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上颌窦提升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同意开展口腔修复治疗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常规种植术治疗对比组者,行上颌窦提升技术治疗研究组者。观察两组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种植体四周吸收量,及种植体存活率。结果对比组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情况均明显高于研究组,而种植体四周吸收量情况则明显低于研究组;对比组种植体存活率为75.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上颌窦提升技术的实施有助于患者种植体留存率的提高,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菌斑、出血情况的发生。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技术 口腔种植修复 种植体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大鼠肾脏移植异种肝细胞后的生化指标变化,观察异种植肝细胞肾脏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效果。方法建立大鼠90%肝切除肝功能衰竭模型。切肝术前1d分别植入豚鼠肝细胞和大鼠肝细胞,建立异种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及未移植对照组,观察受试大鼠的切肝术后24h血液生化指标改变。结果异种移植组血糖(BG)和凝血酶原时间(PT)改善较明显(P<0.05),同种移植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血糖(BG)、凝血酶原时间PT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防治作用。

  • 标签: 异种肝细胞 移植 肝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后牙区即刻种植及同期上颌窦提升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接受上颌后牙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且上颌窦底量较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在微创拔牙后采取上颌窦提升同期牙种植术,总结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上颌窦底的高度提升为3到5mm,57枚种植体在6个月时实行上部修复,成功负载,全景片、根尖片显示种植体与结合理想,无任何种植体低密度影像,上颌窦无炎症反应。结论上颌后牙区即刻种植及同期上颌窦提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益,治疗时间短且手术操作简单,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手术方式。

  • 标签: 上颌后牙区 即刻种植 上颌窦内提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医疗工作中为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护理措施,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口腔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多见,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治疗逐渐增多,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针对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窦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到本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患者共80例,100颗患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种植成功率48/50(96.00%)高于对照组42/50(84.00%),P<0.05;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牙槽嵴吸收量0.13±0.01/mm、PES评分14.32±1.19/分、WES评分9.42±1.20/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上颌窦提升术对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实施治疗,修复治疗效果明显,可运用。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口腔种植修复 疗效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幼儿阶段是教育启蒙、思想意识引领、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与其他阶段教育目标不同,幼儿教育更注重对幼儿综合能力、各项潜能的开发与培养,对幼儿的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包括独立能力、社会适应力等。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园应提高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对当下劳动教育的缺口综合分析,进而将其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促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从思想上、行动上、品质上实现劳动素养的综合提升,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

  • 标签: 种植劳动 幼儿园 劳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跟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38例,行跟外侧入路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必要时采用植术。结果38例经9-24个月随访,均获得性愈合。采用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2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跟锁定钢板以及必要的植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早期功能锻炼,符合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减少了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发生率,是治疗跟骨折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 锁定钛钢板 植骨 内固定术
  • 简介:距下关节跟骨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困难.我院10余年来,采用经皮钢针撬拔复位固定术治疗跟距下关节骨折,经156例随访观察,效果满意.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治疗前后X线平片进行了对比观察,以了解跟的复位程度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互关系.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跟骨距下关节内骨折 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住固定加植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加植术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0例患者发生创口局部渗液、感染、皮缘局限性坏死的机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区别,P>0.05,但跟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对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固定加植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足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植骨术 跟骨关节 骨折移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切开复位AO跟固定联合自体或异体植术治疗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折患者中,抽取36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3组,每组各12例,A组接受自体髂骨植治疗,B组接受异体治疗,C组接受未植治疗,观察各组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C组与A组、B组跟宽度,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患者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中出血量,A组(133.4±5.2)ml高于B组(97.8±4.7)ml、(95.6±5.7)ml,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折症状,切开复位AO跟固定联合植术,此方式可促进Bolher角和跟高度恢复,但异体植可控风险性较小,且痛苦小,创伤性,而自体植方式,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高,因此,临床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各因素。

  • 标签:
  • 简介:目的临床复查中,对于下颌萎缩患者,由于口底升高常导致难以放置口内平行投照牙片,而口外拍摄技术,如曲面断层片则常常存在下颌前牙区影像的失真。在本研究中,对口内平行投照牙片和曲面断层片在评估种植体周边缘吸收方面进行了比较。材料和方法应用曲面断层片和平行投照牙片对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体周边缘吸收进行测量,对种周袋深度,种植体动度,出血指数进行临床检查并记录。在统计分析中选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应用混合模型,临床参数及其对吸收的影响采用Bland-Altman方法计算。结果计算曲面断层片(MKII种植体系统组为2.4mm±0.2mm,Frios组为1.6mm±0.2mm)与口内平行投照牙片(相应为2.6mm±0.2mm和1.4mm±0.2mm)上的吸收测量值之间的最小均方差为0.2mm(范围为0.1~0.8mm)。上述2种X线投照技术在测量边缘吸收精确性方面临床上是可比的。结论在下颌严重萎缩,牙片放置困难的情况下,曲面断层片可以替代口内平行投照牙片来对种植体周边缘吸收情况进行评估。

