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50年来地下铁道得到了广泛发展,近20年来我国地下铁道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地下铁道给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同时,其引发振动与噪音也给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危害。本文从振动产生、振动传播和振动作用三个阶段论述了地铁振源及其传播规律;传播特性与振源频率、振源与轨道距离、振动频率,以及列车运行速度、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等有关;振动传播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钢轨类型、轨道类型、建筑物质量类型、建筑物材料等;地铁振动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干扰人们日常生活,振动对建筑物安全性、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同时还影响精密仪表测量等。本文提出了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振动控制措施,以期减小其危害。

  • 标签: 地下铁道 振动 传播规律 控制措施
  • 简介:对2007年12月-2008年9月河南省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自动量算震级与人工量算震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由MSDP软件自动量算震级与人工量算震级偏差较小,且自动量算震级可以满足地震定位精度要求,在地震速报时可采用自动量算震级。

  • 标签: 数字资料 震级 偏差
  • 简介:介绍了西宁地震台水氡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判别及排除,并从氡值变化中提取异常信息,为地震预报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干扰因素 异常信息
  • 简介:通过使用Arcgisserver地图发布功能,在ArcgisEnterprise地图服务平台,创建工作空间,将地震专题数据叠加至ArcgisOnline在线地图,实现天地图基础地理数据与地震专题数据相结合,从而达到产出面向公众地图和减少地图模板数量目的。另外,还能通过在线地图编辑、制作功能,达到快速产出地震专题图目的。

  • 标签: 地震应急 在线地图 地震专题图 快速出图
  • 简介:陕西南部地形复杂,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陕西南部地形观测数据进行分解计算,结果表明:小波分解结果中高频部分反映了陕西南部地形局部构造特征,不同频率分解结果反映了陕西南部不同地形特征。

  • 标签: 局部地形 网络数据高程 小波分析
  • 简介:地震台站工作人员,在进行观测资料分析、地震预报研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几个问题:1、手段单一,对于前兆现象无法全面表述。2、如何识别异常与地震之间关系。3、如何兼顾点和面的关系。

  • 标签: 地震预报 前兆现象 异常与地震 点和面
  • 简介:对地震频度分析一个地震专家小组和国际安全管理人员就加州兰德斯地震效应发表了尖锐评论。指出:在下一年期间,南加州发生7.0级和7.0级以上地震概率是4%─12%。这项报告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加州紧急救援办公室及加州保护委员会于11月30日发布。...

  • 标签: 地震频度 兰德斯地震 次地震 南加州 发生频度 美国地质调查局
  • 简介: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清理,按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特点进行了地震区域分区:全面收集不同区域内既有仪器测定震级,又有宏观烈度调查资料地震;分别统计得到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有感半径与震级之间关系;并与几个已有统计关系进行了对比。本文统计结果可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工程实践中。

  • 标签: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地区 震中烈度 有感半径
  • 简介:本文依托西安地铁5号线某区间工程,针对矿山法隧道与盾构法隧道接口处断面突变条件下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当两者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为3.5m时,隧道横向强度与变形、纵向抗拉与抗压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随着隧道断面高差增大,结构变形也相应增大,接口处为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当接口处矿山法隧道断面增大时,地表位移及盾构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差略有增大,而矿山法隧道拱项、拱底相对位移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当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介于4-7.5m时,矿山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明显增大,不利于结构抗震。因此为确保地震作用下不同断面隧道相接处结构抗震满足要求,建议断面高差控制在4.0m以内,可将矿山法隧道设计成刚柔结合复合式衬砌结构,同时可考虑加固地层、设置变形缝或柔性接缝,并在条件允许时适当减少衬砌结构厚度等。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地铁 盾构法隧道 矿山法隧道 断面突变 地震响应
  • 简介:没有地震当然好,尤其是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繁荣昌盛,这是地球上居民向往共同目标。但是地震发生,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认识、防备、应对地震发生,尽最大能力减少损失,而不能抑制地震发生。

  • 标签: 地震工作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破坏性地震 生活 荣昌 居民
  • 简介:本文在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关于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基础上,将长轴烈度衰减关系变为短轴仍采用常规形式,对长短轴分别回归,并给出了西北地区回归结果。经过这样处理后烈度衰减关系具有如下特征:在震中,长短轴烈度相等,在远场,长短轴烈度曲线相交,即椭圆等震线变成了圆,而且不同震级等震线在蜕化成圆时所对应震中距也不同。将该烈度衰减关系用于甘肃某市地震危险性计算,并与国家地震局危险性程序所得结果相比较,产生了如下差异:中等烈度值所对应概率增大,高烈度所对应概率略有降低。

  • 标签: 地震烈度衰减 地震危险性分析 超越概率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MS8.1级地震,给人们提示是:在发生过强震地方,有可能再次发生同样强度地震。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台湾就发生过两次MS8.0级大地震,遗憾是对两次强震均未获得强震加速度记录。上海是目前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城市。本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合成台湾MS8.0级大地震,通过合成得到加速度时程来估算对上海产生地表面波强度。将来台湾一旦发生MS8.0级大地震,其面波对上海高层建筑影响也将最为显著,本文给出估算强度旨在为地震应对和应急救援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经验格林函数法 地震动 高层建筑
  • 简介: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b值谱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谱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不同时段M_L≥3.0地震b值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谱形态要出现较明显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 标签: b值谱 矩方法 形态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对甘肃礼县新生代玄武岩及邻区超基性、基性岩岩石特性进行了简要叙述,并测定了它们化学成分,同时还在1×103MPa高压下测定了它们地震波速度。文中还对玄武岩物源深度及其与地震关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新生代 玄武岩 物源深度 地震
  • 简介:利用波形对比分析与多台到时对比方法找出了流动台站记录地震波形常规分析中存在问题,提高了流动台资料利用率.

  • 标签: 综合分析 流动地震台 波形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爆破波形分析,总结了本省地方爆破一些波形特征,有利于今后对爆破识别,并提出今后可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爆破波形 振幅比 周期
  • 简介:本文收集、整理了台湾集集大地震前后福建、台湾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地震地质、大地形变测量以及板块运动大量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内容涉及集集大地震序列特征、震源参数、震源机制、破裂过程、地壳形变、断层动力学、板块运动、地震成因以及前兆现象等。可供深入研究集集地震参考。

  • 标签: 集集地震 震源参数 破裂过程 断层动力学 地震成因
  • 简介:本文将前楼,朱坑小三角观测资料通过亏自由网平差方法加以处理,用三倍误差椭圆曲线作为判定异常基本依据。“9.16”地震前一年以内,断层水平形变很好地呈现出了前兆异常信息,地震发生与断层水平形变表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紧密联系。

  • 标签: 小三角 秩亏自由网平差 误差椭圆 水平形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