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煤电"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为尽快缓解煤电"瓶颈"制约问题,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发展铁路重载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朔黄铁路作为我国第二条重载运煤专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为缓解我国煤电"瓶颈"制约问题,2009年开始实行扩能改造工程,以达到年运量3.5亿t以上的条件。1朔黄铁路3.5亿t以上扩能改造的必要性

  • 标签: 工程关键技术 扩能改造 改造工程
  • 简介:波纹钢腹板桥梁是一种新型钢—混组合结构桥梁,该结构以波形钢腹板替代混凝土腹板,经济合理,施工简便,外型美观。与混凝土桥梁相比具有自重轻,受力性能好,施工效率高,耐久性好等特点。由《桥梁》杂志社主办的2018波纹钢腹板桥梁关键技术交流会议于9月7~9日在山西运城召开。大会就波纹钢腹板桥梁结构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关键技术进行了主题报道,并组织参观了即将通车的山西运宝黄河大桥。大会吸引了相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共200余人参加。

  • 标签: 混凝土桥梁 波纹钢腹板 技术交流会 组合结构 施工效率 设计单位
  • 简介:6月11日至12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公规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两子课题“千米级斜拉桥技术标准和关键结构及特性研究”和“长索制作、架设及减振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鉴定验收会,并顺利通过验收。

  • 标签: 技术标准 苏通大桥 鉴定验收 科技支撑 计划项目 减振技术
  • 简介: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加林山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实际应用,就凿岩台车适用性、供配电要求、影响作业效率和开挖炸药单耗情况以及超欠挖控制等关键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隧道钻爆 凿岩台车 适用性 技术 经济
  • 简介:软土是一种从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系,它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和灵敏度高等工程不良特性,这也就是软土路基成为了交通基础工程快速发展中的重要障碍的原因所在。近年来,人们围绕软土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软土主要可分为沼泽型、海洋型、平原型和山地型四大类,其主要特性为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型高、渗透系数低、灵敏度高、显著流变性、抗剪强度低、厚度不均、可塑性大、具有限结构性、存在硬壳层。目前,软土路基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常用方法包括钻探取样与土工试验相结合、CPT(或改进后的CPTU)技术和BAT技术。钻探取样和土工试验(即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虽然是软土路基勘察最常见的勘察方法,但该方法容易对土样产生扰动、破坏土体的本构模型并导致试验数据失真。静力触探试验(CPT)、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和地基原位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测试系统(BAT)等原位测试技术在线形分布、范围宽广的公路工程中具有明显的速度快、经济等优点,但这些技术在我国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国外,因而急切需要在理论、仪器设备和实践应用经验方面开展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工作。

  • 标签: 公路 软土 路基 勘察技术 进展
  • 简介:通过比较GsM—R和LTE-R的技术特点,详细介绍铁路无线通信网中潜在的车地、地地宽带通信业务,阐述了建立LTE—R宽带无线通信网的必要性,重点提出建立宽带铁路无线通信网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LTE—R制式宽带铁路上的构建提出技术演进的建议。

  • 标签: LTE-R 铁路无线通信网 关键技术 GSM-R
  • 简介:正CTCS-2+ATO列控系统将在珠江三角洲城际客运专线首次应用,列车自动运行(ATO)功能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列控系统技术水平。分析和研究影响CTCS-2+ATO列控系统研发及功能应用的关键问题,有助于在前期建设阶段理清其运营需求与建设关系,并为总体原则的确定提供借鉴,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 标签: 客运专线 城市轨道交通 列控系统 屏蔽门系统 珠江三角洲 信号系统
  • 简介:“广东交通科技成果摘编”作为《广东公路交通》科技期刊新增的一项特色栏目,今天与读者见面了。改革开放三十载,广东交通建设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交通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近年来,我省广大交通科技工作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

  • 标签: 科学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 公路交通 车道 科技工作者 特色栏目
  • 简介: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路面状况的恶化,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面临着翻修改建的任务,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确定经济合理的加铺结构层,保证路面结构强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防治反射裂缝是其关键技术。通过介绍震川西路改建的设计及施工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注浆 加罩 应力松弛 夹层
  • 简介:马鞍山长江大桥南锚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入土深度超过50m,其施工采用“3次接高,3次下沉”的工艺:第1次下沉采用降排水措施,第2次下沉采用半排水措施,第3次下沉采用不排水措施。在沉井第3次下沉过程中,开启空气幕助沉,显著加快了下沉速度。沉井下沉期间,采用综合监控手段,保证了沉井顺利、精确下沉。实践证明,该桥所采用的沉井下沉方案科学合理,下沉到位后沉井几何姿态良好。

