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大庆肇州201区块原油含蜡量高,凝点高,易结蜡的特点,研制出了效果较好的油基清防蜡剂,确定了最佳配方,并且考察了防蜡剂加量对防蜡率和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A油样,1^#防蜡剂加量为1.0%时,其防蜡率可达88.6%,凝点可降低7℃;对B油样,4^#防蜡剂具有较好的防蜡降凝效果。

  • 标签: 肇州201区块 油基清 防蜡剂 防蜡率 降凝
  • 简介:首次对我国自行研制的硫磷型GL-5车辆齿轮油进行了较全面的科学应用研究,对其实际使用性能和质量衰变规律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国产油品通过了三菱FV413载重车105000km的行车试验及切诺基BJ-213吉普车50000km的行车试验。在相应的试验里程内,此油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热氧化安定性、防腐防锈性和低温性能。

  • 标签: 车辆齿轮油 行车试验 换油周期
  • 简介:将层次分析法(AHP)引入基于符号定向图(SignedDirectedGraph,SDG)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ardandOperabilityAnalysis,HAZOP)中,并以加氢反应中的冷高压分离器单元安全评价为例,阐述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DG-HAZOP的实施步骤.该方法分析得到的危险路径,按权重系数由高到低排序,弥补了传统SDG-HAZOP方法中分析结果主次不清的问题.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符号定向图 危险与操作性分析法 冷高压分离器 危险路径 权重系数
  • 简介:针对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常规孔、渗资料,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太古界的储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脉岩类;太古界潜山内幕的储集空间以各类裂缝为主,淋漓孔与溶蚀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太古界储层属于裂缝性储层,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都表现出极端的非均质性;太古界储层主要集中在距潜山顶面0~30m,30~60m,60~100m等3段范围内的潜山风化壳,横向对比难度较大,平面上储层围绕潜山呈条带状展布。

  • 标签: 太古界 储层特征 潜山 东营凹陷
  • 简介:测定不同浓度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C)三元共聚物在硫酸钡过饱和溶液的电导率,分析其对硫酸钡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钡结晶表面自由能与硫酸钡过饱和溶液的诱导时间均随着MA-AA-MA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硫酸钡晶体的生长速率随MA-AA-MAC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这说明三元共聚物阻垢机理主要是由于阻垢剂对硫酸钡品种表面具有Langmuir等温单分子吸附作用,阻垢剂通过吸附于微晶表面的活性增长点阻止微晶的继续生长,从而达到阻垢目的。

  • 标签: 电导率 硫酸钡 结晶动力学 MA-AA-MAC 阻垢剂
  • 简介:本文将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喷气燃料银片腐蚀结果评价,提出了银片腐蚀结果计算机专家系统评价技术路线,用VB6.0编制了银片腐蚀计算机专家系统软件,解决了银片腐蚀试验结果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图像颜色提取、模式识别方法、量化表示等问题。对所编制的软件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试验表明计算机专家系统评价不同腐蚀级别的样品与标准色板评价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银片腐蚀试验 试验结果评价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专家系统
  • 简介:随着润滑油规格的发展,对润滑油的配方技术提出了挑战,其中尤其对抗磨添加剂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氯系、硫系、磷系、含氮、硼类、稀土和纳米抗磨添加剂的最新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抗磨添加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抗磨 添加剂 研究 应用 极压抗磨添加剂 研究和应用
  • 简介:通过在两组日处理水量15L的活性污泥装置中进行间歇试验,对微生物菌剂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投加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号菌剂的效果优于2号菌剂,当1号菌剂日投加量0.1mL时,剩余污泥减量27.27%,使污泥在源头上得到有效的减少.该技术在污泥减量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不需要改变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设施和运行方式,不消耗额外动力,对系统污泥性状及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剩余污泥 减量 微生物菌剂
  • 简介:通过对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的初步研究,将其有机包裹体分为6种类型。其中文昌A凹陷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和含气态烃包裹体,文昌B凹陷则以纯液态烃和含烃三相不混溶包裹体为主,分析了油气运移的温度,计算了油气运移的深度,并推算出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认为珠三坳陷油气大量运移的时期为晚中新世到第四纪,运用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判断了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珠海口盆地 珠三坳陷 有机包裹体 研究 均一温度 油气运移
  • 简介:压裂液返排液具有液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清洁压裂液返排液的再利用,通过对压裂液返排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质量分数、吸附性能、降低界面张力性能、改变岩石润湿性性能及提高采收率性能的室内实验评价,构建了基于清洁压裂液返排液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清洁压裂液返排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质量分数为0.3%,用于目标区块脱水原油时,当其有效质量分数为0.05%~0.30%时,油水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4)~10^-3mN/m的超低数量级;该体系改变岩石润湿性性能优良,可使油湿石英片表面向弱水湿方向转变;同时,该体系动态饱和吸附量为9.53mg/g,且水驱后动态滞留量仅相当于动态饱和吸附量的25%~33%。室内岩心模拟驱油实验反映出,在最优注入方案条件下实现采收率增值12.5%,表明该体系能够满足目标区块压裂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要求。

