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膜肺合治疗急性循环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循环衰竭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体外膜肺合治疗,依据是否成功分为两组,失败组患者为17例,成功组患者为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0例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影响体外膜肺合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相关因素为初始心电图节律、体外膜肺合模式、低血压持续时间、SOFA评分、SAPS2评分、体外膜肺合持续时间。结论通过对20例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影响体外膜肺合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循环衰竭 预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泵系统和结构的研究,分析设备上发生的凝结水溶解超标原,得出凝结水溶解超标主要原因是凝结水泵进口管段、进口管段中的阀门和设备漏入空气所致。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了溶解超标问题。

  • 标签: 汽轮发电机 凝结水 溶氧量 过冷度 漏气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的需求也飞速增长,伴随着能源保障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燃煤发电的“高效、洁净、经济、可靠”的要求,火电厂发电机组经历了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过程。目前正迈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的高效超临界发电技术方向发展。然而在机组大型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水冷壁流动加速腐蚀、奥氏体钢氧化加速生成并脱落导致锅炉受热面超温爆管等一系列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锅炉加处理及氧化皮生成的原理,探讨了养化皮剥离原因以及对超临界机组的影响,以此通过实施给水加、改善受热面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超临界机组安全性,提高电厂发电机组的可利用率,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超临界机组 加氧处理 氧化皮生成 腐蚀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熊去胆酸胶囊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治疗,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该病病患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40人,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4月。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全体40名病患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命名为对比组,另外一个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在对这两个小组的病患展开治疗时,给予对比组常规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比组的基础上,治疗时给予熊去胆酸胶囊。结果通过对两个小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展开对比后可以看出,两个小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LT、AST、PTA均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小组之间展开对比后能够发现,治疗后研究组的ALT、AST、PTA要明显优于对比组,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中加入熊去胆酸胶囊来对该病展开治疗,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病患各项指标均有好转,肝功能得到恢复,应予以推广。

  • 标签: 熊去氧胆酸胶囊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压(HBO)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人工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对HBO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HB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至2016年3月,共整理了国内外18个己完成的RCT,其中6个(共包括516例患者)有关HBO的4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的早期的病死率、副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HBO是一种有效、发展前景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RCT存在样本量较小、质量普遍较低的现象,尚不能对HBO的疗效做出准确结论。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大样本RCT、严格的RCTs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脑卒中 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每日治疗2小时,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LVA、RVA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A、RVA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干预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明确,可增加患者头部供血供,明显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增加患者LVA、RVA血流速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颅脑外伤病人一共有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高压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病人FMA和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对其患者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患者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高压氧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 效果 护理
  • 简介: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煤化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出煤化工企业禁止核准或备案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炉(UGI炉)和直流冷却技术的煤气化项目,发展流化床、气流床等大型气化技术。

  • 标签: 固定床间歇气化炉 技术改造 富氧空气 加压气化 移动床 煤化工企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复方甲那明治疗,n=40)和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n=4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复方甲那明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复方甲氧那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高压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病人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的患者单纯使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针灸的基础上采用高压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对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进行显著地提高,有效解决患者吞咽困难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以及应用到临床治疗上。

  • 标签: 针灸 高压氧 吞吐困难
  • 简介:湖相碳酸盐岩产状多样,多以夹层形式分布在碎屑岩剖面中,也见以结核或钙质微体化石等薄层赋存于泥岩、页岩等碎屑岩中,具有层数多、单层薄、呈韵律性变化等特点。受构造背景、物源输入和古环境等因素控制,中国湖相碳酸盐沉积最早出现于二叠纪,主要发育时段为古近纪,具有沉积时间跨度大、分布面积广的特征。湖相碳酸盐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沉积型、成岩改造型和热液喷流型3类。中国湖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特征可揭示原生和成岩过程中水介质环境的差异性:(1)δ~(13)C和δ~(18)O密切相关,且δ~(13)C多正偏,指示封闭型咸水、半咸水湖泊环境;(2)δ~(13)C和δ~(18)O无相关性,且δ~(13)C多负偏,指示开放型湖泊环境;(3)δ~(13)C严重正偏,指示成岩作用时发酵带的环境受到古细菌参与的甲烷生成作用的影响。

  • 标签: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开放型湖泊 封闭型湖泊 发酵带 甲烷生成
  • 简介:某石化企业有两座厌滤池用以处理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厌滤池的启动是用同水种转化的好污泥做为启动菌种。在近6年的运行周期内,厌滤池经历了低负荷、酸化等异常运行,最后受填料板结、进水穿孔管堵塞、无机泥积累等原因造成去除率严重下降。厌滤池处理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的优点是去除率、抗冲击好、恢复时间短,但填料板结后检修时间过长也是该工艺最大的缺点。

  • 标签: 厌氧滤池 酸化 运行周期 板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VP患者8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占据41例,单纯采取美多芭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占据41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ebst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取高压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早期高压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40例(2014年5月—2016年10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于脑外伤31~60天内接受高压治疗)和研究组各20例(于脑外伤3~30天内接受高压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和ADL(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GCS、ADL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高压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面罩给,观察组利用鼻塞式经呼吸道持续正压给(NCPAP),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气分析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家属对治疗的总满意率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增高(<0.05)。结论应用鼻塞式经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治疗小儿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药 鼻塞式 呼吸衰竭 儿科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体外膜式合(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C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使用ECMO辅助治疗并成功脱机的CS患者21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在ECMO建立前、ECMO流量减半时、ECMO停机后即刻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同时记录肱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血饱和度(SaO_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建立前、流量减半时、撤离后即刻LVEF、Tei指数、SBP、SaO_2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建立前与撤离后即刻心率、左心室前后径、下腔静脉宽度、下腔静脉塌陷率、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差异。结果与ECMO建立前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流量减半时、ECMO撤离后即刻LVEF均增加,Tei指数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t=31.952、59.404,P均〈0.01;Tei指数:t=34.406、58.969,P均〈0.01)。与ECMO建立前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撤离后即刻SBP、SaO_2、下腔静脉塌陷率均增大,左心室前后径、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均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2、37.785、-11.286、3.294、13.923、16.971,P〈0.01或0.05);心率、下腔静脉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ECMO治疗CS患者时,超声心动图能对CS患者心脏进行有效监测、为临床判断ECMO疗效、掌握撤机时机提供重要心脏功能参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外膜式氧合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前,厌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工业废水的主要途径,该技术主要是在厌环境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以实现废水处理的目标。本文中以厌生物技术处理工业废水为出发点,分析了该技术当前的发展现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以后厌生物技术的相关研究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

  • 标签: 厌氧生物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