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集体备课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实效性的指导与促进作用。集体备课做为我校特色备课的流程与方法,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应用了。本文就如何优化集体备课程序及管理,利与弊做了精辟的分析。

  • 标签: 〔〕集体备课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基地,自我教育的课堂。所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尤为重要。和谐班集体是一个集体成员对集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是一个满足于学生想学习、能学习、会学习的班集体;是一个做事高效率、懂得真善美的班集体。那怎样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 标签: 〔〕小学班主任和谐班级构建
  • 简介:本文认为,夫妻财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组合,这个过程是由婚前财产、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夫妻双方特有财产等环节组成的.搞清每个环节的异同,即可从整体上把握海峡两岸夫妻财产关系的异同.

  • 标签: 海峡两岸 夫妻财产关系 过程
  • 作者: 赵淑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对培养优良的班集体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高校劳动教育管理的科学内涵劳动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据国家关于培养有理想、有知识、体魄健康的劳动者的目标,按照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的培养规格,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必要的、不同程度的劳动实践,运用科学的方法,实行高效能的管理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学科研发展规律,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第四章规定:“学生参加劳动的主要目

  • 标签: 教育管理 生产劳动 高校学生 高等学校 培养规格 科学研究
  • 简介:<正>1987年5—9月,我们用问卷方式对全国2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6所大学、中学(含中专)、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劳动报酬抽样调查。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共发调查表1600张,收回607张,其中有效表格598张参予统计(表式设计见表1)。按我国现有专任教师854.71万人(1985年数字)计算,此次抽样调查代表率为万分之七。与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农民家庭抽样调查的代表率万分之四点七相比,此次抽样调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教师劳动报酬的状况。

  • 标签: 劳动报酬 抽样调查 教师劳动 情况调查 措施选择 调查表
  • 简介:对处境不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策略是,一是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学生处境不利的原因、类型及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二是运用社会视觉转换技能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进而优化个人形象;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四是建立并及时强化正确的交往行为模式.

  • 标签: 心理调适 人际关系 班集体建设 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因材施教
  • 简介:2009年12月初,我在县思品教研会上执教了《集体力量大》一课,这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的第四个学习主题。它以“人多力量大”和“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两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故事、谚语搜集、游戏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对集体的重要性。本课的关键词就在于“学会合作”。

  • 标签: 集体力量 执教 《品德与社会》 教学 2009年 学习主题
  • 简介:对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班级建设中,有众多影响其形成和运转的因素,如班主任的性格、管理方式和理念,以及学生的各种构成结构等。很多班主任都能注意到以上的因素,并按照各种情况的不同,采取各种相应的、合适的原则、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消除各种消极因素。想尽办法,把班集体引向正轨,建设优秀的班集体。但在众多因素中,有的教师往往忽视了一个因素。

  • 标签: 班级管理 非正式群体 班主任 系统工程 班级建设 管理方式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在诸多的教育原则中,“重视个性原则”究竟出于哪位教育专家的思想,无法考究。负责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基于对日本过去教育的深刻反省,使用了这个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文献《学会生存》,把这个原则作为了当代教育的宗旨。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就开始运用了这个原则。他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论语》载有许多这方面的材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不乏使用个性原则进行教育实践的成功的范例。那么,在集体教育中有无贯彻这一原则的可能?如果可能,究竟应当怎样运用这一原则?这是班级工作中一个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班级集体 《学会生存》 世界教育史 教育实践 教育原则 集体教育
  • 简介:<正>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劳动课的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如

  • 标签: 劳动教学 玩具 动手操作 小学劳动课 导言 手脑结合
  • 简介: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 标签: 劳动教育 儿童 自然 生活 共同体
  • 简介:一、症状表现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学期,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重新作了安排,我班从JC104室搬到了JC403室。在开学之初的两天内,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对新教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打扫和整理,门窗、玻璃、卫生角、墙壁等都明显变得干净了,但是,由于403室闲置时间较长,地面虽经过同学们的处理,仍然较脏。显然,只靠平常那样的打扫和单纯的拖地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清除长久附着在地板上的脏物。

  • 标签: 闲置时间 劳动教育 班干部 班级教育 劳动委员 科任教师
  • 简介:为了解中学生责任感的基本状况,获取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使课题研究针对性强并且扎实有效,为开展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提供强大支撑,我校“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课题组,对全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各一个班(分别是52人、58人和50人)共160名学生进行了中学生责任感情况问卷调查。本文结合调查数据,对中学生集体责任感状况进行思考和分析。

  • 标签: 集体责任感 问卷调查 中学生 学生责任感 课题研究 社会责任感
  • 简介:集体备课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引入已经有些时日了,但笔者观察发现,这种原本极具有优势的“群体合作”模式在很多学校仅仅是有其形、而无其实,往往表现出上热(教育组织者)下冷(教育实施者)的尴尬境地。究其根源,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①教师们还没有真实感受到集体备课的优越性,集体备课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内在之需。

  • 标签: 集体备课 中学 教学方法 培养目标 学科整合
  • 简介: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强调在无产...

  • 标签: 劳动教育 生帝树活动 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 教育质量 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