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的效果。方法:将某社区2020年5月~2023年4月的以800人为对照,无传染病防治措施;选择我院收治的800名健康体检者以传染病防治措施为观察组,比较2年间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22.75%,P<0.05;结论:加强社区传染性疾病控制理论认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值得借鉴。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理论 思维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牛羊养殖业面临着细菌性疾病频发的严峻形势。本文阐述了防治牛羊细菌性疾病的三大策略,要通过提供充足营养、保持环境清洁、改善通风等措施增强牛羊健康;根据当地疫情和牛羊情况制定免疫计划,定期接种疫苗;还要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患,安全处理死亡动物。只有全面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 标签: 牛羊 细菌 疾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这一时代的重要主题。而循环经济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有着很大的困难,缺乏动力。本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具体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循环经济 障碍 对策
  • 简介:摘要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以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生发展及并发症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眼病、肾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最终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文章探讨了微循环障碍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的影响,从而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ensp 微循环 &ensp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作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在临床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此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往往会给家属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如何提早识别尿素循环障碍患儿,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日后的生活水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 标签: 新生儿   尿素循环障碍    早期识别    护理
  • 简介:<正>910951信号平均系统用于心室晚电位的研究/蒋文平…∥中华内科杂志,-1990,29(11).-649~65293例不同病因的心脏病患者和20条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犬,在冠脉结轧后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确定的心室晚电位(VLP)只及实时梗塞区标测的VLP的半数,但体表SA-ECG异常者能真实地反映心室延迟激动。由自制信号平均心电记录仪或美

  • 标签: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肺心病 高血压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肛肠科患者手术前理化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接受手术的160例患者术前理化检查结果,总结各种传染病的伴发情况。结果160例患者中共有26例(15%)伴发各种传染病,其中有17例(12.19%)为血源传染病。结论肛肠疾病手术前的理化检查是有必要的。

  • 标签: 肛肠疾病 传染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一种广泛表达于机体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在免疫反应中可以帮助识别并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近年来,随着对TLR不断的深入研究,可溶性TLR(soluble TLR,sTLR)在越来越多的体液中被发现。sTLR与TLR胞外域结构高度同源,可与跨膜TLR竞争配体。sTLR作为TLR的负反馈调节途径之一,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TLR2、sTLR4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sTLR,二者表达水平的变化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加重并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现就sTLR的产生、激活与在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对疾病诊疗、预后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与总结。

  • 标签: 可溶性Toll样受体2 可溶性Toll样受体4 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作者: 黄冰 严敏 林慧丹 杜鑫丹 马柯 夏令杰 赵森明 赵娴 黄浩 姚明 姚鹏 段宝霖 樊碧发 张达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杭州市 310006,宁波市第一医院疼痛科,宁波市 315010,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杭州市 31000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上海市 210000,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郑州市 454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石家庄市 050051,树兰(杭州)医院疼痛科,杭州市 3100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疼痛科,沈阳市 110022,青海省人民医院疼痛科,西宁市 810007,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29,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南昌市 33000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障碍性疾病 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 情景互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