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烤烟碳氮代谢是重要的代谢过程,有机物料是作物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烤烟的碳氮循环。通过盆栽试验,将玉米秸秆、猪粪和生物炭调节碳氮比为25∶1,分析不同有机物料在相同碳氮比下,对烤烟和植烟土壤主要碳氮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与猪粪,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的农艺性状,添加玉米秸秆,则会降低烤烟的农艺性状。添加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强烟叶碳氮关键酶活性;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最大分别达到33.3μg/(g·h)、14.42mg/(g·min)和5.08mg/(g·h)。与对照(不施有机物料)相比,添加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增加烟叶氮、磷、钾质量分数。植烟土壤添加猪粪,可以提高土壤脲酶活性(最大值1.78mg/kg),但土壤蔗糖酶活性却基本不受有机物料种类的影响;同时,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氮质量分数显著提升。特别是猪粪处理中,土壤全氮和碱解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物料的施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提高硝态氮质量分数。因此,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烤烟碳氮代谢,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烤烟品质;添加猪粪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营养元素质量分数。

  • 标签: 烤烟 土壤碳氮比 化学成分 有机物料
  • 简介:为了解烟草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采用改良的NA培养基和稀释平板法从不同生长期的烟草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27株内生细菌。利用细菌16SrDNA特异引物扩增得到16SrDNA的部分片段,长约700bp,分别用内切酶MspⅠ、HaeⅢ、AfaⅠ、Hinf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16SrDNAPCR-RFLP分析中,在100%相似性水平处,除了cj23、ty16、cg23、wy6、cj25、wy13、my23、ty7、cj14、cg25、cg2、cj13、my11,my27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分为15个分类操作单元,其中Otu1、Otu2,Otu27类群最大,分别包括了27、18,26个菌株。对29个代表菌株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Bacillus)分支,其余菌株分布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纳西杆菌属(Naxibacter)、贪铜菌属(Cupriavidus)、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泛菌属(Pantoea)、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Bifissio属系统发育分支。通过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不同生长期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团棵期叶片中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多样性最大,随后是旺长期,苗期次之,成熟期最小。

  • 标签: 烟草 可培养 内生细菌 RFLP
  • 简介: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长期暴露的方法,研究锶(Sr2+)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稚鱼生长、存活率和肌肉Ca2+-ATP酶及N+/K+-ATP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15±0.2)℃下,将体质量(0.389±0.021)g的大麻哈鱼饲养在可控温玻璃水槽(100cmX50cmX40cm)中。水槽中添加SrCl2·6H2O,使Sr2+浓度达10、20、30和40mg·L^-1,以不添加锶的水槽为对照组。30d饲养表明,各实验组大麻哈鱼稚鱼均能生长,但高质量浓度的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大麻哈鱼稚鱼的生长和存活率,显著影响了稚鱼肌肉中Ca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锶(sr2+)质量浓度为10mg·L^-1时,各项生长指标和存活率最高;随着锶(Sr2+)质量浓度的升高,Ca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下降。结果提示,大麻哈鱼稚鱼长期暴露的锶安全质量浓度在10mg·L^-1之内。

  • 标签: Sr2+ 大麻哈鱼稚鱼 生长指标 CA2+-ATP酶 Na+ K+-ATP酶
  • 简介:对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夏季开花坐果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春季(4月)种植后90d开始开花;开花后前期幼果生长迅速,开花后20天幼果体积、重量接近最大值;开花后55~60d果实成熟。

  • 标签: 台农一号百香果 开花坐果 果实发育
  • 简介:GA3与GA4+7采用2种不同浓度,在花前10d、1d和盛花期对巨峰(Kyoho)葡萄进行无核处理,花后10d用GA,和CPPU以三种浓度组配进行膨大处理。各处理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大幅度提高。GA3处理比GA4+7处理更有利于巨峰葡萄产生无核果。在GA3的处理中花前1d处理对其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花前10d和盛花期的处理,以花前1dGA,12.5mgL^-1+盛花后10dGA312.5mgL^-1效果最好,其无核率可达90.91%。GA4+7对提高巨峰葡萄的座果效果比较显著,以花前1dGA,25mgL^-1+盛花期GA325mgL^-1+CPPU20mgL^-1效果比较好,座果为对照的123.1%。在巨峰葡萄上,用GA3进行处理的果实有变长的趋势;而用GA4+7进行处理的则有果实变圆的趋势。膨大处理时,配施CPPU比单用GA3效果要好。

