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带着红领巾的我初中毕业后到关宾公路龙头村道班当记录员。那年我十六岁,由于营养不足,体瘦身矮,扛上12磅大锤,双脚直打飘飘,每天跟着班长和叔叔们上石头山去备石料。临近中午,班长派我去烧中午饭。那时的石头山并不荒凉,山头上布满荆棘灌木丛,我钻进丛林中去拾柴火,常常惊动野鸡野兔,吓我一跳。每当野鸡狂飞,野兔乱窜时,我发现盘旋在山顶高空中的几只鹞鹰便会尖啸一声,倒头冲刺下来,直扑猎物而去。等我赶去,有时只见鸡毛兔骨一堆。这种鹞鹰体形不大,捕食猎物竟象鹫鹰一样凶猛。

  • 标签: 六十年代 班长 道班房 营养不足 困难时期 野鸡
  • 简介:浮梁首先是景德镇相关的。景德镇是离我家乡古县渡最近的一座城市。那时大人们常说“上镇下府”,上镇指的是去景德镇,下府是去饶州府,就是我们的县城鄱阳镇。这种说法是以昌江作为参照物,景德镇在昌江上游,饶州府在下游。

  • 标签: 景德镇 参照物 州府
  • 简介:中秋,在路上上初一那年,我第一次以中秋的名义吃月饼。我老家没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老家山村的中秋,是一个素淡的节日。山村一年中的节日,自春节起始,之后,清明,端午,火把节,七月半节,一路数过来,每一个节日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仪式,甚至有着相对固定的气味。清明扫墓,端午蒸包子,火把节接女儿,

  • 标签: 中秋 月饼 天气预报 火把节 节日 端午
  • 简介:1何谓一想这就心烦,就躺不住,猛地坐起来。阳光正泻进屋里。该上班了。何谓对了窗口,穿衣,想事。行色匆匆的,肯定是该上班的人,在街口一闪而过。于是旧事也一闪而过,让他胸口涌动潮水,他一冲动,没有刷牙,就在懵懂中推门,跌撞中下楼去。一路上,跳跃

  • 标签: 新都市小说 报纸 警察 主任 西瓜 洗衣粉
  • 简介:  一  现代汉语的"幽默",是林语堂先生以现成的古词对英文"humour"所作的音译,有"风趣"、"谐趣"、"诙谐风格"等意.古词"幽默"大概最早见于屈原的:"眴兮杳杳,孔静幽默",系"寂静无声"之意.屈子作时,正当悲伤绝望、"怀抱沙石以自沉"的前夕,那心情是humour毫不沾边的.……

  • 标签: 幽默药
  • 简介:在井下纵横交错的巷道里,到处是突兀而起的上山。所谓上山,是平巷通往煤层的巷道,因为陡峭如山道而得名。有的上山,长有几百米,空身人上去,也会双腿打颤汗水淋漓,够你喘十分八分钟的,所谓英雄豪气在那一刻全成了一团软塌塌的稀泥。但在十多年前,爬那样的上山也不过是小菜一碟,然后吼一嗓子,气喘憋闷就洗荡一尽,轻轻松松说说笑笑潇潇洒洒地干活去了。那时的工友,在时间的河流中,早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到现在也就光剩下了伤感的怀恋和忧伤的向往。那时,最欢乐的时刻莫

  • 标签: 怀念向往
  • 简介:我所认识的季能宽先生一天下午,我正坐在门房读一本新杂志上的《邻居》,雷蒙·卡弗的短篇,季能宽先生推着车子喊我了。他说他刚刚从北京回来。他去参加了蒋和森先生的葬礼。听到蒋先生去世的噩耗,我心里有着些微的呻吟。我不研究红学,但蒋先生的小说《风萧萧》我是拜读过的。我一直不知道他是海安老乡。季先生蒋先生书信不断,这次又特意赴京垂悼,可见相交之深。

  • 标签:
  • 简介:礼节忽然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看自行车棚的人换了,现在是一个乡下来的中年人。我之所以不好意思,是因为这个车棚看得很紧,只是在存取车子时开一下锁,这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存取车子时,这中年人都得从几十米处的门房里走过来,开了,再锁上。我觉得应该讲点所谓的礼节了。再一次存车子,那中年人锁门时,我就礼貌地说了

  • 标签: 艺人 中年人 命运 童谣 草茎 狗肉
  • 简介:南洋公学、盛宣怀,当时光定格在120年前的上海徐家汇这个地名上时,一页页光荣的历史篇章就此徐徐展开。

  • 标签: 梦想 南洋公学 盛宣怀 徐家汇
  • 简介:我第一次挨马蜂蜇才七岁。捅马蜂窝,几乎是每个农村调皮男孩都爱干的活儿,虽然没有什么利益驱使,但他们还是长期乐此不疲,见了马蜂窝手就发痒,尽管被蜇得死去活来、满地打滚,还是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直到把马蜂窝捅下来为止,因为这个活儿充满了刺激,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 标签: 利益驱使 挑战性 农村
  • 简介:阡陌世界,行者无疆。走过雪山,走过草原,走过大漠,走过湖泊。每一处,都有羁旅的风尘,都有飘泊的落寞,都有万壑空谷和冬日落花的缺憾。而如果你走进五老峰下拥有7000余种植物的厦门万石植物园,花共舞,草同生,树狂欢,却是走向生命的礼赞,万物的摇篮,身心的驿站,灵魂的家园。

  • 标签: 万石植物园 五老峰 行者无疆 空谷 放马南山 人间仙境
  • 简介:我初次结识杨振宁博士,是在香港。那是1990年仲夏,我两位书家联袂赴香举行《莽神州》画展。应该说,画展轰动了香江。当港城的大刊小报上在我的名字前纷纷冠上“国画大师”、“神州第一虎”的称谓时,我还真有点儿受宠若惊。

  • 标签: 杨振宁 科学家 学校 艺术系 美国 博物馆
  • 简介:凌晨,村庄安睡如婴。一丝微亮含着磷硫磺的气息,不易察觉地掠过鼻孔。稍后,屋子里的光晕扫在桌柜上。熟睡的娃娃呼吸均匀,脸蛋红扑扑的,还有昨天的冷风噬咬的印痕——它们会长久地累加,成为山村孩子的特有标记。

  • 标签: 温暖 有标记 村庄
  • 简介:<正>今年春节期间,我在修造厂工作时的好朋友孙荣夫妇到家做客,我们四位老人,坐在我家的客厅里,眼望着楼后起伏的山脉,话题不觉转入在修造厂时我们常常结伴进山的情景。那时,我和孙师傅是同一个班组的车工,每当夜班时,白天我俩就常结伴进山,或采集,或捡柴、或套兔,总是形影不离。由此我们不仅成为很好的朋友,还共同山林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老来时说不尽的"话说当年"。

  • 标签: 老来 说不尽 孙荣 就这样 屁股坐 往前走
  • 简介:姐姐走了,远走了。走得是那么遥远,而又是那么匆忙。农历二月初八上午九点二十分,病魔夺去了姐姐宝贵的生命。78岁,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医疗非常好的条件下,姐姐为什么不能至少再活十年八载呢?正赶上盛世年头的好时代,衣食无忧能享享清福了,姐姐却没有那福分,撒手人寰远走了。姐姐名叫客畦,取自于家乡土语。客畦,意即漂亮、好看。用姐姐生前曾说过的一句话是,爹妈虽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

  • 标签: 疼痛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