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自从70年初尼克松提出'五极中心'说以来,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而美、日、欧世界三极结构,则是1990年出现的新的政治课题。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势下,研究90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美、日、欧世界三极结构的发展前景,显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多极化趋势 三极 政治课题 发展前景 两极格局 大西洋主义
  • 简介:法律序号:越南第十三届国会2012年第十八号根据1992年颁布施行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依照2001年12月25日第十届国会通过的第五十一号决议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经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过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国会颁布《越南海洋》。

  • 标签: 越南社会主义 海洋法 宪法修正案 2001年 共和国 国会
  • 简介:90年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一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共同安全利益,因而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的维系和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仍沿用冷战思维,视中国为威胁,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遏制政策,从而使两国关系经常出现摩擦和冲突。今后,这种双重性会继续存在,因此,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

  • 标签: 中美关系 安全因素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 简介: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中,美国对巴援助和巴为支持美国反恐所付代价是互为关联的两大因素,也是受到激烈争议的问题。美国为赢得巴基斯坦对“反恐战争”的支持,不断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对巴基斯坦的处境及巴政府的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部分援助受制于美巴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为支持美国反恐不断付出沉重代价,巴成为恐怖主义威胁的主要受害者。分析美巴围绕援助与代价的利益矛盾,为判断美巴反恐合作的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美国 巴基斯坦 反恐合作 援助 代价
  • 简介:<正>独立后,为巩固政治独立,把印度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措施:实行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运用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经济管理机制;制定灵活有效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充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努力建立工业基础,灵活发展对外经济。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印度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摆脱了殖民时期长期停滞和独立后一段时期内缓慢发展的状况,加快了国

  • 标签: 九十年代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印度政府 经济增长率 印度经济 八十年代
  • 简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于1994年12月23日召开题为“90年后半期非洲经济形势展望”座谈会。除本所学者外还邀请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新华社、亚非发展研究所、外交部、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的非洲问题专家、学者与会。会上多数人对非洲今后的经济形势表示谨慎的乐观。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非洲经济 后半期 南部非洲国家 90年代 经济发展 形势展望
  • 简介:“增长三角区”在1990年,由印度尼西亚的廖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柔佛构成“增长三角区”的这样一种主张,激起了诸如分析家、计划者、官员、开拓者和企业家等许多人的丰富想象力。由于得到了所有三国最高当局的认可,这个主张就变成了现实,并导致了急风暴雨式的官方与私人活动。在新加坡与瘳内、新加坡与柔佛之间很快就成立了双边联合委员会,以便研究制定经济合作计划和拟订协议备忘录。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也建立了有关开发廖内的行政委员会,并定于1991年2月初举行该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派往东京和大阪的印

  • 标签: 新加坡共和国 私人活动 柔佛 九十年代 联合委员会 行政委员会
  • 简介:在17世纪俄罗斯人到达远东之前,远东土著少数民族的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17世纪俄罗斯"文化人"的到来使远东出现了私人教育,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开始在远东大地上产生.18世纪彼得一世改革和沙俄对远东的经济开发促使远东学校教育的诞生,18世纪中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从18世纪70年起远东的教育开始走向衰落.至19世纪中叶,远东地区竟没有一所学校,其教育远远落后于欧俄和西伯利亚.

  • 标签: 俄罗斯 远东 教育
  • 简介:反垄断(反托拉斯)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法规之一。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法案组成的法律体系。从最早诞生于1890年的《谢尔曼》至今,美国反垄断已走过100多年的历程,已有包括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柯达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在内的上百家公司因涉嫌垄断而遭到调查和指控,一些公司甚至因此被肢解,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美国的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和公平竞争。然而,1998年当今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卷入反垄断一案却给人们带来更多思考,反垄断如何为迅速崛起的知识经济保驾护航已成为美国法律界、经济界及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美国反垄断法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谢尔曼法》 反托拉斯法 视窗98 美国司法部
  • 简介:泰国与越南是暹罗湾的两个邻国。西贡政权覆灭之前,与泰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军事、经济关系。1975年越南统一后,于1976年8月与泰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经济上进行了贸易往来。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直接威胁泰国的安全,两国关系恶化,泰国对越南实行经济制裁,禁止贸易交往。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排除了两国关系主要的障碍物。同时越南又实行引进外资、发展外贸的对外开放政策。此时正值泰国经济迅速发展,外向