  • 标签: 清洁压裂液返排液 再利用 性能评价 驱油潜力 驱油机理
  • 简介:为了充分发挥录井技术在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作用,通过地质导向实现提高油层钻遇率,增加储集层裸露面积,从而达到有效挖掘剩余油、增加单井油气产量、减少勘探开发成本的目的,针对中原油田的地质特点开展了研究,编制了专用软件,利用录井过程中采集的各项参数和资料绘制了地质导向图。通过地层对比,准确预测并卡准水平段目标层的位置;借助油层和非油层的曲线特征,判断钻头是否在油层中穿行;通过准确计算地层倾角。指导钻头尽可能多地在油层中穿行。该项技术经过现场试验性应用,表明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已成为水平井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手段。

  • 标签: 中原油田 水平井 地质导向 斜深校直 对比卡层 油层判断
  • 简介:WTO的加入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内燃机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降低高昂的台架试验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台架试验的通过率。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建立的模拟试验方法,与ⅢE台架试验有较好的相关性。

  • 标签: 试验方法 磨损性能 模拟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台架试验 汽车工业
  • 简介:对辽河坳陷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生气性能和生气强度进行研究后认为,区内已探明的天然气主要为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和低温热解气,而高温热解气和裂解气很少,这与辽河坳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不相称;热演化程度高、生烃强度大的洼陷带深层应该蕴藏着丰富的、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天然气。在分析了几个重点地区深层构造背景、储集条件的基础上,认为这些地区或处于气源灶内或与气源岩直接接触,成藏条件优越,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 标签: 深层天然气 天然气勘探 烃源岩 储集条件 辽河坳陷
  • 简介: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与测井曲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测井曲线常常反映不同的地层性质,因此,很难用单一的函数来描述曲线之间的数学关系。多元回归技术是处理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对简单的地层特性关系分析较为有效,但随着地质影响因素的增多,其效果也往往欠佳。为此,以常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基础,推导了非线性回归模型,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简化为较为简单的线性问题来处理,增强了多元回归技术的适用性;同时,建立了多元回归原始参数与模型的优选方法,为最优回归结果的获取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后,探讨了测井曲线重构在地质与工程作业中的具体意义,并以3个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 标签: 多元回归 曲线重构 模型优选 工程应用 非线性模型
  • 简介:为及时发现和控制钻井过程中的溢流,减轻井喷和压井作业对地下油气层的伤害,降低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对当前国内外录井溢流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建立起一套以出口流量监测为核心的录井溢流监测系统。通过对返出管线流速场进行的水力学模拟,分析返出管线的流体流动规律,优化出口流量监测系统结构设计;采用V型结构设计既满足了流量计满管测量以保证测量精度,又保证了钻井液正常通过和携带岩屑。现场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用性,实现了出口流量的自动化、早期化、精确化监测并及时对溢流状态进行报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出口流量监测技术的溢流预警模型进行了展望,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溢流 监测 出口流量 水力学模拟 预警 录井
  • 简介:利用铵盐离子交换的方法对NaY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备了HY型分子筛,HY型分子筛分别采用与硝酸铜溶液进行二次离子交换和浸渍法制得两种CuY型分子筛脱硫剂A和脱硫剂B。利用改性的Y型分子筛脱硫剂进行直馏柴油静态吸附脱硫实验,结果表明,HY型分子筛经过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脱硫剂其脱硫效果又进一步增强,其中以硝酸铜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的脱硫剂A脱硫效果最好,其脱硫率接近70%。

  • 标签: 分子筛 改性 离子交换 吸附 脱硫剂
  • 简介:通过汽车、内河船舶、固定式发电机组及全尺寸发动机台架的运行试验,对国产中高档柴油机油的使用经济性从油品衰变、机件磨损、机燃油消耗以及发动机清净性评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为指导用户合理用油和内燃机油配方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柴油机油 应用研究 经济
  • 简介:长期以来,沙垒田凸起、庙西凸起前第三纪变质花岗岩被笼统地划归前寒武纪,对两凸起有代表性的4口井的变质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变质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047~2483Ma,属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台期-吕梁期的产物.对C1井井深1406~1443m钻遇的灰岩地层进行了采样分析,首次获得了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并证实灰岩地层属古生界下寒武统,从而为沙垒田凸起古生代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沙垒田凸起 庙西凸起 前第三纪 地层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油气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