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列腺为泌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治疗上仍多采用注射给药和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为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经尿道给药的方式治疗细菌前列腺,受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细菌性前列腺炎 给药治疗 经尿道 疗效观察 泌尿科 效果不佳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面神经急性期EEG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周围面神经急性期进行了EEG检查,对其结果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例周围面神经急性期EEG异常16例(34.8%),EEG异常主要见于伴有面、舌部感觉异常的中、重型面瘫病例,异常程度主要是轻、中度异常,异常特点是以面竣对侧为主的低、中波幅θ活动。结论:周围面神经中、重型急性中伴有脑电活动异常。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脑电图 急性期 EEG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伴膝外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膝关节伴膝外翻。术前X线测量膝外翻畸形10°~35°,平均21.6°。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术后X线测量膝外翻角度3°~9°,平均5.7°。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4分,术后91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3°,术后118°。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疼痛,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伴膝外翻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外侧软组织的松解是手术的关键。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膝外翻 关节成形术
  • 简介:韦格纳氏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变应肉芽肿血管(Churg-Strausssyndrome,CSS)、微型多血管(microscopicpolyangitis,MPA)、局限于肾脏的血管(renallimitedvasculitis,RLV)等患者血液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高达80%以上,临床也将这些疾病称之为ANCA相关血管(AAV)。AAV至今仍是一类可危及生命的的严重疾病,它可以导致器官衰竭而使患者死亡。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治疗方法仍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治疗、维持治疗、复发的认识和防治,而治疗主要目标已向减少药物副作用和远期器官功能保护转移。本文就AAV近几年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治疗进展 syndrome 韦格纳氏肉芽肿 微型多血管炎
  • 简介:目的:比较兰索拉唑、法莫替丁治疗反流食管的疗效.方法:将上海建工医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经临床以及胃镜检查确诊的反流食管病人46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及法莫替丁对照组,病人同时口服胃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两个月后胃镜复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兰索拉唑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7%,法莫替丁对照组症状改善率60.6%.内镜观察食管改善有效率兰索拉唑组为91.3%,法莫替丁组52.2%.经Radit和秩和检验,两组症状改善和内镜观察食管改善的差异有显著(P<0.01、P<0.001).结论:兰索拉唑治疗反流食管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病人应首选质子泵抑制剂,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兰索拉唑 法莫替丁 对比分析 RE
  • 简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老人户外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骨折渐增多,尤以下肢骨折常见,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易并发各种疾病,因此并发症的防治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1993~2003年我院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骨折542例,其中并发反流食管30例,占5.5%,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 下肢骨折 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膏配合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240例腮腺患儿,在常规给予抗病毒、抗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自制中药膏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好转3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9.2%,对照组治愈58例,好转49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3.04%,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自制中药膏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药源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便于同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膏 外敷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
  • 简介:探讨因子在PM2.5心血管毒性中的可能作用机制。PM2.5染毒心血管内皮细胞24h后,提取内皮细胞中的m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电泳的方法确定PM2.5染毒前后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xtaxin)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气PM2.5染毒浓度的增加,0.05mg/ml,0.2mg/ml染毒组心血管内皮细胞中IL-4和extaxinmRNA表达产物的相对含量显著增高,说明IL-4、extaxin等Ⅰ型变态反应相关因子在PM2.5的心血管毒性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大气细颗粒物 心血管系统 extaxin IL-4 炎性作用 PM2.5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231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患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平均住院天数15d。出院随访3-15个月,均愈后良好,无癌变。结论术前有针对的护理和术后细致、周到的观察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护理
  • 简介:乳腺癌,又称急性乳腺癌或癌乳腺,是乳腺癌的特殊类型,约占乳腺癌的1%~3%.临床特点是肿瘤发展迅速,乳房皮肤红肿、发热,与乳腺的临床表现相似.乳腺癌疗效欠佳,预后极差[1].我院于2002年2月收治1例乳腺癌致皮肤大面积溃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炎性乳腺癌 患者 溃烂 面积 急性乳腺癌 2002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风泰颗粒剂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72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关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痛风泰颗粒剂口服;对照组60例,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等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一8(IL一8)及C一反应蛋白(CRP)、血尿酸(BUA)、血沉(ESR)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83.3%,与对照组的85.0%比较,P>0.05;治疗组局部红肿消失的时间快于对照组(P<0.O5);治疗后血BUA、IL一8、CRP、ESR指标及WBC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痛风泰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疗效确切,有降低血尿酸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痛风 关节炎 痛风泰颗粒 中医药
  • 简介: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加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同期在我科住院的4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普米克令舒+溴化异丙托品组(简称为普米克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普米克组外加普米克令舒和溴化异丙托品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咳嗽、气喘、哮鸣音、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咳嗽及湿啰音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气喘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普米克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加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操作方便,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 简介:IUC中的患者常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尤其是术后气管切开或留置气管导管患者,除了上述情绪外,尚有不适、忧虑甚至疼痛的不良感受。而大手术后,ICU中通常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但观察到有时单用阿片类药物镇静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消除患者的焦虑,增加舒适感,我们在ICU中观察了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联合用药对此类患者的镇静程度。

  • 标签: 复合芬太尼 气管导管 气管切开 咪达唑仑 镇静效果 手术后
  • 简介:目的:临床验证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在气管插管困鞋病例中的应用,以提供使用依据。方法:BTII由食管气管引导管(OT)、光索(LT)和露源盒(BES)组成,另加专用面罩。选择165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其中术前预知者149例,未知者16例)使用BTII,采取3个步骤,先将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7.6%(161/165),插管总耗时为136.8±31.2s,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TII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并发症少,不受病人已用麻醉条件的限制。

  • 标签: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气管插管 麻醉 插管方法 临床应用 外科手术
  • 简介:40例MODS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及对照组,以期寻找降低MODS患者介质的有效治疗方法,释放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等)

  • 标签: 介质影响 功能障碍 患者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