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4种同等相对分子质量、具有不同软段结构的二元醇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制备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结果表明,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基、聚己内酯(PCL)基[HW1]水性聚氨酯的粒径较小,聚碳酸酯(PCDL)基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最好,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基的耐热性能较为优异,PCL基水性聚氨酯可在100%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取得最佳的平衡。应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PCL基、PCDL基水性聚氨酯所制备的合成革表面处理剂,具有更好的表面颜色牢度、附着性及耐磨性、不粘着性。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合成革表面处理 聚醚 聚酯
  • 简介:本文测定了不同反离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C1214E4SO-M,M为反离子Na^+、K^+、Mg^2+或Ca^2+)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十二烷为油相)、泡沫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C1214E4SO-Mg和C1214E4SO-C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mc时的表面张力小于C1214E4SO-Na和C1214E4SO-K;加入无机盐(NaCl或CaCl2)后,C1214E4SO-M与十二烷之间的界面张力无显著差异;C1214E4SO-Mg和C1214E4SO-Ca的起泡能力和润湿性优于C1214E4SO-Na和C1214E4SO-K。

  • 标签: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反离子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泡沫 润湿
  • 简介:当工业膜在工业生产(比如海水脱盐淡化、乳制品和饮料工业)中应用时,经常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由于污染所带来的膜分离效率的降低、流通不畅等问题。为了保障膜的高流通性,需要经常进行膜的清洗。其中无机物主要通过酸洗去除,有机物则用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去除。当前,使用最广泛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烷基酚乙氧基化物,而对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传统认为它们会不可逆地吸附在膜的薄膜堵塞孔道,不适合用作膜的清洗剂。通过对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膜材料上的吸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膜的亲和力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直链烷基乙氧基化物在膜表面极易发生不可逆吸附,而支链结构的乙氧基化物则不会。与吸附实验的结果相似,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膜的清洗效果也与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关,支链烷基乙氧基化物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清洗能力。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螯合剂、酶混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膜的清洗效率,特别是被细菌污染的薄膜。

  • 标签: 清洗 工业膜 吸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氧基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