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择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15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冷冻切片分析)和对照组(常规石蜡切片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正确率。结果:研究组的正确率和对照组基本相符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中冰冻病理分析检查方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 术中 ; 冰冻病理分析 ; 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理技术作为病理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疾病的诊治、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病理技术质量控制 现阶段在病理诊断、档案管理、标本处理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标本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胃癌情况。方法:样本区间: 2019年 1月- 2020年 6月,研究主体: 73例胃癌病例样本,将术前胃镜活检设置为对比组,将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设置为研究组,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确诊率、疑似率以及排除率对比,研究组(标本病理检查)与对比组(胃镜活检)差异显著, P< 0.05;管状腺癌、粘液腺癌等病理类型对比,研究组(标本病理检查)与对比组(胃镜活检)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术后标本病理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确诊率为 100.00%,但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诊断无法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故可将术前胃镜活检广泛应用于胃癌早期诊断中,为临床治疗参考。

  • 标签: 胃癌 术前胃镜活检 术后标本病理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决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处理和预后最重要的病理因素,规范化处理膀胱癌标本,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与治疗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泌尿与男性生殖学组(筹)专家委员会召开专家会议,结合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国际泌尿疾病协会-欧洲泌尿协会(ICUD-EAU)以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对膀胱癌诊断和处理制订的方案和指南,经过广泛的专题研讨和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能基本反映我国现阶段膀胱癌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的专家共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常规的病理检验工作过程中,普遍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病理报告,但是当前临床中许多的快速诊断方式都存在缺陷。为了更好的满足基本诊断要求,本文从近些年的研究进行总结,认为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综合收益较好。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病理检验工作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并帮助。

  • 标签: 快速石蜡切片 病理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肾移植后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肾移植后行肾穿刺活检并诊断为IgAN的受者(研究组)34例,同时搜集初次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研究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肌酐分别为(158.5±75.9)与(84.8±26.8)μmol/L,尿素氮分别为(9.7±6.1)与(5.2±1.4)mmol/L,尿酸分别为(406.7±87.8)与(359.0±92.6)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57.4±25.4)与(91.2±28.6)ml/min/1.73 m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理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T1型比例有显著增高(50.0 %和17.6 %,P<0.05)。进一步对研究组受者的各项病理指标与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受者的系膜增生程度对预后影响显著。结论移植肾IgAN受者在临床与病理特点上多数与原发性IgAN患者无明显差异;系膜增生严重的移植肾IgAN受者预后往往较差。

  • 标签: 肾移植 IgA肾病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病理性瘢痕一般是各种皮肤创伤后机体异常修复的结果,特征性表现为异常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自体脂肪注射物含有多种可能与治疗瘢痕相关的物质,如基质血管片段、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等,这些物质可通过相关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沉积,从而改善病理性瘢痕的进展及预后。临床研究显示,脂肪注射物可以改善病理性瘢痕的厚度、颜色、柔软度和局部症状。更加深入地了解脂肪组织抗纤维化的机制,将有助于病理性瘢痕治疗技术的发展。

  • 标签: 瘢痕 脂肪组织 干细胞移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乳腺Paget病(mammary Paget′s disease,MPD)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乳头-乳晕复合体处的肿瘤,多伴发乳腺浸润性癌或导管原位癌,少数病例不伴发下方乳腺癌。M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嗜表皮理论和转化理论两种,新近多基因水平的研究更支持转化理论。有研究认为在MPD乳头表皮中发现的Toker细胞是Paget细胞的前体,Toker细胞仍有可能与MPD的起源有关,但与MPD伴发的乳腺癌无关。MPD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术后放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该文对MPD的发病机制、Toker细胞、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基因检测、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寄生胎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出胎体肿块,并经出生后手术及引产后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内寄生胎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声像图显示:8例胎儿胎体肿块均为囊实性,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骶尾部2例,位于面部2例;最早发现胎体肿块为孕18+2周;其中2例发现胎体肿块为临产前。肿块最小径1.1 cm×1.1 cm,最大径16.0 cm×10.0 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肿块增大致周围脏器不同程度受压移位。超声诊断:8例胎儿胎体肿块中4例最早于孕22+2周精准诊断为内寄生胎;2例胎体肿块产前诊断为畸胎瘤;2例骶尾部肿块产前鉴别不清是畸胎瘤或内寄生胎。临床结局:4例腹膜后胎体肿块在宿主胎儿出生后手术康复,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其余4例超声检查后引产。出生后检查:8例宿主胎儿共10个寄生胎,2例为双寄生胎;病理检查显示寄生胎内最多的组织是骨或软骨和肢芽(9/10);其次为脊柱轴、皮肤和血管蒂(7/10),四肢长骨和毛发(6/10),肠管(5/10)。产前超声与产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产前超声正确诊断内寄生胎4例(4/8),寄生胎5个(5/10)。病理补充超声影像显示6个寄生胎有毛发、5个有肠管、1个有肾、合并畸形2个有脐膨出、2个为无脑畸形;1个寄生胎产前超声未检出闭合性脊髓脊膜膨出;1例产前超声认为是大寄生胎的骨性结构,出生后病理证实为双内寄生胎的小寄生胎,其脊柱轴为发育不全椎骨融合而成。结论内寄生胎产前超声声像图有特征性表现,系统规范的产前超声对临床咨询和胎儿出生后选择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内寄生胎 寄生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的变化,为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8年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HGB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其免疫表型。结果HGBL的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细胞较大,核仁明显,可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B细胞标志阳性,bcl-2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高,c-myc高表达。结论HGBL侵袭性强,以多器官受累为主,分期晚,疗效差。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基因检测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诊治的妊娠相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共收治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新发乳腺癌病例4010例,其中13例患者符合妊娠相关乳腺癌诊断标准进入本研究,占全部患者0.32%。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第8版乳腺癌分期标准,13例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预后分期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4例,Ⅳ期2例;分子分型Luminal A型0例,Luminal B型7例,HER-2阳性型3例,三阴型3例。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88.9%,3年总生存率79.1%。结论妊娠相关性乳腺癌临床发病率不高,病期较晚。伴随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妊娠相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能增高,规范诊治原则至关重要。

