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DB65/037.2—2001《汽油中清净剂含量的检测方法》中胶质对储备汽油中清净剂含量测定的适用性,提出采用洗前胶质与清净剂含量线性关系测定清净剂含量,并分析了方法的影响因素。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淋洗胶质法相比,该方法分析精度更高。改进后方法已在加油站汽油清净剂加剂量监控中成功应用。

  • 标签: 汽油清净剂 胶质 线性关系 影响因素 分析精度 适用性
  • 简介:简要叙述了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并采用水溶液合成了聚丙烯酸钠型吸水树脂,讨论了中和度、交联剂、离子浓度与吸液性能的关系。经实验比较,丙烯酸中和度75%、交联剂200μg/g,所得吸水树脂综合吸液性能较理想。

  • 标签: 聚丙烯酸钠 水溶液法 合成研究 吸液性能 高吸水树脂 吸水原理
  • 简介:ISO9000是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功能是企业质量控制水平的一种第三方认可证据。对于ISO9000这一西方管理文化和方法的结晶,杨俊杰先生高度评价了其简单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尤其重视将ISO9000精神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价值;通过对ISO9000方中“三句话”、“5W1H”、“八大管理原则”者三大层面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为我们揭示了ISO9000精神在润滑油营销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 标签: ISO9000 营销工作 润滑油 质量管理 企业质量 管理文化
  • 简介:以运输企业为例,试将熵权应于在企业绩效的综合评价中。从熵权的原理说明熵权评价方法不仅能够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还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综合绩效。长期来看,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不固定,由于考核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推动企业采取措施改善指标,从而促使企业加速改善经营绩效。

  • 标签: 熵权法 绩效 综合评价 应用
  • 简介:朝鲜石化工业公司(KPIC;Seeoul),将在朝鲜Onsan的石脑油-裂解联合工厂内增建一个110kt/a丙烯装置,将采用ABBLummus全球的歧化烯烃转化技术将乙烯和丁烯转化成丙烯。0nsan联合装置具有生产400kt/a乙烯和210kt/a丙烯的能力。KPIC在朝鲜的Ulsan也有生产310kt/a聚丙烯的能力,

  • 标签: 10kt/a 聚丙烯 歧化法 乙烯 丁烯 裂解
  • 简介:将层次分析(AHP)引入基于符号定向图(SignedDirectedGraph,SDG)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Analysis,HAZOP)中,并以加氢反应中的冷高压分离器单元安全评价为例,阐述了基于层次分析的SDG-HAZOP的实施步骤.该方法分析得到的危险路径,按权重系数由高到低排序,弥补了传统SDG-HAZOP方法中分析结果主次不清的问题.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符号定向图 危险与操作性分析法 冷高压分离器 危险路径 权重系数
  • 简介:<正>截至2014年9月,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H190航班从法兰克福飞往柏林泰格尔,使用了新的生物燃料组分法呢烷10%的调合物进行了飞行。这是在欧洲航班飞行第一次采用这种混合燃料。呢烷(FARNESANE)是直接糖类制烃类(DSHC)的生物航煤,由道达尔和美国生物科技公司阿米瑞斯(Amyris)共同开发,2014年4月获RSB(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认证。

  • 标签: 法呢烷 调合 汉莎航空 生物科技公司 生物燃料 道达尔
  • 简介:《循环经济促进》将极大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石油石化业带来了压力。积极应对,建设“循环型”企业,是石油石化业解除压力的出路。

  • 标签: 循环经济 石化业 促进法 石油 解读 压力
  • 简介:以某LNG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TNO多能对该罐区进行液化天然气蒸气云爆炸超压计算.在分析研究区域内设备布置和尺寸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域内拥挤空间,计算可燃物气云的体积,采用Kinsella方法确定每一个爆炸强度等级,通过一组爆炸强度曲线确定无量纲比拟距离和超压计算离爆炸中心的实际距离,绘制罐区等压曲线图,提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措施.

  • 标签: TNO多能法 LNG罐区 蒸气云爆炸
  • 简介:用炼油厂的碱渣与二氧化硫烟气进行中和反应,当反应液pH达到5~6时静止分层,上层有机相蒸馏回收粗酚,下层水相调节pH到8,经蒸发、浓缩回收无水亚硫酸钠。该工艺可使碱渣全部回收利用,同时可使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从15000mg/m^3降至1000mg/m^3,去除率为94%以上。

  • 标签: 炼油碱渣 二氧化硫烟气 综合利用
  • 简介:综述了近年相转移催化合成羧酸酯所用的各类相转移催化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溴化铵、四丁基氯/溴化铵等,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此类合成反应中所采用的重要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类。

  • 标签: 相转移催化 催化剂 羧酸酯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