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竞争食物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摄食排泄上的差异,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摄食排泄的影响。本研究对chlorophylla和TPM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对NH4-N,NO2-N,NO3-N,PO4-P的排泄速率进行了测定,对摄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对浮游植物颗粒物的吸收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氨亚硝态氮排泄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者吸收NO3-N,且吸收速率无差异。通过对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的鉴定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且摄食种类有重叠。对同一类的某些浮游植物,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的摄食要高于干净扇贝。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损生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水中氨氮浓度的提高贡献很大,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竞争。

  • 标签: 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污损生物 食物吸收 营养盐释放
  • 简介:海岛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对海岛旅游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有助于优化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析2015年浙江省和福建省的10个县域和市域海岛旅游地的生态安全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从现状评价看,各海岛旅游地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浙江省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高于福建省,其中舟山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最高;从影响因子看,各海岛县的环境压力较大,经济状态较好,其次是环境状态和社会状态,环境响应较好;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状态与海岛面积、海岛面积占地域面积比重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海岛旅游地 旅游生态安全 影响因子 PSR模型
  • 简介:2009年南海主权争端激化,恰逢是年日本民主党上台首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坛轮换。然而,鸠山由纪夫下台后,在其继任的民主党菅直人和野田佳彦两任首相任期内日本南海政策却发生了重大调整,由此前较为低调克制的战略渗透逐步转向公开介入,在政策立场、介入姿态和路径手段上都表现出新的变化。究其缘由,寻求缓解对美外交压力、弥合政坛朝野关系、转移国内矛盾以及提振民众支持的国内政治考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出日本国内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潮泛滥和对美从属外交路线僵化的根本问题。菅直人和野田佳彦两任内阁在南海政策上的急转弯凸显其短视的战略视野和稚嫩冒险的外交风格,为其后安倍内阁的南海政策运筹提供了干涉的基本范式,并且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 标签: 日本民主党 菅政权 野田政权 南海政策 国内因素
  • 简介:随着渤海地区的通航密度不断加大,为整个渤海区域评估出潜在的溢油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大的时空尺度上的溢油影响却鲜有相关研究。本文研究出了渤海中7条主要航道的潜在溢油影响效应和环渤海5处环境敏感区受相应的溢油风险。通过渤海区域水动力模型与粒子追踪模型的耦合模拟溢油的输运过程。假想的油粒子沿所选取的7条主要航道均匀释放,模拟期分为短期(20天)、长期(180天)。得出粒子分布结果后建立环境影响矩阵,反映航道与环境敏感区的内在关系。由建立的环境影响矩阵可知:短期时Z4、Z5有高的受航道溢油风险,航道1、航道2和航道7则有强的环境影响效应;长期时Z1、Z3、Z4、Z5有中等风险,航道3则有强的环境影响效应。环境影响矩阵的建立将对渤海区的整体环境规划、大时空尺度的溢油防范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渤海 环境影响矩阵 海洋溢油管理 概率统计
  • 简介:一、引言现代海洋测绘的研究和实践正循着综合性和多样性两个不同的方向交叉展开。一方面,由于组合定位和传感器的高度综合,实现了海量数据的获取。同时,也造成了测绘过程中的控制对象和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现代航海、武器和海洋工程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又促进了对海洋测绘数据的现势性和表示形式的综合性需求,由此,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数据的有序性和无序性,在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已经构成了主要矛盾,制约着现代海洋测绘学科的发展。采

  • 标签: 海洋测绘数据库 数据库建立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数据库系统 属性数据
  • 简介:海图制图综合是海图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之一,是海图编制的核心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它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海图制图综合贯穿于整个海图编制的全过程。如果没有科学的海图制图综合,就无法制作出高质量的海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在测绘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产生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式论、地图感受论等一些新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制图新技术。这无疑将使传统的制图综合理论和方法受到冲击。特别是海图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对海图制图综合的研究提出了与现代制图新理论、新

  • 标签: 制图综合 海图制图 数学模型 综合研究 自动制图综合 现状和发展
  • 简介:为完善深层地球结构和跟踪地球表面的质量变化,结合GRACE重力卫星在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时变信号观测中的优势,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极地高山冰川、地震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反演以及水文应用等方面,概括了GRACE重力卫星及其数据产品的应用现状,归纳了影响GRACE数据反演精度的误差来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与建议,最后对GRACE卫星数据的深入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旨在为后续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重力卫星 地球重力场 冰川 地震 水文 误差源
  • 简介:研究了不同强度捕捞胁迫对体重为(7.30±1.48)g红鲫幼鱼的体长、体重、肥满度、摄食率、特异生长率、食物转化率、肠道蛋白酶、淀粉酶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捕捞胁迫对红鲫幼鱼的体长、体重、肥满度、摄食率、特异生长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幅度的加剧,抑制作用加大。捕捞胁迫能升高红鲫幼鱼的食物转化率,但不同强度的胁迫对其影响差别不显著。其对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初期降低,随后升高,最终与对照组水平趋于一致。高胁迫组加速了幼鱼肠道内淀粉酶活性的下降。胁迫使红鲫幼鱼免疫球蛋白数量明显增高,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增高现象消失。

