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Merkel的冷却塔传热传质理论,推导了适应于横流式冷却塔的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正交试验和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横流式冷却塔传热的影响因素。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对横流式冷却塔传热影响程度最小,与理论模型正交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运行时应保证横流式冷却塔进水流量的分布均匀,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效率。

  • 标签: 横流式冷却塔 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 简介: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是在平直翅片管换热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化传热管型,在空调、电站间接空冷系统等的传热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运行工况变化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化试验研究,获得了在进口水温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件进口风温的升高,传热系数和空气侧流动阻力均减小的规律;在进口风温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对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空气侧流动阻力随之增大。

  • 标签: 运行工况 双向开缝翅片 进口风温 进口水温 传热系数 空气侧流动阻力
  • 简介:摘要错流丙烯氧化反应器管间流动与传热有着自身相应的特性。本文从对于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入手,对于错流丙烯氧化反应器管间流动与传热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错流丙烯 氧化反应器 流动 传热
  • 简介:空调虽小,却“五脏俱全”,内部包含各种类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当程度上影响空调的整体性能。尤其是作为空调结构核心的传热系统,更是决定其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优化空调传热系统结构设计是提高空调性能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空调传热系统 结构设计 优化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着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一些高参数、大容量的燃煤锅炉受热面的布置方式和结构型式也更加的复杂多变。可是长期以来对炉内燃烧与锅内水动力耦合的研究一直有所缺失,导致锅炉实际运行中超温爆管现象频繁发生,因此超超临界锅炉炉内传热特性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主要对超超临界锅炉变压运行水冷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探究。

  • 标签: 超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传热特性
  • 简介:采用Realizablek-ω紊流模型,在SIMPLE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数值研究了开槽姊妹孔在不同吹风比时,对平板气膜冷却和传热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截面上的涡量图和不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效率云图及努赛尔数分布,并与相同条件下不开槽姊妹孔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吹风比下,相比于不开槽姊妹孔,开槽姊妹孔能提高近冷却孔出口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优化气膜在热表面上的分布。

  • 标签: 气膜冷却 开槽姊妹孔 传热性能 吹风比 努赛尔数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凝汽器作为电站汽轮机组中热交换的重要设备,传热管破损导致的泄漏是凝汽器主要的故障模式,一旦发生泄漏将严重影响机组的可靠运行,增加凝结水经处理系统的负担,并对蒸汽发生器造成损害。本文以某电站发生凝汽器传热管泄漏事件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安装和运行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和国内类似事件的调查,提出了一些可能造成传热管泄漏的原因,并根据电站运行经验提出了监督优化的建议。

  • 标签: 凝汽器 传热管泄漏 隔热罩
  • 简介:摘要:节能是冰箱制冷行业内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年来,风冷无霜冰箱因其具有自动化霜,使用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对于风冷无霜冰箱冰箱,其节能技术亦从多个方向进行优化,如变频优化控制技术、风道CFD仿真优技术、换热器效率提效、真空绝热板和聚氨酯保温技术等。

  • 标签: 温度场 冰箱 壁面传热 冰箱效率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对凝汽器壳侧流场进行一定假设及简化后,借助于流动仿真分析手段,对某“向心型”管束布置型式的凝汽器的壳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蒸汽速度矢量场、压力场、不凝结气体分布场以及凝结性能等参数的计算分析,判定管束布置结构的合理性,为凝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保证。

  • 标签: 凝汽器,管束布置,数值模拟
  • 作者: 祖拜旦·排黑尔丁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21
  • 出处:《中国建设信息化》2024年1期
  • 机构:652325198909020066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地把地热作为替代能源之一,不断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地热井数量骤增。中深层地热能根据开采和热量提取方式主要分为水热型和换热型。浅层地热能开发单井换热量低,需采用占地面积较大的管群换热,经常受制于项目用地;中深层水热型地热开发经济性显著,但根据地质条件不同,可能会存在尾水回灌较难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下水造成破坏,目前国内大多数区域受限。中深层换热型系统的开发,较好地避免了上述开发方式的缺点,通过地热井固井密封以构建闭式循环,保证取热介质(循环水)与地下水不接触,达到“取热不取水”的目的。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研究这种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特别是其中采用套管式换热器装置的新系统。

  • 标签: 中深层深井 换热器 实验测试 传热特性 模拟研究
  • 简介:摘要:传热与传质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涉及热量和物质在系统中的传递过程。本文首先概述了传热与传质的基本概念,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以及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接着详细介绍了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以及扩散、对流传质等基础理论,包括其机制、方程和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传热与传质的理论与应用密切相关,涉及到化学反应、物质分离、能源转换等多个领域。最后,通过深入理解传热与传质的基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工业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化学工程 传质问题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其传热流动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结构参数对换热效率和流动阻力的影响,旨在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性能

  • 标签: 板式换热器结构优化 传热流动特性
  • 简介:摘要:板式换热器因其传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探讨了板式换热器传热增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实际应用。通过分析现有的传热增强方法,如扰流、涡流、流体脉动等,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一些新型传热增强技术的研究进展,如纳米流体技术、特殊表面结构设计等。最后,本文对板式换热器传热增强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标签: 板式换热器 传热增强 扰流 纳米流体 表面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共176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患者。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73%比参照组的88.64%要高,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100%高于参照组的94.32%,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惊厥情况发生,避免不良症状发生,提高预后效果,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与满意。

  • 标签: 相关热性惊厥 肠道感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患儿易发低钠血症,临床上对热性惊厥患儿作血生化特别是血钠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热性惊厥低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后可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多方面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43例患儿中显效29例(67.4%),好转13例(30.2%),无效1例(2.4%),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显效患儿共22例(51.2%),好转11例(25.6%),无效10例(23.2%),总有效率为76.8%;且观察组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水平。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远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进行护理时,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惊厥护理及退热护理,改善患儿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肠道感染 相关热性惊厥 患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