  • 标签: 对外开放政策 贸易交往 两国关系 引进外资 暹罗湾 九十年代
  • 简介:发展中的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所属区域的特点是其多样性以及各国经济在规模和特点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见第一表)。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发展阶段也不同。但是,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亚太国家都在努力实现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目标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 标签: 发展战略 发展阶段 九十年代 生活水平 太平洋岛国 出口产品
  • 简介:自20世纪80年末90年初以来,苏东国家的经济转轨已走过近10的历史。经历了10年的经济转轨后,一些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并持续增长,一些国家仍处在艰难的探索之中;一些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新框架,一些国家却仍受制于旧制度的遗产。如同我们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深层次原因仍在寻根究底一样,转型国家的经济转轨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它们的关注。

  • 标签: 前苏东国家 经济转轨期 经济体制 政治问题 经济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 简介:<正>原南斯拉夫联邦于去年彻底解体后分成五个国家,民族矛盾而激化,迄今战乱频仍、经济恶化、社会动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波黑和谈虽有进展,但距冲突的解决尚较遥远。(一)版图划分问题尚未突破。去年3月波黑三方——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同塞尔维亚族因在建国问题上持对立立场而爆发武装冲突。去年9月开始和谈,经5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和国际社会的努力,至今年3月3日.冲突三方已签署南斯拉夫问题国际会议两主席——万斯和欧文提出的和平计划的三个文件(波黑未来宪法原则文件、版图划分文件和军事文件)中的两个。关于版图划分的文件只有克族代表签了字,塞族和穆族均未同意。版图划分问题涉及三方的根本利害,是和谈中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一年的战争,占波黑总人口33%的塞尔维亚族已控制了全国领土的70%,占总人口17%和43%的克罗地亚族和

  • 标签: 前南斯拉夫 版图划分 塞尔维亚族 波黑冲突 国际社会 穆斯林
  • 简介:俄日两国相邻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之一。两国渔业问题由来已久。渔业联系是俄日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而且反映了两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消长。

  • 标签: 俄罗斯 日本 渔业
  • 简介:20世纪70年,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对立的两极格局向中一美一苏大三角关系演变。作为西方阵营跟随者的东盟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华政策,双方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对抗、中立到接近的过程。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率先实现与中国建交。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 马来西亚 建交 意义
  • 简介:90年美俄印战略规划的比较研究(续)沈元加(四)美苏关系、东西方关系的剧变并没有引起印度军事战略框架和战略方向的转变,印度既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以高科技为引擎的跃升和质变,也没有出现俄罗斯那样的由大失败引来的收缩和断裂。从1991年起,印度与美国的军...

  • 标签: 印度海洋战略 比较研究 战略规划 国家安全战略 军事战略 亚太区域
  • 简介:本文对中印贫困的现状、外在表征和内在成因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中印贫困现象背后深层次的运行机理,进而为两国政府探索消除贫困、制定切实可行的因应对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 标签: 中印 贫困 比较
  • 简介:世界经济在80年发生了重大变化。90年,特别是90年前半期的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变化,处于旧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秩序瓦解,新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秩序加速形成的进程之中。一些似乎相互矛盾的现象与过程将同时并存,并出现许多按传统的理论、经验难以解释,更难以预测的现象。其中影响最大,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经济以低速比较稳定地增长和经济要素的激烈波动并存;国际经济合作、协调与竞争同时有较大发展。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考虑,90年前半期世界经济的以下发展趋势值得重视:

  • 标签: 世界经济 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济关系 水平分工 生产国际化
  • 简介:进入20世纪90年,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实力在一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突显,因此,印度一直奉行的尼赫鲁外交思想已不适用,自1991年拉奥上台以后,印度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推行经济外交,突出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并通过经济手段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印度实行经济外交的原因、主要措施与实践效果作一个简要分析.

  • 标签: 印度 经济外交 原因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