  • 标签: GA3 GA4+7 CPPU 巨峰葡萄 果实发育 影响因素
  • 简介:通过对连城白鸭(乌嘴鸭)与樱桃谷鸭正反交后代进行生长发育观察,结果表明:以樱桃谷为母本组合的种蛋的纵径、横径、蛋形指数、蛋重,及苗鸭的初生重及各阶段生长体重均极显著高于以连城白鸭(乌嘴鸭)为母本的各项指标;以樱桃谷为父本组合的种蛋各项指标与连城白鸭(乌嘴鸭)为父本组合的种蛋各项指标基本一致,但前者的后代生长体重随着日龄的增加与后者后代的生长体重拉开距离;樱乌正交组与乌樱反交组仔鸭的早期体重生长速度基本一致;但从本次试验的杂交组合与亲本组合的生长体重比较,发现杂交组合不存在杂种优势。但樱乌正交纽的生长体重极显著高于连城白鸭(乌嘴鸭)纯繁组.说明仍可利用樱桃谷鸭作父本来改良连城白鸭(乌嘴鸭)的生长速度。本次试验中所进行的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苗鸭各阶段的生长体重均与前期的体重大小及与种蛋大小、蛋的纵径和横径的长短等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选择蛋重大的,或选择纵径、横径、蛋形指数大的种蛋能提高苗鸭的初生重及仔鸭各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

  • 标签: 连城白鸭 乌嘴鸭 樱桃谷鸭 杂交后代 生长发育
  • 简介:为了明确田间条件下桑叶的光合能力,从夏伐后的普通桑园与密植桑园中,每隔10日取伸长枝与短枝,测定了着生叶在光饱和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探讨了桑叶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测定了供试桑叶的叶绿素、全氮量及RUBP羧化酶活性,考察了限制光合作用的有关叶内成分。Pmax是用供试叶片浸入饱和CO2溶液中,照射强光,再用刻度吸管测定O2释放量而求得的。获得的结果如下:1、Pmax从叶龄第5日至第20~30日间呈直线急增,其后至第70日总的来看是呈稳定平行推移。从叶龄第25日到叶龄第70日间,短枝、密植和6、7月开叶的桑叶的Pmax值比伸长枝、普通桑园和8月开叶的桑叶的Pmax值明显的低。2、叶绿素含量依其桑叶的衰老而变化,此变化与Pmax的变化比较类似。从叶龄第25日至第70日间,在枝条种类间,栽植密度间和开叶时期间认为与Pmax有着类似的差异。全氮量的变化在刚开叶不久时示相当高的值,在变化推移上与Pmax的变化不同。并且,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依其开叶时期而显著不同,很多与Pmax的变化不一致。3、在与Pmax的相关中,是叶绿素含量与Pmax的相关系数最高,并与叶龄没有关系。本实验范围内,在光饱和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从叶内成份来看叶绿素最为有力。但是在成熟叶中因叶绿素的增减将伴随RUBP羧化酶与诸种蛋白质的增减,所以Pmax与全氮量,RUBP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也比较高。

  • 标签: 衰老过程 叶龄 光合速率 普通桑园 羧化 全氮量
  • 简介:一种新的复口吸虫在中国虹鳟养殖场饲养的虹鳟(Salmogairdneri)眼内发现,定名为山西复口吸虫新种(Diplostomulumshanxinensisn.sp)。虹鳟被严重感染后能引起角膜破裂或玻璃体脱落,即所谓“寄生虫性白内障病”,小鱼可导致消瘦或死亡,成鱼则可能影响性腺发育。胞蚴和尾蚴在萝卜螺(Lymnaeaauricularia)内发现。尾蚴钻入鱼宿主的皮肤后到达鱼眼球水晶体内。尾蚴在虹鳟眼内发育成囊蚴阶段需时80天,而在白鲢(Aristichthysnobilis)眼内发育则只需要33天。

