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35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正常分娩产妇35例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血小板减少及会阴切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及血小板减少均为影响患者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1、3.52、6.369,P<0.05)。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研究为临床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在产后出血状况以及产后出血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安排常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产后出血患者接受优质的全程干预护理后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产后出血 产妇 干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方式,分析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接受的40例正常分娩案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0例实施的是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的20例实施的是综合预防措施,护理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情况,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三个产程总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现象,发生几率是5%,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发生几率是15%。结论:针对正常分娩的患者实施综合预防措施,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做好产前评估和心理疏导等,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的整体几率。

  • 标签: 正常分娩 产后出血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妇科中危险性较大的临床疾病,极其容易进一步引起休克,且通常情况下产妇的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导致患者处于危险之中,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发现产妇有产后出血的倾向时,就需要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疗进行预防。宫缩乏力作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应当重点关注。本文对治疗产后出血的相关药物做出讨论,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宫缩剂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