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负压吸引流产终止早孕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本中心要求终止早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药流组(药物流产)和人流组(负压吸引流产)各50例,观察两组终止早孕的安全和有效。结果药流组50例,完全流产41例,不完全流产9例,流产失败0例,完全流产率82%;人流组50例,完全流产50例,不完全流产0例,流产失败0例,完全流产率100%。药流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为(15.2±7.3)天,人流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为(7.5±2.6)天;药流组疼痛评分值为(6.8±5.2),流组疼痛评分值(8.5±6.6)。结论药物流产和负压吸引流产终止早孕是安全,有效的,但二者各有优缺点,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终止早孕。

  • 标签: 药物流产 负压吸引流产 终止早孕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采用喉罩麻醉的56例婴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56例婴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结果喉罩插入均顺利,2例喉罩拔除后气道轻度不畅通,经吸氧恢复正常;1例轻度咽部不适。观察组喉罩插入后与诱导前循环各参数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气管插管后与诱导前循环各参数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气道损伤小,麻醉苏醒快等优点,可满足婴儿手术要求,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44例准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所有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随机把44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22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观测并记录两组产妇临床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疗效优异,安全高,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癌疼痛患者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直肠组和口服组,每组43人,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直肠组和口服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和93.02%,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直肠组和口服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23%和55.81%,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的镇痛效果与口服给药相近,不良反应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性疼痛 硫酸吗啡控释片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又名多达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有效安全。方法案例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58例,均采用多达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高血压、高血脂控制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高血压上,治疗两月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75.2%、93.4%;高血脂上,治疗后患者TC、TG、HDL-C、LDL-C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本组不良反应率6.9%(4例),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降压、调脂双重作用的同时发挥,能对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且较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多达一 高血压 高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口服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而对照组患者口服氟西汀,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抑郁症药物,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盐酸安非他酮 氟西汀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国产封堵器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26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反应。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成本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国产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0.5%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0.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神经阻滞效果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有相似的麻醉效果,而左旋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小,用药更为安全

  • 标签: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安全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5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本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6-18个月生存率、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值均<0.05)。但61218个月生存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吉西他滨组在血液学毒性方面略重于顺铂方案,但其他毒副反应较顺铂方案轻。结论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是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 标签: 吉西他滨 晚期食管癌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甘味药物配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辛甘化阳方,治疗后观察两组心功能疗效、6min步行试验、心衰积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用药安全。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联合辛甘昧药物配伍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能够改善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辛甘味药物 治疗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治疗方法的安全。方法以我院近年来诊断明确的6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为依据,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观察治疗安全。结果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的63例患者痊愈61例,死亡2例;发生血管痉挛4例,约为6.3%,继发性脑积水2例。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及术后短时间内再出血。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改善快,脑血管痉挛并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持续腰大池外引流 安全性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5人,分别给予齐拉西酮或奋乃静治疗。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85.71%,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A不良反应发生率(37.14%)显著低于B组(74.2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齐拉西酮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治疗组)和用氟西汀胶囊(对照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并进行安全的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各时段末HAMD及HAMA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文拉法辛缓释剂 抑郁症伴发焦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代他汀片和非诺贝特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混合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120例混合高血脂症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代他汀片(10mg/d),治疗组应用阿托代他汀片(10mg/d)及非诺贝特胶囊(200mg/d),共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的血脂参数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半年后治疗组TC、TG、LDL-C分别下降29%、48%、32%。HDL-C升高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代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高血脂症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代他汀。

  • 标签: 阿托代他汀 非诺贝特 混合性高血脂症
  • 简介:摘要现代房屋建筑向着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更强的方向发展的。房屋建筑与大城市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本文对当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 标签: 房屋建筑 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 工程质量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功能,将患者分成心功能正常和心功能不全组。以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大剂量组8~12mg/日,常规剂量组2~4mg/日)治疗2型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查BNP、肾功能、血清钾,记录药物相关副作用。12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病例追踪1年,记录心血管事件、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培哚普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培哚普利 大剂量 脑钠肽 无症状性左室功能不全 2型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称简房颤)患者使用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的有效安全。方法200例老年持续或永久房颤患者分为2组:A组合并2型糖尿病105例,B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95例,A组、B组每组患者分别被随机抽签分为2组,A组分为A1组(低强度抗凝组)55例,A2组(中等强度抗凝组)50例,B组分为B1组(低强度抗凝组)50例,B2组(中等强度抗凝组)45例:(1)低强度抗凝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2.1;(2)中等强度抗凝组INR2.1~2.6;观察4组12个月内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情况。结果A组血栓栓塞事件6例,B组血栓栓塞事件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A组出血事件12例,B组出血事件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05)。A1组出血事件2例,A2组出血事件10例,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5);B1组出血事件1例;B2组出血事件9例,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80岁及以上房颤患者中,华法林抗凝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者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无差异,INR值维持在1.5~2.1有效高同时安全好。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心房颤动 华法林 老年人 80以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于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安全。方法对于2010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卡西平,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PANSS量表在治疗前后对治疗安全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8%(31/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1.9%(26/4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奥卡西平对于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奥卡西平 兴奋躁动精神分裂症 分裂样精神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短程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卒中抑郁及对康复的影响及安全。方法选择卒中后抑郁患者208例,分为对照组75例,治疗A组71例,治疗B组62例。两治疗组均给予氟西汀20mg/d,其中治疗A组早期合用奥氮平每晚5mg,连续2周。观察治疗后老年抑郁对老年卒中抑郁及对康复的影响及安全。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A组明显高于治疗B组,ADL能力改善的有效率在治疗组6周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提高(P<0.05),6个月及12个月更明显(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提高。治疗A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而治疗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但多发生在治疗1周内,未予特殊处置均自动缓解。对照组并发症高于治疗组,死亡率也高于治疗组。结论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抑郁使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明显降低,因此复发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等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病死率因而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抗抑郁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并发症及病死率等均降低。在抗抑郁治疗的起始阶段,联合使用短期小剂量奥氮平,可显著提高抗抑郁,抗焦虑疗效而不良反应并不增加,两药早期合用可作为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 标签: 年卒中抑郁 小剂量奥氮平 氟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