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针对珠海市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建成后使用满意度评估,结果表明:1.市民对体育公园建设整体满意度评分较高,约8.503分;2.单项场馆评分以篮球场馆8.719评分最高,其余场馆均在8分以上;3.体育公园运动场管、设备种类齐全,充分发挥体育公园功能;4.门球场馆使用率低,棒球运动项目无场地可用;5.园内避雨避雷设施、安保问题、临时医疗救护站点设施设备不足;6.园内停车收费过高。

  • 标签: 社区体育公园 满意度
  • 简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评估模型和灰关联模型对1985--2005年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灰评估和灰关联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的宏观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85--2005年,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排序,由好到差依次是1995年〉1991年〉1985年〉2000年〉2005年。2005年大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普遍下降是体质综合发展水平等级最低的主要原因。(2)社会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密切,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医疗卫生因素〉教育因素〉经济因素,其中大学生体质综合发展水平不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无限增长,而是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回落到一个平缓阶段。

  • 标签: 中国 大学生 体质综合发展水平 灰评估 灰关联
  • 简介:“雪莲油”搽剂的实验室研究和357例临床观察结果。证明本制剂具有明显的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表温度,清除体内酸性产物的堆积的作用,对运动性肌肉酸痛,肌肉疲劳,运动创伤,风湿关节炎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搽剂具有清洁方便,效果好,见效快,安全的特点,是一种易受患者接受的外用按摩介质。

  • 标签: 雪莲油 搽剂 按摩介质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手法治疗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的疗效。方法:运用理筋手法治疗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60例。并与对照组5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70.69%。结论:本疗法对运动员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症状体征、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运动员 早期 独特手法
  • 简介:对30名身高标准体重达到“肥胖”等级的小学生进行为期3周的综合性体能训练及膳食结构调整与控制相结合的短期集训。结果表明受训者平均减重1.73kg,体脂含量下降6.31%,去脂体重增加1.95kg。身体围度特别是腹围减少,背力和腰腹肌肌力增加,血压下降,心肺功能改善,上述指标与受训前比较,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受训者运动健身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增强,对平衡膳食的认识有所提高。

  • 标签: 肥胖 小学生 运动 节食
  • 简介:目的:观察超短波加中频脉冲电、磁热加低周波、牵引加针灸三种治疗方法治疗L5-S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L5一S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倒。A组采用超短波加中频脉冲电治疗,B组采用磁热加低周波治疗,C组采用牵引加针灸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VAS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B组、C组治疗后VAS指数优于A组(P〈0.05)。结论:磁热加低周波、牵引加针灸治疗L5一S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效果优于超短波加中频脉冲电。

  • 标签: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热 低周波 超短波 中频脉冲电 牵引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的的早期发现方法,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早期抑郁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结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Depression,HAMD)共同评定和早期发现某师范学院轻度抑郁症学生49名(调查学生534人),将这49名分为对照组(C组,n=24)和运动组(E组,n=25)。C组采取心理及行为治疗;E组除采取心理及行为治疗外,还加上跑步、跳绳、健身舞结合集体活动等多项有氧运动进行运动干预。结果:某师范学院轻度抑郁症发病率9.17%,经两个月的心理、行为治疗和运动疗法干预,参与研究全部学生抑郁症状明显减轻;SDS和HAMD评分:治疗前,E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组评分降低(P〈0.05),E组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E组与C组比较效果明显降低(P〈0.05),四个月和六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应用SDS结合HAMD能早期发现和识别抑郁症,且早期心理及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有疗效,而结合多种有氧运动的运动疗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大学生 轻度抑郁症 早期识别 运动疗法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艾灸联合太极拳及Jacobson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运动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个研究中心共27名被确诊为运动性失眠的国家级运动员被随机分为单纯艾灸组(对照组)13例和艾灸联合运动疗法组(治疗组)14例,施灸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要求患者练习太极拳及肌肉放松训练,每日各1次。治疗持续4周,治疗前后及停止治疗4周后(随访)通过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经4周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在PSQI、HAMA、HAMD评分方面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评分经统计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经治疗,治疗组在PSQI和HAMA评分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评分上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c)随访时(治疗停止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与治疗组在PSQI、HAMA、HAMD评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刚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太极拳及肌肉放松训练是治疗运动性失眠有效、安全的方式,近期、远期疗效佳,对改善睡眠及伴随的焦虑情绪疗效优于单纯艾灸疗法。

  • 标签: 运动性失眠 艾灸 肌肉放松训练 太极拳
  • 简介:笔者自1980年3月到1991年10月治疗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越野滑雪、花样滑冰等项目运动员的胫骨前肌综合症共计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最大年龄24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19.5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滑冰或滑雪时膝关节前倾角度太大而引起胫骨前肌痛麻,足踝关节背屈角度越小疼痛越厉害.严重者除疼痛外,胫骨前肌肿胀压痛最明显处是胫前肌肌腹,相当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附近,小腿发冻,趾及足关节不敢背屈,被动动作时发生剧烈疼痛.

  • 标签: 疗效探讨 胫骨前肌 肿胀压 踝关节背屈 足关节 胫前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