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6月20日上午11时,来自海内外的300多名陈氏太极拳弟子统一着装,按顺序走进拜师大厅。大厅内座无虚席,陈正雷大师夫妇端坐于拜师台中央,面带笑容接受弟子拜师行礼。300多名新老弟子中,既有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也有鹤发童颜的中国老者,既有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学员。此次徒仪式不仅是陈氏太极拳第一次公开徒,也是陈正雷首次正式确定18位入室弟子。

  • 标签: 陈氏太极拳 公开 门徒 盛世 收徒仪式 陈正雷
  • 简介:六、探海式(独立抡劈)1.转体抡【练法】右脚拾起;身体左转,右手持由前向下、向后划弧,立斜置于身体左下方;左指下落,两手交叉于腹前。目视左后剑尖。图6—1。

  • 标签: 太极剑 身体 练法 右手
  • 简介:太极是太极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是太极运动中的最有影响力的兵器术之一。同时,太极与一般剑术不同,其动作既细腻又舒展大方,既潇洒、飘逸、优美又不失沉稳,既有技击、健身的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为了让太极剑术弘扬光大,造福大众,本人结合祖传秘要,借鉴古圣今贤之体悟,总结归纳了练好太极需注意的若干原则,以飨有缘之同道。

  • 标签: 太极运动 欣赏价值 懂劲 拳理 武术气功 内三合
  • 简介:在传统武术文化中,是最为雅致的器械,练剑润养筋骨,舞剑似养精气。练刀如猛虎,练剑如飞凤,故称刀为练,而则名为舞。剑法易习,但剑术难求,的文化精髓更难追求。"津门游身八卦"非八卦掌功夫有成者,不能练就此之妙处。练剑者需身合一,里藏身,力从内丹而发,力达手腕,必有刚柔之力,敏捷之神,力达剑尖之威,点在内涵中,剑气之精髓;点、崩、截、挑、刺、扎、挥、劈、撩、斩为佳。一手持,一手剑诀,按八卦掌的弧形圈的反正圈变化,走穿九宫八方,随身变,天边挂月,走穿挑翻,攻防兼备,方为剑术之根。

  • 标签: 八卦掌 传统武术文化 攻防兼备 剑术 剑法
  • 简介:武当山玉虚宫全真龙门派第26代传人曹国平(法名“崇高”)徒仪式,于9月16日在天津市鸿顺德民族饭庄隆重举行。此次仪式邀请了程派高氏八卦掌传人金文侠、王志泰,武当山玉虚宫全真龙门派第25代传人郭树璞等老一代武术家,以及多位同门传人。

  • 标签: 全真龙门派 武当山 曹国 传承人 收徒仪式 “崇高”
  • 简介:“八卦宗师乘鹤归仙境,武林泰斗英气留人间”,2012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七)晨6点58分,一代武林宗师、著名武术家、重庆最长寿老人吕紫老先生在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紫武术馆驾鹤仙去.享年118岁。这位百岁高寿的的老人曾获全国健康老人金牌,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中国武林泰斗”、“长江大侠”。

  • 标签: 吕紫剑 宗师 长寿老人 国家体育总局 武术家 管理中心
  • 简介:太极剑术属于太极拳术的器械练法之一,是整体太极拳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以太极拳为基础,只有在练习好太极拳套路之后才可以学习太极剑术。对此,陈微明先生曾云:“太极之姿势,均以拳之姿势为基础。其非太极拳之姿势、亦有名为太极者,则余不敢知已。”(见《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115页)据我的老师牛胜先讲,先师杨露禅来京时,

  • 标签: 太极剑 练习 人民体育出版社 太极拳 姿势 拳术
  • 简介:三、青铜制作工艺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的《考工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关于青铜合金配比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消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 标签: 青铜剑 吴越 《考工记》 制作工艺 春秋战国 铜合金
  • 简介:刘世君自幼就喜欢听大人们唱《三国》,说《水浒》,演《七侠》,评《五义》,深深地被故事中的武打情节所吸引,特别是对那些武艺高超的英雄人物非常敬佩。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他九岁习武,毕业于河南大学武术专业,先后得到辽宁拳师白云峰、

  • 标签: 自然派 传人 武当 《三国》 《水浒》 英雄人物
  • 简介:赛场上的马建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忘却了周围的繁华,忘却了世间的喧嚣,内心不再嘈杂,一套太极拳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泄而出。马建超走下赛场恍如梦醒,周围人发出的欢呼和喝彩声一下子让他意识到,自己成功了。9.65分,马建超取得了2008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男子太极拳的冠军。

  • 标签: 太极拳比赛 男子赛区 武术套路 锦标赛 侧记 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