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竹幕”是一个意识形态术语,这个词在今天已经很少被人提起。用"竹幕"来描绘21世纪以来中国的抽象艺术,正是为了说明国内的抽象艺术实践不仅仅是一场宏大的文化建构,也具有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尽管这种意识形态呈现为自发的和在传统内部进行的。

  • 标签: 抽象艺术 想象 美学 意识形态 21世纪
  • 简介:理查德·迪本科恩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画家,他一生从抽象绘画出发,到具象语言探索,再回到抽象表现主义,其艺术创作不断充实内心深处精神与灵魂的渴求与表达,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有着极深的影响,在纷繁多变的20世纪美国艺术发展史上为自己建立了应有的地位。本文试图从迪本科恩艺术风格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作品中进行研究,探析其在艺术创作语言的变化中,内在精神诉求与表达的延续性。

  • 标签: 迪本科恩 抽象与具象 表现 构图 笔触
  • 简介:白立方在伦敦梅森广场空间隆重推出探索中国抽象绘画模式的大型群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展览聚焦于九位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余友涵、梁铨、苏笑柏、汤国、秦一峰、周力、蒋志、刘文涛和钱佳华的早期和近期创作。如果说西方艺术中抽象主义是一种有着明确的艺术史语境的理念诉求的话,相对而言中国当代的抽象艺术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

  • 标签: 中国当代 抽象绘画 世界 抽象主义 西方艺术 抽象艺术
  • 简介:高名潞:在全球化语境中,西方的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都呈现出一种"错位"现象。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放弃了现代主义精英式的话语方式而转向波普,挪用、借用、调侃、反讽是后现代惯用的手法;第二,强调社会性、时尚性和流行文化,无视知识分子的话语形式。现代主义在上世纪50年代走到了话语、话权系统化阶段,从而阻碍艺术的创新。

  • 标签: 抽象艺术 后现代主义 艺术家 孟禄 美学 中国当代
  • 简介:摄影表现的抽象画面,是借助当代数码摄影这一科技之笔,描绘出自己的主观意象和超现实画面形态,在表现性的二维平面中,展现三维空间景象,以达到摄影线条、色块的重叠组合和绘画主义抽象效果。它是当代多元化摄影的一种“画意”心像。

  • 标签: 摄影抽象画 摄影心像 抽象意蕴
  • 简介: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了“中国式”抽象情结是一种更偏重于情感诉求。拥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同时被大众普遍接受,符合公众认知和审美方式的抽象形式。提出了“客观抽象”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段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及环境设计等多个实用艺术领域内的应用及影响。

  • 标签: 审国式 客观 抽象 实用艺术
  • 简介:  孟禄丁1962年,生于河北保定市;  1979-198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3-198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 标签: 丁抽象 回归高名 孟禄丁
  • 简介:<正>一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生产”时,提出了两种尺度,一个是“物种的尺度”,一个是“内在固有的尺度”。“物种的尺度”,指客观规律。“内在固有的尺度”,我理解为人类主体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尺度,人的尺度。马克思提出的这人类生产的两个尺度,为我们探讨人类思维:人的物化思维和人化思维指出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类要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去发现和找出事物的物种的尺度——客观规律。这也就是科学所追求的目的。在这种目的推动下,人的思维向物贴近、靠拢

  • 标签: 思维 客观规律 马克思 两种尺度 现实问题 人类主体
  • 简介:皮特·蒙德里安(PieterMondriaan)是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是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之一。他所创立的新造型主义艺术及其主张对其后的艺术尤其是建筑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德里安一生追求用“纯粹造型”去表现“纯粹的真实性”,他的作品尤其后期的作品不但表达了一种均衡关系,更表达了一种变化的趋势。本文在风格分析的层面上,通过解读蒙德里安成熟期(1919—1944)的四幅作品,来考察蒙德里安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探索、表达“普遍的美”。

