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300余名新员工的调查,检验了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工作适应的影响,以及主动社会化行为和新员工类别对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工作适应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化社会化策略对毕业生工作适应的影响大于工作转换者;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在组织社会化策略和工作适应的关系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和新员工类别在组织社会化策略与工作适应之间会产生协同调节效应。

  • 标签: 组织社会化策略 主动社会化行为 工作适应 调节效应
  • 简介:鉴于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因此,通过建立差错反感文化、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嵌入感和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来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嵌入感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完全通过创新自我效能和工作嵌入感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发挥负向影响,且个体感知到的差错反感文化还会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工作嵌入感,进而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 标签: 差错反感文化 创新自我效能感 工作嵌入感 创新行为
  • 简介:在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400份IT驻点外包员工离职访谈记录的基础上,结合IT驻点外包员工的入职周期变化规律和年龄变化规律,针对IT驻点外包人员的离职动机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发展与项目安排考虑、薪酬待遇因素、工作地域与家庭因素、工作压力不适应4类因素是IT驻点外包员工的主要离职影响因素。然后,据此提出了IT外包企业对驻点外包员工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和离职干预的相关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IT外包企业的有关管理实践有所借鉴和指导。

  • 标签: IT外包 IT驻点外包 离职因素 内容分析法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以关怀型、自利型和独立型的伦理气氛作为研究变量,探讨在不同类型的伦理气氛的调节作用下,道德强度对组织员工伦理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道德强度的3个主要维度分别对伦理决策行为的3个阶段有正向影响,而不同类型的伦理气氛在道德强度对伦理决策行为意向的正向关系中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外部因素对伦理决策行为内在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明晰了伦理决策的生发机制,从而可以帮助企业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企业员工的伦理决策水平。

  • 标签: 道德强度 伦理气氛 伦理决策行为
  • 简介:以武汉、深圳、南京三地的企业新生代员工为样本,采用结构化问卷,围绕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和下属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以及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后,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对下属的职业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比较交换关系的质量越高,下属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同时,为了回报领导的信任,下属往往会持续加大工作投入,因而更易获得职业成功,工作投入在社会比较交换关系和下属职业成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鉴于新生代员工的个人主义倾向更为明显,会对我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导向的作用有所抵消,因此,集体主义倾向的中介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 标签: 相对领导-成员交换 工作投入 职业成功 集体主义 社会比较交换关系
  • 简介:提出并检验了员工的企业伦理态度对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PCSR)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情感承诺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通过465份有效样本数据,并基于两个时间点的纵向研究设计的实证结果发现,员工的企业伦理态度越强,PCSR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情感承诺的正向影响越强。此外,CSR利他归因中介了员工的企业伦理态度对PCSR与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了员工的企业伦理态度起调节作用的机理。

  • 标签: PCSR 企业伦理态度 CSR归因 工作满意度 情感承诺
  • 简介:通过设定一个虚拟的员工可能针对上级提出预防性建言的背景,考察了此背景下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和员工主动性对员工对上级防御沉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下属交换关系会显著降低防御沉默;员工主动性对防御沉默的影响不显著;员工主动性会调节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和防御沉默之间的关系。此外,当员工主动性较高时,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和防御沉默的负向关系更强。研究结论丰富了员工建言和员工沉默的相关理论,也有利于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员工对上级的防御沉默。

  • 标签: 领导-下属交换关系 主动性 防御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