  • 标签: 胞蚴 尾蚴 后囊蚴 焰细胞
  • 简介:新型10号ABT生根粉可促进西洋参种子早熟,提高成熟度,增加西洋参种子、人参种子的产量和千粒重,对3年生人参根长、根粗、单支重均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新型10号生根粉 西洋参 人参 增产 千粒重
  • 简介:在池塘养殖环境下,检测2龄伊河团头鲂春季性腺发育程度,发现4月底2龄伊河团头鲂部分雄性个体精液可以自然流出。5月中旬雌性性腺成熟系数最高可达14.00%,平均成熟系数为8.85%,达到人工催产条件,雌性相对怀卵量均大于150粒/g,平均达到180粒/g。

  • 标签: 池养 伊河团头鲂 成熟度 怀卵量
  • 简介:荔枝霜疫霉是荔枝上的严重病害。在离体条件下比较了4种QoI类杀菌剂烯肟菌酯、烯肟菌胺、SYP-2815和苯醚菌酯对荔枝霜疫霉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荔枝霜疫霉病菌菌丝扩展及孢子囊产生量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在0.19701.2579μg/mL和0.21270.8160μg/mL之间,而对其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低,EC50值在4.14487.4253μg/mL之间;4种药剂在一定浓度下会加速游动孢子的消解,抑制休止孢的形成;对孢子囊和休止孢萌发具有优异的抑制活性,EC50值分别在0.04650.3424μg/mL和0.03650.1877μg/mL之间。

  • 标签: 荔枝霜疫霉 QoI类杀菌剂 发育阶段 敏感性
  • 简介:以嘧菌酯为对照药剂,研究了6种中国自主创制的QoI类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thegrisea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扩展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EG50值为0.10~2.89μg/mL;对病菌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EC50值分别为0.10~4.92和0.75~7.14μg/mL。在1.0μg/mL的含药平板上,烯肟菌酯、嘧菌酯、丁香菌酯、SYP-2815对水稻稻瘟病菌产孢量的抑制率均大于90%;对病菌孢子芽管伸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层G0值为1.67~34.76μg/mL。在1.0μg/mL的含药平板上,7种QoI类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形态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其黑色素的产生。

  • 标签: QoI类杀菌剂 水稻稻瘟病菌 发育阶段 敏感性
  • 简介:硬头鳟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三种红血细胞核类型,圆形的幼体核(L核,在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椭圆形的成体核(A核,在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和近椭圆形的未成熟的成体核(ImA核,在近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L核从胚胎早期发生(眼点期前后)至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65日,孵出后33日)消失,其间核直径逐渐减少,减幅达29.7%。A核从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至卵黄吸收完毕后,A核基本取代其它类型核,其间核长短径持续发生变化。长径逐渐增加,短径逐渐减少,这种变化直至受精后99日才稳定下来,此时A核长径增幅为43.1%,短径减幅为22.3%,长短径比率由1.11增至2.04。ImA核在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但比例很少,尺寸变化不大,在卵黄吸收完毕稍后(受精后74日,孵出后42日,)可忽略大计(基本上转变为A核)。在胚胎孵出前,红血细胞核全为L核;在卵黄吸收期间,L,A和ImA3种混合存在,核大小及形状发生急剧变化,核类型迅速发生转换,最终全为A核所取代,这种变化和Ichiro(1974)所描述的虹鳟红血细胞的变化基本一致。在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74日),A核尺度相对稳定。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着色深,核形状清晰,便于测量。所以,硬头鳟(虹鳟)早期发育中,这一阶段用红血细胞测量鉴别其倍性的合适取样时期。

