技术研究原发膜性肾病的尿液蛋白质谱特点,并与健康人尿蛋白谱进行比较,筛选出膜性肾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正常人的比较,找出8种差异蛋白。结论血浆铜蓝蛋白、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α-1B糖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钙结合蛋白39有可能成为膜性肾病的生物标记物。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原发性膜性肾病 尿蛋白 生物标记物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进行的一项基因组比较研究发现,部分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基因组中存有“弱点”,这一发现为开发个人订制式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化法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的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或组织活检标本,分别行FISH法检测和EGF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化染色检测,以FISH法检测为金标准,评估免疫化法的结果。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免疫化法检测NSCLC患者EGFR的突变中,灵敏度为38.9%,特异度为17.4%,阳性预测值为42.4%,阴性预测值为15.4%。结论免疫化法检测结果不够理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FISH法检测 免疫组化法
  • 简介:摘要利用MALDl-TOF技术进行蛋白质学研究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工作量小、时间少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这几年的发展和应用。

  • 标签: MALDl-TOF 蛋白质组学 质谱 肿瘤
  • 简介:摘要蛋白质技术的出现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简介了蛋白质学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蛋白质学技术筛选不同中医证型胃癌相关蛋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例,依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实证17例与虚证15例,分别对两患者血清进行蛋白提取与分离,采用蛋白学技术筛选其相关蛋白,并分析蛋白学技术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虚证患者的血清电泳检测出(1408±14)个蛋白位点,实证患者血清电泳检测出(1407±12)个蛋白位点,且焦磷酸酶1、犯醌蛋白1、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热休克蛋白90β在虚证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实证患者。结论采用蛋白质学技术对胃癌患者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临床中医治疗具有确切价值。

  • 标签: 胃癌 中医证型 蛋白质组学技术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由“自闭症之声”资助的史上最大自闭症基因组研究项目发现,自闭症的遗传基础要比之前认为的更复杂,大多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兄弟姐妹拥有不同的自闭症相关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蛋白质学研究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同时也在输血医学领域得到不断推动应用,其内容涉及到血液成分研究、血液制品研究、输血反应及免疫调节、输血性疾病等各方面,。本文据此予以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输血医学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疾病检出率随年龄的相应变化,以期使消化科及内镜中心医生对结肠镜下各类疾病的检出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中符合标准的病例(共3650例)作为研究群体,以青中老年年龄为变量分析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疾病检出率的相应变化。结果结肠癌、直肠癌的检出率老年高于青年、中年(P<0.01)。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检出率中年、老年高于青年(P<0.01)。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率青年高于中年、老年(P<0.01)。缺血性结肠炎的检出率老年高于青年、中年(P<0.05)。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老年高于青年、中年(P<0.01)。结论结肠癌、直肠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溃疡性结肠炎青年人检出率较中老年明显高,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 标签: 结肠镜 结直肠癌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年龄组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是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的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代谢学是通过对生物体液或组织中所有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代谢物与机体病理生理关系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将代谢学技术应用于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对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简单无创的预后标志物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代谢学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警作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心脏外科 急性肾损伤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化特点。方法观察3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病理形态学并应用免疫化方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Ki67、P53抗原标记物在肿瘤的表达情况。结果35例GIST中良性12例,交界性15例,恶性8例,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混合细胞型6例,免疫化表达情况33例表达CD117,22例表达CD34,10例表达SMA,9例表达Ki67,5例表达P53。结论GIST是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发生部位多,形态复杂,有独特的免疫化表型,特别是CD117和CD34,但在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要结合肿瘤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综合分析,P53、Ki67高表达可以提示肿瘤转移及复发可能性大,临床预后差。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过程中,观察对比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的诱导缓解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科首诊并初治的49例中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的完全缓解率及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双诱导方案与双诱导+蒽环类抗生素对比,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方案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方案相比,两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差异,但前者无蒽环类抗生素相关副作用及并发症,患者临床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亚砷酸 柔红霉素
  • 简介:摘要运用按键精灵编程,链接病理数据库,自动录入免疫化切片各类信息,并以玻片打号机打印免疫化玻片,适用于手工及自动免疫化染色机进行免疫化及特殊染色。

  • 标签: 免疫组化 数据库 按键精灵 标签 玻片书写仪
  • 简介: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实验室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辅助临床治疗方案和鉴别诊断都有特别的应用价值。但是要保证每一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就需要注意每次操作的细节,并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下面是本人对免疫化中一些细节问题的体会。

  • 标签: 免疫组化 问题 方案材料和方法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其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已成为国内人群主要的致死及致残的原因。而随着现代化生活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糖尿病发生率在不断增高。近年来,人们也在不断研究并探索如何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方法,本文将探讨互助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互助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两,对照口服异山梨酯片10mg,3次∕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肠溶阿司匹林片急性期给予150mg∕天,3天后改为100mg∕天,研究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粒∕次,一日3次口服,一月后观察两综合疗效、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92.33%,对照为70.27%,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检查治疗有效率为84.62%,对照为62.16%,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与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对照42例采用阿托品治疗,观察42例采用长托宁治疗,比较两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中毒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与长托宁均可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其中长托宁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长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