  • 标签: 曲面断层片 平行投照 牙片 下颌骨前牙区 种植体 骨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椎板间植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椎板间植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痛患者18例。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Denis疼痛分级,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16例消失,2例明显缓解。椎板间植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手术后3个月融合良好。结论固定椎板间植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小关节融合椎板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截结合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早期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腓骨截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效果满意8例,较满意2例,效果不满意2例,有效率83.33%。结论腓骨截结合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膝关节性关节炎创伤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腓骨 截骨 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和连接种植体上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材料和方法:将特制的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和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的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和37mm的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的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上.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和8mm(根尖区)的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用单因素分析和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的常规基台连接EX和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的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和直径3.7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和37mm的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连接和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的应力,并且EX种植体的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 标签: 外连接种植体 内连接种植体 平台转移 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微种植支抗矫治成人性Ⅱ类突面型,观察矫治前后矢状向牙齿突度和唇突度变化。方法选取36例治疗结束的成人性Ⅱ类突面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使用自攻型微种植体作为支抗收前牙。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36例患者的切牙、软组织等测量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上切牙收(5.98±3.82) mm,下切牙收(4.95±3.89) mm,上唇突度减少(3.5±2.40) mm,下唇突度减少(4.99±3.29) mm,第一磨牙平均近移(0.87±0.66) mm,U1-SN减少(14.43±5.64)°,L1-MP减小(9.96±5.86)°。结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性Ⅱ类突面型患者,上下前牙唇倾度及上下唇突度均得到较大程度的减小,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取得良好的临床矫治效果。

  • 标签: 微种植支抗 骨性Ⅱ类突面型 内收 唇突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载锶纳米管化纯钛种植体的体内成性能。方法使用阳极氧化和水热处理的方式在纯钛种植体表面构建载锶纳米管涂层(载锶纳米管组),并制备单纯纳米管化种植体(纳米管组)、未处理的光滑纯钛种植体(对照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载锶纳米管组种植体第1~28天锶元素释放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种植体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各组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并用纳米压痕仪检测各组种植体硬度(每种检测每组3枚种植体)。将3组种植体植入兔股骨骺端并于术后4、12周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4枚种植体),通过显微CT、免疫荧光、组织学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载锶纳米管组种植体锶元素第28天的释放量为(2.6±1.5)ng/ml。载锶纳米管组种植体表面形成管状阵列样形貌(纳米管管径约70 nm)。对照组、纳米管组、载锶纳米管组种植体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34.8±5.3)、(66.2±4.3)、(85.7±10.6)nm(F=37.59,P<0.001),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表面粗糙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和12周载锶纳米管组体积/总体积[分别为(37.7±1.9)%和(51.9±2.1)%]比对照组相同时间点[(24.7±1.1)%和(40.7±0.9)%]均显著增加(P<0.05);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种植术后第7天茜素红标记的新生组织占总标记组织百分比[分别为(35.4±3.7)%和(40.9±0.9)%]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9.2±2.9)%](P<0.05),即载锶纳米管化提升了种植体周围早期再生组织占总再生组织的百分比。结论载锶纳米管化可提升种植体周围组织的新形成能力。

  • 标签: 牙种植体 纳米管 骨再生
  • 简介:创伤性颅骨缺损大都因颅脑外伤去瓣减压所致,部分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所致,目前国内外创伤性颅骨缺损一般选择二期修复。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从颅脑外伤住院患者中选择需开颅去瓣减压手术患者(除外开放性颅脑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体颅骨微粒一期种植修复创伤性颅骨缺损,目前已开展手术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微粒 一期 种植 修补 颅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GF联合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上颌后牙区量不足患者,采用CGF联合移植材料小颗粒骨粉(Geistlich(Bio-Oss)12枚种植体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窦,使用胶原膜覆盖窗。并对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结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结合情况良好,上颌窦底提升高度5.6~8.9mm,平均7.6mm,12枚种植体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松动脱落现象。结论针对上颌后牙区量不足患者,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使用CGF联合移植材料植,可以有效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使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结合情况达到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同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