  • 标签: 硬头鳟 核长径 核短径 核转换 红血细胞核 早期发育
  • 简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卵巢处于不同发育期的7龄雌哲罗鲑Huchotaimen血清中雌二醇(E2)与睾酮(T)的含量,检测下丘脑促性腺释放素(GnRH)、垂体促滤泡激素(FSH)与促黄体激素(LH)及肝脏卵黄蛋白原(Vtg)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生殖激素基因、性腺指数(GSI)和性类固醇激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深入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对哲罗鲑卵巢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在卵巢发育期内下丘脑GnRHmRNA表达水平在Ⅳ早期时显著升高,至Ⅳ晚期时达到最低,随后显著升高;垂体FSH与LHmRNA表达水平自Ⅲ期显著降低,随后显著升高,至Ⅳ晚期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肝脏VtgmRNA表达水平自Ⅳ早期显著升高,在Ⅳ期中达峰值,随后下降至Ⅱ期、Ⅲ期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下丘脑GnRHmRNA表达水平与GSI呈正相关;与FSH、LH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垂体FSH与LHmRNA之间则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中E2与T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均与卵母细胞同步发展。GnRH、FSH与LH变化的规律性确保了HPG轴对Vtg、性类固醇激素(E2与T)等合成与分泌的调控。本研究可为系统、科学地开展哲罗鲑人工繁育与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哲罗鲑 HPG轴 卵巢发育 生殖激素
  • 简介:两种重要的印度鲤科鱼——露斯塔野鲮Labeorohita和厚唇鱼巴Catlacatla首次人工雌核发育成功。用紫外线照射使精子失去遗传活性。冷休克(12℃,20分钟)和热休克(39℃,1分钟)在诱导二倍体雌核发育中是有效的。概要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印度两种重要鲤科鱼的遗传育种工作中的效果。

  • 标签: 露斯塔野鲮 人工雌核发育 育成 鲤科 遗传育种 二倍体
  • 简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物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内不同发育期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化防田拟环纹豹蛛各发育时期AChE活性均较生防田中的低,其各发育期AChE的Km值也均明显高于生防田种群。从整个发育期来看,幼体的AChE活性最高,卵囊的最低,说明不同发育阶段AChE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而CarE的活性正相反,化防田种群卵囊、幼蛛、雌成蛛和雄成蛛的CarE活性均高于相应生防田种群,且幼蛛的CarE活性高于相应成蛛,生防田种群每一发育阶段CarE的km值也均高于相应的化防田种群。表明化防田中的拟环纹豹蛛有可能对部分农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 标签: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活性 抗药性
  • 简介: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HBF-1菌株对10日龄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和黄褐丽金龟A.exoleta幼虫存活率、拒食、抑制生长及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大和感染时间的延长,两种金龟子幼虫的存活率均下降,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增强,使该幼虫对饲料的选择性增强。感染7d时,对黄褐丽金龟幼虫的LC50值为64.16μg/g,14d时下降到13.98μg/g,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LC50值则由79.69下降到19.14μg/g.当菌剂浓度为10μg/g、感染7d时,HBF-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拒食率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4%和9.84%,14d时分别为30.75%和73.87%;当菌剂浓度达到160μg/g、感染7d时,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拒食率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9.01%和83.61%,14d时分别为86.10%和97.75%。可见高浓度菌剂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一定的拒食作用。

  • 标签: 苏云金芽孢杆菌 铜绿丽金龟 黄褐丽金龟 生长发育 拒食作用
  • 简介:选择三个代表性的叶龄段。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两个烟草品种NC89和JYH光合功能衰退和H2O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激素对NC89和JYH不同发育阶段的光合功能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在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前期,两激素对NC89和JYH各光合参数和H2O2含量影响不大;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后期,光合机构和H2O2对两激素处理非常敏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是光合功能衰退的可逆和可调阶段;叶绿素含量速降期,6-BA处理对光合功能已无促进作用,各参数变化很小,所以叶绿素含量速降期是光合功能衰退的不可逆和不可调阶段。SDS-PAGE显示可逆衰退阶段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aco)大小亚基对6-BA和ABA处理较敏感,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基本无变化;不可逆衰退阶段,6-BA对Rubiaco大小亚基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影响不大,ABA对Rubisco大小亚基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有一定影响,说明烟草叶片光合膜和碳同化酶对两激素的响应不同。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 脱落酸 烟草 光合功能 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