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脓毒症高致死率使其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免疫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是致免疫失衡的关键因子,有RAGE、TLRs和CD24等多种受体,可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中药以单体和复方治疗脓毒症均取得一定进展,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共同应对脓毒症挑战。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失衡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受体 中医药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综述中药对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及机制,为中药联合多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查阅关于中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中药对DC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等抗肿瘤免疫细胞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中药对肿瘤多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一定增强作用,二者联合治疗肿瘤具有协同效应,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多细胞免疫疗法 肿瘤 综述
  • 简介: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生化特征、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疲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系统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并发症、生化结果,归纳分析其临床、生化特征和中医证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主要表现乏力、蚋差、腹胀、口干、黄疸,舌象多为黯红少苔,脉弦细居多;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高胆虹素血症厦低蛋白血症。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多为膊匿发病,肝脏的是症活动程度较重,肝脏的合成功能显著下降,腹水是常见的并发症;中医辩证以肝肾不足,瘀血阻络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临康表现 中医辨证
  • 简介:目的:对复方银屑颗粒进行抗炎抗免疫研究。方法:动物灌服给予复方银屑颗粒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完全福氏佐剂致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其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刊、鼠迟发性超敏法观察其对变态反应的作用;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小鼠血清溶血素法观察其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银屑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和完全福氏佐剂所致的大鼠急性关节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正常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减小;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所引起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结论:复方银屑颗粒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银屑颗粒 银屑病 抗炎 免疫抑制
  • 简介:肿瘤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近400万人,也就是每分钟有七人被诊断为肿瘤。这仅仅是2014年的数据,而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体内的“卫士”,时时在保护着我们。而肿瘤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体内的“卫士”出现了功能障碍、或者被抑制、或者出现了衰老,最终导致体内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免疫功能检测 早期筛查 免疫功能低下 重大疾病 人类健康
  • 简介:黄芪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主要药效成分黄芪多糖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防治多种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药理作用。但目前对黄芪多糖的临床配伍及单体效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黄芪多糖新的作用靶点和功效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黄芪 黄芪多糖 免疫调节 黄芪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和必修的医学基础课,包括病原微生物、免疫学、人体寄生虫三部分内容,内容多、范围广,与临床医疗联系紧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进行开放式教学,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会合作学习?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与论文写作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一些体会,与同道分享如下。1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1]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前提,可以使课堂教学富有吸引力,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

  • 标签: 病原生物 免疫学 兴趣 开放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孕妇产前检查过程中引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孕期检查的孕妇80例,根据孕期检查项目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孕期检查;观察组中40例研究对象在常规孕期检查的基础上,引入免疫检验项目。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乙肝病毒、微生物、梅毒检验阳性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孕期检查方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乙肝病毒、微生物、梅毒检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孕期检查方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孕妇产前检查过程中引入免疫检验项目,能够明显提升相关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检验方案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产前 检查 免疫检验 阳性率
  • 简介:创建中医文化学是中医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目前尚有困难。主要是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界限、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学科意义认识不足,尚无大致成熟的设计方案,需要深入探讨和反复论争。有关学者对此应予以关注,贡献智慧,担当创建重任。

  • 标签: 中医文化学 研究对象 理论界限 基本内容 思想方法 学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