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风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抗CCP抗体RF,并对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论抗CCP抗体检测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高的特点,联合检测抗CCP抗体与RF可提高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能够提高RA的诊断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的影响临床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8例入住我科即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至少72h的AECOP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8h后的CRP、IL-6水平以及临床治疗结果(包括气管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组内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助于改善AECOPD患者的炎症水平,但不能减少患者气管插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AECOPD的临床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N-乙酰半胱氨酸 炎症因子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价,并对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运动末端潜伏期测定,同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神经症状总评分减少,测得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胱抑素C炎症因子在预测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将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肾功能损伤组(CHB+KI组),比较两组患者eGFR、胱抑素C、hs-CRP、TNF-αIL-6并分析其在预测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肾功能损伤的价值。结果CHB+KI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GFR、胱抑素C、hs-CRP、TNF-αIL-6均显著高于CHB组(均P<0.05)。胱抑素C、hs-CRP、TNF-αIL-6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肾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胱抑素C+hs-CRP+TNF-α+IL-6组合指标预测价值最大。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肾功能损伤时胱抑素C、hs-CRP、TNF-αIL-6显著升高,其中胱抑素C+hs-CRP+TNF-α+IL-6组合在预测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最高。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肾功能损伤 胱抑素C 炎症因子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皮肤混合瘤的石蜡包埋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PCNAbcl-2的表达。结果TGF-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PCNAbcl-2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其与皮肤混合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 皮肤混合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蛋白C、蛋白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检测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纳入A组,30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纳入B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血浆蛋白C、蛋白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结果对照组血浆蛋白C活性最高,其次为A组,B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血浆蛋白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浆蛋白S活性低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最低,其次为A组,B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的克罗恩病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差异,可考虑分级别应用抗凝药物。

  • 标签: 克罗恩病 活动期 缓解期 蛋白C 蛋白S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摘要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是一种核蛋白因子,它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因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紧密地调节着大群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性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基因治疗来抑制NF-κB的活性,再以常规的化疗为辅助,将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本文就NF-κB在肿瘤中作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核因子-&kappa B 肿瘤 相关基因
  • 简介:摘要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此综述主要探讨物理因子治疗肌痉挛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物理因子 肌痉挛 康复 进展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人胃、十二指肠等相关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但其诱导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对Hp部分相关致病研究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Hp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疫苗研究感染防治等提供一些理论资料。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致病因子 空泡毒素 cag致病岛
  • 简介:摘要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经离心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将剩余不溶冷沉淀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一种功能性血液成份,是新鲜冰冻血浆中大部分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品,富含纤维蛋白原(Fib)、纤维结合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等。近几年来本血站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使用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冷沉淀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因缺乏Ⅷ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出血的病人及血友病患者1。随着医疗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再局限于血液病的治疗,而更多的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如深度烧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手术、多发伤手术创伤,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成分输血 成分制备 冷沉淀凝血因子 临床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可引起神经系统等并发症,造成高死亡率。本研究拟探讨某些炎症因子与重症手足口的发生相关。方法将79例患儿分为EV/CA/EV+CA/其他病毒感染组(A/B/C/D组),同时选用10例正常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E组)。通过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咽拭子及血清中EV-71、CA-16及其他病毒的核酸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如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扰素γ(IFN-γ)分泌情况。结果IL-1β,IL-6,IL-10TNF-α在A/B/C/D组内无明显差异;GM-CSF及IFN-γ在A组较B/C/D组明显升高。结论炎症因子IFN-γGM-CSF可应用于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EV-71 手足口病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RAS模式下氢吗啡酮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7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88例使用传统氢吗啡酮为主的麻醉方式,观察组88例采用ERAS为主的麻醉方式。术后2h,3d观察ELISA下白细胞介素(IL-6)、细胞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观察无创法测定动态动脉弹性(PPV/SVV)、心脏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小血管阻力(SVR)。结果参照组3d内炎性因子呈现增加趋势,观察组3d内炎性因子呈现下降趋势,2h结果两组比较(t=1.122,P>0.05),差异不显著,3d结果两组比较(t=9.954,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3d结果与2h结果相比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均值区间落点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ERAS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术能ERAS 妇科腹腔镜 血流动力学 炎性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VEGF系统在肾脏疾病中表达上升,阻断VEGF通路可以改善肾功能,推测VEGF系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结果却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相驳。对VEGF系统在肾脏中生理功能研究地不断深入发现VEGF系统的生理功能与其种类、局部微环境剂量相关,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

  • 标签: 脓毒症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危重症评分
  • 简介:摘要肝衰竭(liverfailure,LF)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很多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的过度活化调节失控与肝衰竭关系密切。本文将对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炎性因子水平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中采用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患者的炎性症状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感染 乌司他丁 重症肺炎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不仅仅是脂质沉积病,实质是一种慢性炎症增生性疾病,炎症反应在病变发展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炎症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而粥样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重要病理机制,故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是一重要的触发机制。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几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A(SerumAmyloidA,SAA)、新喋呤、黏附因子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因子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A新喋呤黏附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兰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因黄疸入院且符合条件的71例(男性40例,女性31例)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试验组42例予光疗,同时服用妈咪爱鲁米那治疗3天,对照组29例服用妈咪爱鲁米那治疗3天,治疗前后分别行总胆红素水平和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检测。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光疗后总胆红素水平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2)试验组对照组光疗前后新生儿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p<0.05),而对细胞因子IL-10、TNF-α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光疗可使血IL-6水平降低,进而影响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光疗 高胆红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婴儿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