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选择林分年龄、地位指数和断面积为辅助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林分材积收获模型.从生长和收获的一致性出发,由材积收获方程对年龄取微分导出材积生长模型,并建立断面积生长模型,从而为预估森林生长量和收获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收获模型 马尾松人工林 生长模型 森林生长量 辅助变量 林分材积
  • 简介:簕仔树(光荚含羞草)为豆科落叶或半落叶小乔木,原产巴西引入我国广东省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是一个优良的薪炭林树种,亦是护土、改土、饲料、蜜源、绿篱树种。本文对该树种的生态特性、生长发育、生物产量、经营方式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描述,在广东省热带和南亚热带适生地区开发利用这一外引树种资源,可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落叶小乔木 南亚热带 生物产量 光荚含羞草 树种资源 适生地
  • 简介:通过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霸王岭睑虎的栖息地状况、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霸王岭睑虎仅分布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的东一、东六和雅加三个地点,其分布海拔介于500~800m之间;霸王岭睑虎的种群数量极小,主要原因为栖息地的破碎化;最后提出了保护霸王岭睑虎的几点建议。

  • 标签: 霸王岭睑虎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种群分布 种群数量
  • 简介:杨树是山东省平原绿化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为了丰富杨树品种资源,先后从意大利,土耳其和国内引进18个黑杨派新无性系,利用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I-69(Populusdeltoidescv.慙ux?I-69/55)为对照,共计19个无性系,分别在莒县、曹县和莱阳市进行了苗期试验和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经过多年试验,选出由意大利引进的新无性系102/74(Populus?euramericanacv.?02/74?欧美杨速生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新无性系(102/74)生长表现突出,在3块试验林中5年生林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13.9m,18.0cm和0.1445m3,超过对照杨(I-69)的2.2%,21.6%和52.9%。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新无性系(102/74)的平均单株材积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该无性系还具有繁殖容易、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抗病虫、耐盐碱、生长周期长等优良特性,其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也与对照杨(I-69)基本相同,可用于营造纸浆林,并且生长表现稳定,可以在山东省各杨树栽培区推广应用。图2表8参14。

  • 标签: 杨树 无性系 引种 选育
  • 简介: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曲线增长,中海拔(600m)退笋总量较大(超过3000个/667m~2),而高海拔(1000和1200m)的总退笋率较高(超过65%)且进入退笋盛期较早;2)合江方竹的退笋以营养退为主且集中于发笋末期,退笋的易发程度存在年度差异;3)合江方竹发笋10d左右的高生长速度可能是其退去与否的早期判断依据;4)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竹种的退笋与其发笋量、母竹胸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林内最低气温、温度极差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合江方竹的经营过程中,在其发笋前及时施肥,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保温,可能是降低退笋的有效方法;而在发笋初期根据其高生长速度及时采割利用或清除可能退去的笋,也有利于保证笋产量和竹林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合江方竹 退笋动态 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 简介:根据杉木人工林315株样木地径和材积实测值,采用多模型选优法和逐步回归法研究地径材积表的编制方法.结果表明:地径D和材积V的关系以V=aDb为最优方程,逐步回归法是寻找最优方程的一种理想方法,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可提高材积表的编制精度.

  • 标签: 杉木人工林 地径材积表 编制方法 单纯形法 逐步回归法
  • 简介:文章分析台州市区绿化的现状,指出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市区绿化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对策措施。

  • 标签: 城市绿化 思路 对策 台州市
  • 简介:从杉木种子品质、育苗技术、种植模式、杉木林的培育的抚育管理技术、林分更新以及杉木的经济利用等方面,对杉木林的培育进行总结,初步揭示出当前杉木人工林培育技术已日臻完善,杉木人工林发展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促进杉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步入资源基地化、产品系列化、质量标准化的轨道。

  • 标签: 杉木 人工林 研究进展
  • 简介:检索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数据库,以1985年至2011年期间申请的竹木复合结构中国专利为分析样本,对其进行了专利申请趋势、发明专利授权情况、申请地域、申请单位、专利申请技术领域以及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白1996年起竹木复合结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呈指数上升趋势,申请人数不断增加,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波动较大,申请类型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区域集中在我国主要产竹区,教学科研单位是竹木复合结构研究的主力,专利申请的主要领域为作业运输(B)和固定建筑物(E),2008年后竹木复合结构技术高速发展并有进入成熟期的特征。

  • 标签: 竹木复合结构 专利 分析 发展
  • 简介:美丽胡枝子是一速生的豆科灌木树种,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花色秀丽等优良特性。通过几年试验研究,分别从美丽胡枝子的自然分布、生境条件、群落结构、生长规律、开花结实、物候特征、萌蘖特性和根系生长特征等方面揭示其生物学特性。

  • 标签: 美丽胡枝子 生物学特性 研究
  • 简介:中国发展网5月6日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局依托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将紧密围绕竹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科技和社会需求,为促进竹材产业提质增效开展工作。竹产业是集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竹材产业,对于推动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竹农收入、

  • 标签: 研究中心 竹产业 工程技术 国家林业局 竹农 南京林业大学
  • 简介: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与自然相融合的城市营建案例越来越需要总结和借鉴。镇江城市营建遵循自然环境特征,是典型的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格局。文章通过对镇江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总结镇江历史城市山-水-城-林一体的营建模式,为当今城市格局营建、城市生态规划带来启示,也为保护镇江当今"城市山林"的风景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自然风景体系 城市山林 城市经验 镇江
  • 简介: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东南与天津市接壤,其余边界均与河北省相邻,距渤海约1.50km,是中国的首都.全市陆域面积1.68万km^2.近年来,北京林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全市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山区、平原、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基本形成.

  • 标签: 林业发展 北京市 发展战略 规划 林业生态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
  • 简介:通过对低产阔叶林丛植改造技术试验,设置临时样地和固定样地的调查,分析低产林丛植改造的林分生长,经过10年后调查表明,丛植比单株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20%~30%.

  • 标签: 低产阔叶林 丛植 改造
  • 简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本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推动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间的障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原理对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各方进行博弈分析,由此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协调 博弈
  • 简介:参薯(Dioscoreaalata)为薯蓣科薯蓣属攀援、草质藤本植物,是全球栽培最为广泛的薯蓣属植物之一。参薯长期以来以营养繁殖为主,致使其优良品性退化,品质、产量降低以及增加了国际贸易中病菌传递的机会。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为参薯品种的改良及离体快繁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就国内外关于参薯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和它的一些基本方法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寻求解决褐化现象的办法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参薯的规模化组织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参薯 组织培养 增殖 光周期 愈伤组织
  • 简介:科学.合理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是人工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以城市绿岛、海淀树村为例,探讨北京人工自然植物群落的种植模式,发挥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和优势,构件生态型绿地结构、创建生物多样性。

  • 标签: 人工自然植物群落 生态 乡土树种 种植模式
  • 简介:大庆炼化公司新建职工食堂主要结构形式为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合理设置混凝土膨胀加强带,采用外加剂配制补偿收缩抗裂混凝土,进行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框架结构 补偿收缩 膨胀加强带 无缝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