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月19日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大学主办。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单位共9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1)价值观的理论问题与国家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指出,价值观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崛起的标志性问题。中国的崛起需要一种让人民为之骄傲的核心价值观。北京大学哲学系杨学功教授认为,价值观念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意识,关系到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优越性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术研讨会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核心价值观 高层 上海大学
  • 简介:11月2日在安徽亳州举行,由光明日报社、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以安徽亳州为中心的涡河流域,是古代思想家老子、庄子的故里,是开创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天下道源”。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老庄思想与当代价值的总命题,就老庄思想的形成、核心内涵、哲学贡献以及老庄思想精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脉相承的体现,进行了研讨交流。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老庄思想 学术研讨会 社会科学院 古代思想家 安徽省
  • 简介:6月21—22日在河北大学召开,由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的观念史”、“分配公正与经济平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哲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年会 河北大学
  • 简介: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发展史上,邓小平同志第一个明确表明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①的思想。这是邓小平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经典理论...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对邓小平 “左”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新贡献 警惕右
  • 简介:<正>任一社会都是有机的整体,其中的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中国当前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方面的相应进步。因此,哲学这一社会发展的目的理念与文化进步的基本价值观念的提供者,在中国历史转折的这一关键时期,责无旁贷地应当承担起自己的重负。中国哲学重建的必然性,正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形成一种呼声。

  • 标签: 科学主义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本体论 西方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
  • 简介:唐、宋时期,将范畴及学说进行图型表达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儒释道也有近似的发展趋向,其中,以“圆相”为基础图型的佛学阐释和易学图型“太极图”及其学说,便是哲学图型发展的典型案例。虽然,佛学圆相大致是由本体论层面的图型诠释而落实到具体修行次第及勘验方式,易学太极图及其学说则由尽可能完善图型诠释而至充实宇宙本体论,但儒释道不同形式的图型演绎,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在提高传统哲学思辨水平及丰富思想资源上各有贡献。本文尝试通过述说太极图所出渊源之历史疑问,由此引出相关图型演进问题,进而述说佛学圆相法的运用,以两相陈述相关学说具体发展脉络的方式,尝试对传统哲学图型法的逻辑演进做个初步展示,并联系康德哲学图型法阐释,略窥所涉图型演进问题的意义。

  • 标签: 太极图 圆相 易学 佛学 图型法
  • 简介:1月12日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市宗教学会、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联合举办,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1)如何理解信仰概念。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提出,信仰是人类根据以往有限的历史经验与实践理性,对超出这一有限范围的整体世界及其意义进行把握的一种独特倾向,具有超越性与未来性的总体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段钢研究员认为,应该着重区分“信念”与“信仰”,中国传统社会不是宗教社会,而是靠“信念”来运转的,现在中国社会需要的是“信念”,而“信仰”属于个人问题。

  • 标签: 社会信仰 当代中国 学术研讨会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 哲学学会
  • 简介:以前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以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力量,其中的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利用的资源,其中的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的张力活力,体现了儒学与西学的互动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滤透支持。儒学与农村社会中国人提供食粮家园,需要在开放流变中保持稳定发展

  • 标签: 儒学 文化要素 农村社会 变迁 视界
  • 简介:近代以来的中国,关于保守与进步的争论一直不断,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鼓吹改革与革命的人,另一种是反对社会变革的人士。但长期以来被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者所忽略的一个现象是,在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之中,存在着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虽然在表面上他们都对传统文化持保守主义的态度,但是他们其中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存在于世界民族文化之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性、世界性的价值,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永远不能替代的。而另一些人则只是将传统文化看做是一个民族在其现代化的道路上摆脱不掉的包袱。由于这两种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主义思潮人物,大致分为这两个不同的阵营。

  • 标签: 中国现代 保守主义 思潮 复杂性
  • 简介:1903年5月,约瑟夫.张伯伦发表《伯明翰宣言》,主张英国必须改变现有的自由贸易制度,以帝国为单位设立关税,共同对抗来自外部的压力,史称关税改革运动。提倡特惠思想的经济-历史学派同张伯伦及其领导的关税运动之间建立了重要的联系。历史学派为关税改革运动提供了合理性论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伯伦本人帝国特惠思想的形成;反过来,张伯伦为历史学派提供宣传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思想的发展

  • 标签: 张伯伦 历史学派 关税改革 帝国特惠制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改革是分为不同阶段的,每一个改革阶段均有着特定的任务具体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提出和加入WTO议定书的签署,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明显提速,中国改革的早期阶段已经结束,

  • 标签: WTO 中国改革 议定书 目标 签署 市场经济体制
  • 简介:试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特征刘振华,卞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去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为祖国的独立自主、繁荣昌盛而英勇奋斗。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是同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

  • 标签: 中国古代爱国主义 孝文帝 爱国主义精神 忠君思想 民族大融合 康熙帝
  • 简介:<正>理想的制度形式与理想的道德规范的一致,是孔子柏拉图所共同追求的。然而,由于文化历史渊源及两位思想家个性的不同,使这种“政、伦合一”在东西两大领域内又各具特色;并且这差异在后来的历史中继续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孔子那里“仁”与“礼”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形成了宗法制度前提下的德治主义;而在柏拉图那里,在“善”的绝对信念下,通过以“正义”为主的诸种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则构成知识论基础上的伦理政治。

  • 标签: 柏拉图 伦理政治 孔子思想 德治主义 正义 道德规范
  • 简介:同之辩"表现了中国古代""与"同"的区别与联系,"和而不同"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国"文化表现在物质形态、精神理念、生活习俗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引领下的新中国和平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是中国和平外交中的核心诉求与基本内容。

  • 标签: 和同之辩 和文化 和平外交
  • 简介:社会转型与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的生成——一种法社会学探析夏锦文程德文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在经济领域内表现为以中央高度集权行政干预为核心的产品型计划经济体制向依靠价值规律作用由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类型转换;而从传统型...

  • 标签: 地方保护 社会转型 法社会学 法律体系 马克思 经济关系
  • 简介:一先秦至汉初,一些学者把孔子儒家看作诸子百家之学。《韩非子·显学》、《吕氏春秋·不二》、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三书皆重视儒家,却都把儒家与其他各家并列,没有说明儒家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独有孟子指出了“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贡献,说明儒家不是一家一派的学说,而是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总结发扬。《庄子·天下》认为在百家争鸣之前,天下有统一的道术,其道“配神明,醇天地,

  • 标签: 儒家 《论六家要旨》 德教 社会 文化传承 夏商周三代
  • 简介: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本次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哲学理论创新”为主题,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就三中全会以后如何以问题意识为先导寻找哲学创新与改革发展的结合点;如何进一步深入开拓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为改革发展服务;如何塑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价值观并加强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以进一步协调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关系等重要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7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哲学创新 发展论坛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