  • 标签: 沉井 下沉系数 下沉 监控 空气幕
  • 简介:阐述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特点、系统架构、网络设计和模块功能,并就电源切换、信号机驱动控制、信号机模块的隔离检测、防雷、信号机模块可配置性和兼容性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克服了传统计算机联锁加继电器电路的不足,具有节省设备空间、简化施工配线、规模扩展灵活、易于故障处理等优点,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电子模块 计算机联锁系统 信号机模块 安全输入模块 安全输出模块
  • 简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系统复杂、设备种类多、再生制动能量浪费等问题,介绍新一代智慧型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显著技术特征。新一代智慧型牵引供电系统具备大功率四象限变流、混合式牵引供电、分散式无功补偿、分布式协同吸收、在线智能融冰、故障诊断及剩余寿命预测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且根据应用需要,主电路可采用多种典型应用方案。最后给出目前在北京、郑州等城市已经取得的一些工程应用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再生制动 系统优化 四象限变流器
  • 简介:2008年1月13日,河北省交通厅会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邀请有关专家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华北平原低路基高速公路下穿式被交道路排水关键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标签: 下穿通道 专家认可 低路基
  • 简介: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工程在关庄至望京西站区间采用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穿越地铁13号线运营线路。从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盾构穿越既有线过程中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系统提出地下掘进参数控制、跟踪注浆以及地面加固保护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地铁运营线路安全的方法和措施,并在15号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体应用。盾构穿越既有线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 标签: 盾构隧道 安全控制 既有线 隧道穿越 技术 工程设计
  • 简介:接触网作业车最高运行时速160km,用于高速铁路电气化维修、应急抢险救援等作业。为了满足现场运用要求,需要在接触网作业车上装备列控车载设备。简要介绍列控车载设备与接触网作业车的适配方案,并针对接触网作业车双端切换功能和列控车载设备与LKJ设备控车权切换功能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列控车载设备的优化解决方案,提高了接触网作业车车载设备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列控车载设备 接触网作业车 双端切换 控车权切换
  • 简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道路交通建设标准的提高,独柱墩梁桥以其占地面积小、线条流畅、工程造价低等多种优势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社会超载车辆日渐增多,通行的超载车辆对高速公路独柱墩桥梁的结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保证独柱墩桥梁的可靠性和营运安全,以粤赣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对不满足抗倾覆要求的独柱墩桥梁进行了加固分析,探讨了桥梁加固要点和关键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的独柱墩桥梁加固方法应用方便可靠,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独柱墩曲线桥 加固方案 加固要点 关键质量控制
  • 简介: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极为常见,其愈发长大深埋化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本研究以广东省内花岗岩地区的某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地质测量、遥感分析、岩(土)测试、水文分析和综合测井等手段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隧道工程穿越的花岗岩属于典型的硬质岩,其微风化样品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约为90MPa。区域内断裂极为发育,地表水源丰富。微风化花岗岩围岩综合渗透系数0.008m/d,断层破碎带围岩和破碎花岗岩围岩的综合渗透系数均为0.03m/d,按稳定流理论公式估算隧道涌水量为45556.0m^3/d。隧址区地下水对砼结构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化学腐蚀环境作用等级B级。综合测井结果显示,围岩中存在多个断裂破碎带,岩石的放射性总体较弱。隧道的岩温最高为埋深12m处的33.2℃,岩温随埋深增加而快速递减至230m附近的20℃,水位以下的岩温逐渐上升并最终在隧道洞身附近增加至26.51℃(703m附近)。隧道最大主应力σhmax=23.2MPa位于隧道洞身位置(埋深703m附近)处,计算得出Rc/σmax介于4~7范围并对应了中等强度岩爆。本研究系统的综合勘察结果表明,该隧道工程可能存在偏压段大变形、硬岩岩爆、高压突(涌)水、风化残积层软化及崩塌和岩石破碎带小型塌方或掉块等灾害,同时研究中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应对措施。

  • 标签: 花岗岩 深埋长大隧道 工程地质 广东省 地质灾害
  • 简介:“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是依托粤西典型山区高速公路广(州)梧(州)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实践,针对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关键技术进行的研究,由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立项并承担研究任务。2018年4月9日,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广州市组织召开了本项目的成果鉴定会议,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相关人员及领导,项目鉴定委员会专家,特邀嘉宾以及项目完成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项目鉴定委员会专家由来自国内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组成,主任由华南理工大学蔡健教授担任,成员有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黎军教授级高工等。鉴定委员会认真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汇报,并进行了质询。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一、提交的鉴定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鉴定要求。

  • 标签: 山区高速公路 公路设计 鉴定会 广东省 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