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实施处方审核管理,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9年 6月上半年本门诊开具的 3201张门诊处方进行审核并分析,汇总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结果:在抽查的 3201张药物处方中有 673张抗菌药物处方,占 21.02%,其中不合理药物处方 23张,占 3.42%。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用法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核力度,以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审核管理 不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涂料的日益广泛使用,一些特殊生产部门,如食品、制药、餐饮等行业也经常使用乳胶漆作为建筑内外墙装饰的材料。这些行业对环境中细菌霉菌的含量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但其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霉菌和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生产现场内壁霉菌生长,破坏涂层结构,导致粉化、脱落,失去保护和装饰功能。基于此,对抗菌防霉涂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 标签: 抗菌防霉涂料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菌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类型,但是,抗菌药物包含了多种类型,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小编来说说不同类型抗菌药物使用适应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武汉地区2011年各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数据按季度进行统计分析,外用抗菌药物只统计用药金额。结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分析抗菌药物品种和应用的改变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结果:2011年各季度武汉地区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平均降低6.76%;二、三、四季度品种分别减少40种、25种、5种,总用药频度同比降低5.19%、4.02%、3.21%;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一、二季度均为9种,三、四季度减至6种和5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三、四季度显著降低。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措施对武汉地区2011年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素管理对抗菌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抗菌素管理实施前后各类抗菌素使用强度(AUD),并分析常见致病菌耐药率。结果实施抗菌素管理干预后,青霉素、喹诺酮等诸类药物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P<0.05),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出现降低(P<0.05)。结论抗菌素管理对抗菌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可减少抗菌素使用,改善耐药率,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抗菌素管理 抗菌素使用强度 细菌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剂师参与抗菌药物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药剂师未参与处方管理,研究组药剂师参与到处方管理当中,对比两组联合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结果:两组单用与二联用药率对比,P>0.05,三联及以上用药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当中,能够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应用。

  • 标签: 药剂师 抗菌药物 处方管理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当今,抗菌药物管理及临床合理使用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11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全国的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由药学部牵头负责,包括制度拟定及落实、培训、考核等,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近几年,本院抗菌药物的管理进入瓶颈期,既往指标化的管理缺乏科学性,无法真正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其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非常复杂、病原体多样,医师诊治水平不同等,均影响疑难复杂感染的诊疗结果。抗菌药物管理是系统工程,应该重新探索新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夯实内涵建设。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从以往粗放式的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的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抗菌药物 科学化管理 模式规范 抗菌药物 配备使用
  • 简介:在说明什么是物质时,列宁的“物质定义”难以区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是对具体科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是依据科学事实扬弃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产物。恩格斯关于“有形体”的“物质定义”至今并未过时,无形的场应当属于空间范畴。如果坚持把列宁的“物质定义”作为物质定义使用,必须增添“有形”的内容,才能得出与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相区别的结论。

  • 标签: 物质 客观实在 具体科学 有形物体
  • 简介:摘要:供应室是把好无菌物品质量关的重要科室,不仅要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更重要的是做好无菌物品的监测,以保证质量和临床安全使用,预防院内感染。为了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监测与管理方法,以提高医院物品灭菌质量。选取 2016年 1月~ 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常规消毒物品 150件,自 2017年 1月起,我科室加强消毒管理,自此后选取消毒物品 150件,检测对比两组物品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在加强消毒后,观察组物品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检测及管理可有效控制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无菌物品 监测 管理 控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颜色及规格的标签在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一组包装物品采用统一颜色和规格标签粘贴,对另一组包装物品采用不同颜色和规格标签粘贴。结果采用统一颜色和规格标签粘贴包装物品一组的包装时间、错贴率及错放率明显高于采用不同颜色和规格标签粘贴包装物品的一组。结论对不同的物品采用不同颜色和规格的标签进行包装,可使得物品包内物品与外标示不符现象得到减少,加快消毒员灭菌方式的选择和分类装载的速度,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下送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颜色 规格 标签 无菌物品管理
  • 简介:根据2000—2009年间在吉林省长白山区的蛟河、敦化、安图、汪清、和龙、辉南、临江等地阔叶林带采集的700余号标本,报道了长白山阔叶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63科160属332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5种、吉林省新记录种7种。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大型真菌 长白山 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总计22例,研究时间区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随机分组,观察组为护理安全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消毒灭菌认知、护理满意度与消毒灭菌不合格率。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认知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 强化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高效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21.1~2021.6月(实施高效管理措施前)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高效管理措施,2021.7~12月实施高效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抽查合格率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抽查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采取高效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一次性无菌物品 高效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高效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其中,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常规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方法,作为参照组,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一次性无菌物品高效管理方法,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实施管理后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抽查合格率及医疗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实施管理后,实验组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抽查合格率(95.50%)明显高于参照组(60.50%),实验组的医疗服务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我院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应用高效管理措施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一次性无菌物品 高效管理措施
  • 简介:概述了制浆造纸过程中溶解物质与胶体物质(DCS)的生物控制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论述了真菌和不同生物酶在控制DCS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DCS生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溶解与胶体物质 白水 果胶酶 脂肪酶 漆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