  • 标签: 普遍的美 均衡 纯粹造型 比例对比 色相对比
  • 简介:2011年11月15日,《伟大的天上的抽象》意大利展在意大利罗马市当代美术馆开幕。策展人伯尼托.奥力瓦谈到他从93在国际上推动中国政治波普艺术到今天转而推动中国抽象主义,这是一种从社会状况转向个人身份的艺术的转变,也是中国社会的转变的结果。此次展览共展出李华生、余友涵、梁铨、马可鲁、李向阳、张羽、张健君、张浩、刘旭光、孟禄丁、谭平、徐红明、周洋明、雷虹、刘刚等15位艺术家作品。

  • 标签: 抽象作品 中国绘画 艺术家 当代 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
  • 简介:继去年“锋向: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第一单元展览“水墨新意象”成功举办,并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项资助之后,该系列展的第二单元展览“水墨新抽象”也于2019年1月12日开幕。

  • 标签: 水墨 抽象 上海 美术馆 中国当代 专项资助
  • 简介:吴冠中与波洛克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艺术思想并融入绘画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本文通过对《1948年第5号》和《逍遥游》的抽象绘画语言比较,可以体会波洛克和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异同,进一步分析20世纪中西方艺术的差异和交融。一、创作动机和社会根源《1948年第5号》作品的作者是美国抽象表现艺术家波洛克。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人们

  • 标签: 抽象绘画 绘画语言 语言比较
  • 简介:内蒙古摄影艺术家戴东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摄影与绘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摄影抽象画艺术。在摄影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后期数码制作,使之变为更为纯粹、更为深邃,视觉上更完美的“画”,为更深刻地理解摄影及抽象艺术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 标签: 摄影抽象画 创新 灵幻 美学表达
  • 简介: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兴盛。书法以其独特的内涵延续数千年,其影响力的长期性和广泛性证明了书法的特殊价值及独到的美学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书法本质意义的研究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书法研究离不开汉字的特殊结构,从文字学角度看,史书上记载的关于文字起源中汉字造字的价值导向是明确的。《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许慎《说文解字》中说:“仓颉之初作书,

  • 标签: 中国书法 审美特征 视觉形式 抽象化 造型 外观
  • 简介:林珉旭那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回避以抵抗和组织的方式对政治议题做出直接回应。相应地,在韩国以及东亚其它地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们开始通过娱乐化、个性化和戏谑的方式进行社会活动。

  • 标签: 林珉旭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艺术评论
  • 简介:本文通过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性和理性因素的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在音乐欣赏中的特点和作用.并指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在不同的音乐审美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人们在音乐欣赏中适当的运用这两种思维将可以获得多元而丰富多彩的审美享受.

  • 标签: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音乐欣赏的方式
  • 简介:一、美国当代抽象表现主义的精神实质在西方当代绘画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波洛克和克兰开创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自现代艺术以来,西方艺术家正使笔触表达脱离物象,努力使笔触表现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式,使艺术表达最终走向抽象表现的方向。

  • 标签: 抽象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绘画 中国书法 当代 异曲同工 美国
  • 简介:思维是一切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舞者的思维方式对舞蹈技巧的发展、艺术表现的完美性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拟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剖析辩证思维、形象思维、灵感与艺术舞蹈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艺术思维是舞蹈艺术创造与舞蹈艺术发展的原动力。

  • 标签: 艺术思维 舞蹈想象 灵感创造
  • 简介:书法审关,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不同的意见、分歧,如何对待意见、如何避免分歧?书法的悠久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严密的规律性,“中介思维”就为书法审关提供了新颖的思维空间,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求得了相对的同一。

  • 标签: 中介思维 书法审美
  • 简介:当前,随着脑力创作成果传播手段和技术的革故鼎新,艺术设计创作抄袭现象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起来。随着相应的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思想意识开始觉醒,杜绝抄袭、提倡创新成为时代的呼声。艺术设计行业一直对创新的渴求最为明显,所以艺术设计界人士坚决反对抄袭更应是责无旁贷。只是近年来,我们对抄袭这个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不够,进而在抵制抄袭的行动中力道不足。

  • 标签: 抄袭 创新 艺术设计 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