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将其均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A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B组),选择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C组。所有研究者均行C反应蛋白与淀粉酶联合检测,以病理学检测为金标准,对比三组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检测情况。结果 分析发现,在血清 LPS、AMS 与CRP 阳性率上,与健康者对比,急性胰腺炎患者更高,有差异性(P<0.05);三组血清 LPS、AMS 及 CRP 水平对比,病情越严重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与CRP、淀粉酶对疾病检测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对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效果更好,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应用C反应蛋白+淀粉酶这种联合方式,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准确性高,能够尽早实现对病情的有效判断,为后续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 标签: C反应蛋白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联合应用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4年4月,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是脑梗死组与健康组,其中脑梗死组根据疾病类型细分为进展性脑梗死(n=20例)与完全型脑梗死(n=40例)、根据预后情况细分为存活脑梗死(n=50例)与死亡脑梗死(n=10例)。结果:脑梗死组的CysC、FIB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组的TT、PT、APTT短于健康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的CysC、FIB低于完全型脑梗死(P<0.05),进展性脑梗死的TT、PT、APTT长于完全型脑梗死(P<0.05);存活脑梗死的CysC、FIB低于死亡脑梗死(P<0.05),进展性脑梗死的TT、PT、APTT长于死亡脑梗死(P<0.05)。结论:CysC、凝血功能可在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中发挥显著作用,还可明确脑梗死类型,预测脑梗死预后情况,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有助于鉴别手足口病患儿,从而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6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展开分组调研。对照组(38例)采取血常规检验,观察组(38例)采取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数据统计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 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对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口腔溃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n=48例,采用桂林西瓜霜治疗)和观察组(n=48例,采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三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达到了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溃疡 维生素C片 桂林西瓜霜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0名健康人,将其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Fg、PT、APTT),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ysC、Fg水平均较高,PT、APTT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中,进展型脑梗死患者CysC、Fg水平更高,PT、APTT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能够帮助诊断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 标签: Cys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对口腔溃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口腔溃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n=48例,采用桂林西瓜霜治疗)和观察组(n=48例,采用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三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达到了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溃疡 维生素C片 桂林西瓜霜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0名健康人,将其列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Fg、PT、APTT),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ysC、Fg水平均较高,PT、APTT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中,进展型脑梗死患者CysC、Fg水平更高,PT、APTT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ysC及凝血功能检验,能够帮助诊断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 标签: Cys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60例患者,30例为糖尿病组,30例为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30例体检人员作为体检者。三组均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检验阳性率。结果: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两项检测结果均高于体检者,同时糖尿病组最高,且差异明显(P<0.05);联合检验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明显区分肾功能损害患者与健康人群。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早期肾功能损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女性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Betatrophin是糖尿病病因研究中新发现的与IR的发生有关的糖蛋白类激素,C 反应蛋白已经被证实是炎症标志物,炎症在PCOS病因的研究中已被关注,二者分别都与糖尿病的发病尤其是IR都有关,本文综述两者与PCOS患者IR的关系,探讨Betatrophin、C反应蛋白之间的潜在联系。

  • 标签: Betatrophin C反应蛋白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炎症标志物(脂联素、白介素-6、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1名志愿者按ADA标准分为3组(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和2型糖尿病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和IL-6水平。结果 与血糖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前期组及2型糖尿病组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与糖尿病前期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因子失衡(脂联素、白介素-6、C反应蛋白)在健康人群向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脂联素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炎症因子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PR和HbA1c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100名作为正常组。两组均给予血清C-PR和HbA1c联合检验,比较两组血清C-PR和HbA1c水平、FBG水平。结果:疾病组血清C-PR显著低于正常组,HbA1c水平、FB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清C-PR和HbA1c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效果确切,可准确有效鉴别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清C-PR HbA1c 联合检验 诊断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肺炎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其中细菌性肺炎为A组(30例),病毒性肺炎为B组(30例),支原体肺炎为C组(4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纤维蛋白原、降钙素原水平比较,P

  • 标签: 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肺炎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凝血功能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到本院治疗ACI患者110例(实验组),同期入院的健康受检者例数为110例,对全部受检者开展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评估检验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测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检测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验方式对ACI检验价值高,可明确疾病进展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ACI) 检验价值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中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受off-pump CABG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术后并发严重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的患者作为事件组,另外50例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收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并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事件组患者的术前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血清hs-CRP水平与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结局预测指标,高水平的hs-CRP与术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通过监测血清hs-CRP水平,可以提前评估患者的术后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改善手术后的预后结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血清hs-CRP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脑梗死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时段内呼吸系统感染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30例,均施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验,评估其水平及在治疗中的价值。结果:①以丙组血清CRP、PCT水平为参照,可知甲组和乙组数值均高于前者,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②治疗前甲组数值高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乙组数值均低于治疗前,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血清PCT、CRP联合检验既可鉴别感染类型,还可评估治疗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呼吸系统感染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