  • 标签: 乳腺肿瘤 妊娠 预后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8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经肾穿刺病理诊断的缺血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肾脏小动脉、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IFTA)的病理改变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分析临床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5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年龄为(45.0±12.7)岁,其中男性39例(75.0%)。50例(96.2%)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病程中位数为66(24,138)个月;41例(78.9%)患者有超重/肥胖。24 h尿蛋白量中位数为0.75(0.27,1.32)g,仅3例(5.8%)患者24 h尿蛋白量>3.0 g。15例(28.8%)患者有镜下血尿。27例(51.9%)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小动脉血管内/外径比值为0.43±0.05,正常血管比例为29.0%±17.0%。21例(40.4%)患者有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动脉血管内/外径比值与肾小球病变比例(rs=-0.312,P=0.024)及IFTA半定量评分(rs=-0.291,P=0.037)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r=0.339,P=0.014)。高血压病程及体重指数分别与小动脉血管内/外径比值呈负相关(rs=-0.303,P=0.029及rs=-0.274,P=0.050),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s=0.358,P=0.020及rs=0.432,P=0.004)。结论缺血性肾损伤可见于中青年患者,以小-中等量蛋白尿伴不同程度eGFR下降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和大量蛋白尿。小动脉内/外径比值与肾小球病变比例及IFTA半定量评分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高血压及超重/肥胖与缺血性肾损伤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肥胖症 补体C3 缺血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肺癌囊泡征CT表现,提高囊泡征在肺癌诊断中的认识。方法搜集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本院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且CT上表现"囊泡征"的肺恶性肿瘤患者43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32例)和非腺癌组(11例),根据囊泡与瘤体的位置关系分为偏心型、中央型及蜂窝型3种类型,分析两组间囊泡征的形态学及瘤体特征。结果肺腺癌32例,占74.42%,其中包括非黏液腺癌27例,黏液腺癌5例。非腺癌11例,占25.58%,包括鳞癌4例,腺鳞癌3例,肺内转移瘤3例,癌肉瘤1例。CT表现为偏心型、中央型及蜂窝型分别为20、12、11例。腺癌组以偏心囊泡型多见,明显高于非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与蜂窝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内壁光整多见,与非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瘤体的成分、形态、边缘征象及囊泡内部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囊泡征病理类型各异,但具有相同CT形态学征象,尤其是偏心囊泡征是肺癌特征性的CT征象之一,临床实际工作中,尚需要结合瘤体的征象鉴别分析。

  • 标签: 肺癌 囊泡征 CT 病理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骨外尤文肉瘤误诊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病理误诊原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4例骨外尤文肉瘤患儿行回顾性分析,收集6例初次病理误诊的病例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EWSR1基因断裂,观察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位年龄7岁,病初5例表现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局限性包块,其中4例位于皮下浅筋膜,1例为迅速增大的软组织肿物。肿瘤细胞呈分叶状、巢片状分布。2例由小蓝圆细胞构成,4例存在形态学变异,表现为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其中1例核染色质细腻;1例核透亮,可见核仁;1例由上皮样细胞组成;1例为体积较大的圆形、卵圆形细胞混杂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CD99、白血病病毒整合基因1(FLI1)、ERG阳性比例分别为5/6例,5/6例,2/6例。FISH均检测到EWSR1基因断裂重排。结论发病年龄小、位置表浅且初始表现为良性的生物学行为,存在组织学变异和不典型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是儿童骨外尤文肉瘤病理误诊的3个重要因素,因此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WSR1基因检测综合考虑。

  • 标签: 骨外尤文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EWSR1基因重排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亚健康人群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观察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在亚健康人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体检并确诊为亚健康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在西医体检后行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研究组则以此为基础行中医体质辨识,并以体质类型为依据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干预,观察两组1年后再次参加体检的结果。结果:经过1年健康指导干预后,研究组各症状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中有25例恢复到健康状态,而参照组中只有9例,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亚健康 中医治未病理论 调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我院 2013年 1月到 2014年 7月期间收治的 106例消化道腺癌患者的病理、临床及预后等方面资料,根据患者的 TNM分期分为Ⅰ组 (4例 )、Ⅱ组 (23例 )、Ⅲ组 (27例 )及Ⅳ组 (52例 ),比较不同分期组间患者腺癌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四组患者平均术后 OS、 5年无事件生存率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 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化道腺癌预后不同分期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四组患者腺癌直径大小 (χ2=12.35, P=0.00)、浸润深度 (χ2=8.90, P=0.00)、淋巴结转移 (χ2=15.74, P=0.00)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 (χ2=11.39, P=0.00)均差异明显,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患者平均术后 OS分别为 (67.34±10.39)月、 (56.82±9.63)月、 (49.91±8.60)月及 (42.28±8.77)月,组间差异比较显著 (F =9.03, P=0.00);四组患者 5年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9, P=0.00); 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腺癌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类型均是影响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组间预后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别明显,腺癌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类型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道 腺癌 病理特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