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使解释者通过调整透明度、设置光照方向等手段改善视觉效果,突出异常目标,观察数据体表面特征,透视数据体内部结构,以确定构造特征和储层发育分布规律.以方差技术为基础,以Geoquest和VoxeIGeo软件为工具,利用层位自动追踪、砂体和地质体"雕刻"三维可视化解释新方法.可以从三维空间整体把握构造特点和沉积特征,从而提高地震解释精度和效率,避免解释随意性,并使地震信息利用率有较大提高.该方法在渤中251油田成功应用,为三维地震解释从单纯单剖面解释向全三维解释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 标签: 全三维解释方法 BZ25—1油田 地震解释 三维可视化技术
  • 简介:琼东南盆地在早第三纪晚期,处于海侵逐步扩大古地理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崖13-1地区发育了陆源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逐步过渡为三角洲体系,并受一定潮汐营力影响。崖13-1气田正处在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河道砂体位置,从而提供了良好储集层条件。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崖13-1地区 下第三系 沉积体系 油气地质
  • 简介:美国加州Beta油田与我国辽东湾SZ36-1油田具有相似的特点。Beta油田具油稠(平均比重0.96)、埋深适中、含油井段长、储层疏松易出砂等特点。壳牌石油公司采用了防砂系统,电潜泵采油,注水保持压力以及井槽、弯导管平台钻井等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效益、笔者通过Beta油田与SZ36-1油田对比,对开发SZ36-1油田试验区开发井网、完井工艺、采油方式以及钻井平台选型等,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工艺 Beta油田开发 SZ36-1油田开发 油气地质特征
  • 简介:从有机包裹体及成岩作用研究角度对崖21-1构造油气成藏作了初步分析。崖21-1构造上第三系砂岩储层烃类丰度高,演化程度也较高,储层经历了两期烃类运聚过程,运聚时储层温度在145-165℃,埋深在3100-3600m,时间为上新世-第四纪,油/气源来自梅山组。构造顶部下第三系砂岩储层为含烃水层,少量烃类是崖城组烃源岩早期排烃产物。构造顶部砂岩储层中可能存在一致密胶结带,此胶结带对向上运移油气起了封堵作用。构造形态及沉积特征是形成胶结带主要原因,而成岩胶结作用与油气运移时间导致油气运聚最终与构造顶部浅层无缘。推测在胶结带下方和构造翼部可能形成油气富集。

  • 标签: 储层 成岩作用 有机包裹体 崖21-1构造 成藏 研究
  • 简介:CZ35-2-1井是南黄海勿南沙隆起上钻探第一口探井,由于该井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出现异常且相互间矛盾突出,因而常规评价方法难以确定其质量.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岩浆热液活动热事件和上古生界含煤泥岩二次生烃是造成本井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异常和矛盾主要原因;上古生界含煤泥岩可能是一套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气源岩.

  • 标签: CZ35-2-1井 古生界 烃源岩 地球化学参数 油气勘探
  • 简介:应用层序地层学对崖13-1气田主要产层陵水组三段进行了亚段细分,以此为基础,在地震阻抗剖面上得到不同亚段阻抗体,利用层拉平技术将各亚段阻抗体抗平,并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求出各亚段阻抗体12个水平方向变差函数,拟合其非均质性变程椭圆,通过对不同亚段变程椭圆比较,结合沉积特征,分析了陵三段各亚段沉积体系及物源方向。

  • 标签: 地质统计学 地震资料 研究 崖13-1气田 陵三段 沉积体系
  • 简介: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方差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本区断层解释问题以及沉积模式及油藏类型等问题;在资料条件有限情况下,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正演模拟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含油砂体空间几何形态进行精细雕刻,预测储层砂体物性横向变化,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获得储层砂体有效孔隙体积,从而为本区勘探方向选择、开发储量计算以及ODP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震技术 复杂岩性油藏 油气勘探 油气开发 应用 涠洲12-1油田北块
  • 简介:针对莺歌海盆地纵波地震模糊带、中深层及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问题,试用海上波地震方法,采集波地震资料132km,研制了波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并成功地处理了这批海上波地震资料,莺歌海盆地波地震试生产资料证实,现有波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是可行波地震能解决地震模糊带问题,并能辨别真假亮点,提供直接找油,找气可靠标志,海上波地震展示了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在市场。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 莺歌海盆地 应用 转换波 CCP道集 亮点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98年在莺歌海盆地进行了首次海上波地震试验,得到了分辨和信噪比都较高纵、横波资料,利用波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效果很好,解决了许多常规纵波地震所不能解决油气勘探问题,通过对波地震资料认真解释,发现和验证了几个规模较大气藏和岩性亮点。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 烃类检测 效果 莺歌海盆地 亮点 含油气盆地
  • 简介:波地震在海洋石油勘探中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面临着效率不高,价格昂贵问题,但它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三维地震在80年代中后期石油工业低潮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90年代中后期石油工业新高潮出现,已成为现代石油勘探开发中一项不可缺少主要技术,继三维地震之后,波地震将成为未来石油勘探开发中重要技术,也许会像三维地震技术一样,成为推动石油工业走出低谷再现高潮主要技术,波地震技术有着光明前景。

  • 标签: 多波地震 海上石油勘探 新技术 转换波 多波三维地震
  • 简介: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评价使用美国岩心公司(CORELAB)测试油水相对渗透曲线,根据作业者要求,CORELAB一般要测定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相渗曲线,测试相对渗透曲线使用油水粘度比与实际油田油水粘度比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另外,作业者做油田开发设计时,有的用稳态相渗曲线,也有的用非稳态相渗曲线。为了探讨油水粘度比对驱油效率影响,弄清稳态及非稳态相渗曲线适用范围,我

  • 标签: 美国岩心公司 测试 油田开发 相对渗透率曲线 评价 应用
  • 简介:基于西帕切夫水驱曲线和HCZ累积产量预测模型,建立了水驱油田含水随油田开发时间变化关系式,该方法克服了甲、乙型水驱曲线不足,适用于含水低于50%情况下水驱油田含水预测,矿场实例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预测含水精度较高,比较符合油田开发实际,可作为水驱油田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依据。

  • 标签: 水驱油田 含水率 水驱曲线 预测方法 应用
  • 简介:在进行海上波地震勘探时,无论采用拖拽式还是回收重放式作业,由于海流,海底障碍物影响,检波器位置及检波器X、Y方位都会与设计方位有误差,文中提出利用电缆定位资料和检波器X、Y分量能量两种方法估算方位误差,然后通过方位旋转来进行方位误差校正,用后一种方法对南海某地波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试验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勘探 检波器 方位误差 校正 方位旋转
  • 简介:为了尽快开发我国南海丰富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与国内两所大学合作,在FOCUS处理平台上共同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海上二维波地震处理系统OMS。利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对莺歌海盆地二维波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地质效果明显,文中从系统界面,模块组成,模块及系统测试结果,资料处理效果等几方面对OMS处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海上二维多波地震处理系统 OMS OMS处理系统 FOCUS处理系统
  • 简介: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准确成像,这对气田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 海上气田 构造成像 应用 莺歌海盆地 地震模糊区
  • 简介:用三种相态判别法和三种经验统计法分析南断块流体资料,可以判别南断块是带凝析气顶和具边水挥发性黑油油藏:顶部为凝析气,中部为挥发油,中下部和底部为黑油。

  • 标签: 涠10-3油田 南断块 油气藏 类型 研究 流体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