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及重复性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患者放疗施以不同的体位固定方案,常规体位固定(对照组,n=35),热塑体固定(观察组,n=35),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实施下患者的摆位误差及固定精确度指标。结果:在X轴、Y轴、Z轴摆位误差指标上,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固定精准度比较,观察组94.28%(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x2=4.2000,p=0.0404)。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结合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有助于稳定患者体位,减少摆位误差,提升固定精准度,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放疗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合并抑郁症和失眠的更年期女性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医院诊治的48例合并抑郁症和失眠的更年期女性分为两组,各24例,一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更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孤独症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普及与推广。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语言训练 孤独症儿童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精依赖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症状的影响。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酒精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收治时间在2019年度12月-2020年度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常规治疗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96.35±1.32)分、心理功能(97.35±1.02)分、社会功能(96.65±1.32)分、物质生活(95.58±1.0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6.45±1.09)分、抑郁(6.78±1.02)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酒精依赖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并且能够使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酒精依赖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观察对象: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60例患者,按照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真空垫参考中心确定法,n=30),另一组为观察组(模拟定位机辅助热塑体膜腹杆参考中心确定法,n=30),对比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时不同方向上摆位误差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时X轴、Y轴及Z轴上平均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p<0.05)。结论:临床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患者应用模拟定位机辅助热塑体膜腹杆体位固定技术有助于提高参考中心的准确度,降低放疗过程中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治疗效果,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体位固定技术 胸腹部肿瘤 放疗 重复摆位 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颅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恢复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我院确诊为TBI后认知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rTMS组、rTMS联合HBO组,每组3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一般临床资料采集,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rTM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高频rTMS,联合组在rTMS组基础上增加HBO治疗。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P300及MoCA评分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改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压氧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伪刺激联合盐酸舍曲林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舍曲林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错误应答数以及持续性错误数上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取消药品加成后,常规的调剂发药工作不仅不会给医院带来任何效益,而且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这些工作也正逐步被自动化的机器所替代。与此同时,药师的专业背景包括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因此医院药师可以在药物临床试验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学科优势,提供专业的服务。

  • 标签: 药师 药物临床试验 角色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行结核菌素试验的患者展开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专科门诊行结核菌素试验,并确诊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在患者试针前及试针后,对照组行常规试针指导,实验组行健康宣教,对比两组试验知晓率、试验知识知晓率及试验满意度、试针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试验效率(t=5.7977,P=0.0000)、试验知晓率(t=15.3087,P=0.0000)、试验满意度(t=23.8545,P=0.0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针后实验组SAS(t=0.1073,P=0.9146)低,P<0.05。实验组生理(t=12.2711,P=0.0000)、心理(t=13.5125,P=0.0000)、运动(t=23.0652,P=0.0000)评分高,P<0.05。结论:门诊行结核菌素试验患者应用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结核菌素试验的正确认知,改善阳性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门诊 结核菌素试验 健康宣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13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上消化道不适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接受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及讨碳13尿素呼气试验,统计阳性率,并以三种结果均为阳性为标准对照,统计碳13尿素呼气试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70.086%,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率72.00%,碳13尿素呼气试验72.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13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率99.14%、敏感度98.84%、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6.8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采取碳13尿素呼气试验具有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高特征,且操作简单、高效、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 阳性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直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在I期临床试验血样采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资料中,随机抽取使用直型留置针和使用Y型留置针的各100例受试者试验数据,分为A组(使用直型留置针)和B组(使用Y型留置针)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探讨两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统计数据,A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堵管率及血样溶血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直型留置针有利于保持留置针管腔通畅,减小留置针堵管率和血样溶血率,比Y型留置针更适用于血样采集操作。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堵管率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病临床观察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