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及法律专业人员,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津助是法制观念发展的结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一种国家义务行为,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国外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发展、建立和健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性与可能性、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分析、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思路四个方面粗浅地论述了法律制度,以期早日实现我国法律援助的社会化和制度化。一、国外法律援助制度的庙史发展法律援助制度起源于英国,在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非洲~些发

  • 标签: 法律援助制度 当事人 援助中心 诉讼费用 人民法 发展思路
  • 简介:<正>现代教育是日益复杂有序的社会化教育,它在形式上不同于过去自发的以私营为基础的、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传统教育,由专门的按一定组织形式构成的专业化独立实体来实施。这种独立实体除需要一定的人员、经费和物质条件外,还必须按一定的规则组织

  • 标签: 举办者 教育法制 社会化教育 办学者 教育机构 记载事项
  • 简介: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的个人——社会方法分析了通过法律的自我建构过程,强调了“自我”这一概念对于法律的重要意义。自我是人类意识中理性的部分,具有通过经验环境的参照进行反思的功能。法律是构成自我反思的经验环境之一,法律为自我反思提供了参照。作为人工的构成物,法律上的人具有普遍平等性、自治性和实践性。自我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与法律的相互认同,通过法律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 标签: 自我 法律上的人 共同体 认同
  • 简介:韦伯关于权力的定义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不能也不会终结权力问题的讨论。韦伯的定义对于人们认识法律权力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就法律权力而言,无论是霍菲尔德还是哈特都提出了重要的认识,而他们的认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 标签: 权力 法律权力 认识法律权力的方法
  • 简介:法律漏洞是客观现象,其可分为必然漏洞和偶然漏洞,公法漏洞和私法漏洞,真漏洞和假漏洞,公开的漏洞和隐藏的漏洞四大类.面对法律漏洞,司法者应分清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规则.

  • 标签: 法律漏洞 司法适用 刑法规范
  • 简介:《人大法律评论》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支持下,由法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独立编辑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出版物,现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人大法律评论》初创于2000年,至2015年6月已出版18辑,现包含"专题研讨"、"论文"、"评论"等栏目。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优秀学子惠赐稿件,来稿原则上在1万字以上,并只接收电子邮箱投稿。来稿请以"作者姓名+文章标题"为邮件名称。收稿邮箱:rendaflpl@163.com。

  • 标签: 法律评论 学术出版物 电子邮箱 海内外专家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社会群体,结合法律援助的相关知识,结合农村的现实状况对在农村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提出设立农民法律援助机构,建立适合农民的援助机制和保障机制.

  • 标签: 法律援助 机制
  • 简介:西方法律对伊斯兰国家的法律,ARSAL.《土耳其历史和法律》 İ,今天土耳其法律系统是以穆斯塔法•

  • 标签: 土耳其法律 法律体系
  • 简介:<正>从1979到1989年9月这十多年来,我国已制定了83个法律,64个修改补充法律的决定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147个。在这些法律中,有10个已经做了修改,其中有5个修改了一次,3个修改2次,另有8个法律法律性决定是对刑法的修改补充,有7个是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补充。十年来,对宪法的修改有4次(其中3次是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包括1982年宪法对它的全面修改,一次是对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近年制定的法律中,也有14个是对1979年以前的法律的全面修改。此外,还有5个是“试行法”,3个是“暂行条例”,除《森林法》已由“试行”修改为正式的法律外,其他都有待修改。所有这些情况表明,近年来我

  • 标签: 刑事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律修改 刑法 宪法规定 刑事诉讼法
  • 简介:法律援助是指政府设立的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按一定程序组织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法律帮助,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法律援助的范围是什么?1.刑事案件的代理和辩护。

  • 标签: 法律援助 范围 定义 申请程序
  • 简介:一种独特的法律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法律距文化有多远

  • 标签: 文化远 法律文化
  • 简介:法律论证作为一般论证的特定形式,法律论证应包括立法论证、司法论证等一切法律活动。同时,它作为一种说理的知识与技能,只有在所有法律活动中运用才具有整合法律的功能。以此为视角,法律论证的逻辑取向是非形式逻辑,关注思维的实质内容。特别是理由问题:理由的合成和逻辑联系、理由的可接受性、“形式理由”与“实体理由”的划分、理由的可能和论辩的和解等。法律需要逻辑,法律论证必须符合逻辑,倘若法律生命没有逻辑,则法律生命将不堪一击。

  • 标签: 法律论证 逻辑 取向 理由
  • 简介:分类之法,在逻辑及认识论上,仍为重要,余虽不敏,对于旧时法律的分类,认为不合现情,主张有改革之必要。兹分为三大点说明之,以供法家之参考与批评焉:

  • 标签: 现代法律 分类 认识论
  • 简介: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尽管较客观真实的要求为低,  根据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而是对裁判者相信待证事实已被证明的认识程度的要求

  • 标签: 人权保障 法律真实 真实人权
  • 简介:在古城西安习律求法,遇到了一些与法律、法学人、权力及普通百姓生活相关的事情,其中有三个影像我始终挥之不去,经常在脑海中出现:

  • 标签: 侵权行为 知识分子 公共权利 社会群体
  • 简介:法律行为可发生私法上的效果是因为在民法理论中,我们对法律行为制度的探究也只能从概念开始,民法上的法律摘要

  • 标签: 法律行为 浅议法律 行为概念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依法办案的目标是精确执法。但在今天这个特定时代、特定国家,科学执法更贴近司法现实,更以人为本。本文从道德良知、民众感情和经验法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朴素正义是科学执法的本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朴素正义与法则正义的辨证统一是科学执法的思维基点,力求依法办案与依理办案的有机统一是科学执法的思维方法.科学执法的思维效果体现在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中.而公正要在衡平中守护。

  • 标签: 科学执法 法律思维 朴素正义 法则正义
  • 简介:一、引言:实行QFII制度的背景——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世纪之交,中国经济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新经济的挑战,二是加入WTO,融人世界经济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之中,而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被提上日益重要的议事日程。何谓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广义角度而言,它是指一国以证券为媒介的资金运动实现了跨越国界的流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标签: QFII制度 法律制度 中国 证券投资 资本市场 外汇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