  • 标签: 红鲫幼鱼 捕捞胁迫 影响
  • 简介:海图生产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以后,海图生产的概念、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陈旧的制图技术和方法已不适应海图生产的要求.依据这些形式与内容的变化探讨海图生产技术变化的实质,通过建立海图生产新思路,调整制图过程和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不断提高海图质量水平.

  • 标签: 海图制图 数字海图 纸质海图 生产流程 数字技术
  • 简介:随着各国海岸附近海港工程逐渐增多,部分国家存在将领海基线向海-侧调整的倾向,进而对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海域的划定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4处典型海港工程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处样点中,5处会造成各划界海域面积显著扩大.多数情况下,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面积依次扩大.模拟实验表明,划界海域面积变化量与海港工程的形态、位置及其周边关系等多个因素有关.

  • 标签: 海洋划界 海港工程 领海基线 正常基线 直线基线 影响因素
  • 简介:讨论并分析了在目前GNSS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罗兰系统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对增强罗兰技术的国际现状作了一定的介绍和分析,并对我国罗兰C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需求和可行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结论表明,罗兰C系统作为GNSS的备份增强系统进行改造和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增强罗兰 罗兰C 定位精度
  • 简介:为研究温度对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幼贝生长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随温度变化的生长规律,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条件下,设置10℃、12.5℃、15℃、17.5℃四个温度梯度,在两个月的培养周期中对不同试验温度岩扇贝幼贝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其生长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对其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条件下幼贝的壳高平均日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壳长与湿重的平均日生长量与17.5℃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前面两组。试验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幼贝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

  • 标签: 岩扇贝幼贝 温度 生长速率 存活率
  • 简介:分析了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给出了一个简便的计算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改正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并就该方法在海洋重力测量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 标签: 万有引力 地球形变 重力测量 基点
  • 简介:针对导线测量中出现的测角粗差,对粗差的产生原因、有无粗差的坐标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粗差判据方法进行了理论推证、实例验证和讨论,证实了该方法具有理论的完整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并对减少粗差出现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测量平差 测角粗差 前推计算 后推计算
  • 简介: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圈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浮游动物角度出发综述了全球变暖对其生理活动、生态分布生物气候学的影响。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动物生理学上的变化来说明全球变暖对浮游动物的生理影响;通过分析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地理分布等指标来阐述其对全球变暖的生态响应;通过讨论浮游动物的最高丰度时间和繁殖时间这2个重要物候学指标来说明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调查更广泛的生物功能群、关注处于热带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以及在浮游动物个体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

  • 标签: 全球变暖 浮游动物 生理活性 丰度 生物多样性 生物气候学
  • 简介: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CO2,使空气中的CO2量极具增加。据研究: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地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海洋是碳的一个巨大储存库,海水能够溶解大量的CO2,海洋中大量的植物和浮游藻类吸收CO2产生O2,是CO2非常大的聚集地(汇)。与此同时CO2在海洋中的汇聚使海水酸度增大对渔业资源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CO2的源汇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源汇 温室气体 生态系统 渔业资源
  • 简介:基于模糊影响图(FPID)和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建立了一种海洋结构风险分析方法。鉴于风险分析中某些事件发生概率和关系概率两个重要参数确定时需借助专家主观判断,本文将模糊概率的概念引入海洋结构影响图评估方法中。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海洋平台人员伤害分析中。虽然这里仅给出了该方法在海洋平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但其具有更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评估 海洋结构物 模糊影响图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 简介:应用ROMS数值模式配置基本实验模拟了2004年到2006年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海平面年较差从中国沿岸到黑潮路径逐渐变小。将数值模式的风应力项去掉,配置对比实验。与基本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比实验海平面仍然具有季节变化,但是闽浙沿岸和苏北沿岸海平面春夏季异常偏低、秋冬季异常偏高现象消失,中国沿岸向太平洋的海平面变化减弱。春季和秋季,渤、黄海和黑潮附近海平面异于东海的现象减弱。对比实验海平面的年较差的数值明显减小,从近岸向黑潮海平面年较差渐变的过程消失。整个渤黄海的海平面年较差近似。对比实验海平面年较差占基本实验海平面年较差比率从近岸向黑潮路径逐渐增大。

  • 标签: 海平面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海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