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D二聚体(Dtwopolyme,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s,FDP)检测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九江市中医医院治疗骨折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受检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实行DD与FDP检测,对比二者在DD与FDP两项指标上的不同,并分析这两项指标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1对照组的DD为(0.25±0.08)mg/L,研究组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DD为(2.85±2.28)mg/L,长骨骨折患者的DD为(4.71±4.52)mg/L,躯干骨骨折患者的DD为(8.12±5.47)mg/L;对照组的FDP为(2.83±0.98)μg/L,研究组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FDP为(7.81±5.54)μg/L,长骨骨折患者的FDP为(12.21±10.08)μg/L,躯干骨骨折患者的FDP为(18.66±10.86)μg/L。研究组中各类型骨折患者的DD与FDP检测结果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2术后,未发生血栓者的DD为(1319±686)mg/L,发生血栓者的DD为(15311±4991)mg/L,未发生血栓者的FDP为(3429±1588)μg/L,发生血栓者的FDP为(45101±9461)μg/L,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DD与FDP可以作为前瞻性指标为骨折患者进行检测,临床可以借由这两项指标预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以预防预后发生血栓等并发症。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骨折 临床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80 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00%, P< 0.05。结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应用内固定治疗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确保其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大黄粉穴位贴敷加乳果糖口服预防胸腰椎骨折引起便秘中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腰椎骨折引起便秘的患者126例实施护理研究,选取相同骨折部位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63例患者,对照组63例患者。患者分别给予中药生大黄粉神阙穴贴敷加服乳果糖口服液及对照组西药乳果糖口服。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胸腰椎骨折术后1周便秘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大黄粉神阙穴贴敷联合乳果糖口服液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引起的便秘,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强症状缓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药生大黄粉 神阙穴 骨科胸腰椎骨折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研究对象2020年1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辅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22年05月--2023年05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护理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8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n=44)、研究组(n=44),其中常规组围手术期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辅以快速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压力性损伤、深静脉栓塞、感染等并发症比常规组少(P

  • 标签: 下肢骨折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并发症 疼痛 焦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护理中,探究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观察对患者功能活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21.02~2023.01年间就诊的112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各项控制指标。结果: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各项参数差异p小于0.05,观察组术后12周掌曲度、桡角度、旋前度、旋后度为(56.19±5.38)、(17.52±1.73)、(92.38±1.26)、(90.63±3.69)。对照组为(50.28±5.65)、(12.61±2.63)、(81.83±1.15)、(81.15±3.38)。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52(92.85%),对照组为39(69.64%),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康复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病人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微创手术实施治疗对其肢体功能恢复影响作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骨科就诊股骨骨折老年患者60例,奇偶数分配,常规组实施传统内固定术,试验组实施微创手术,疗效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试验组有较低发病率(P<0.05),术后恢复及肢体功能,均以试验组良好(P<0.05),患者行走情况、关节活动度等统计,相比术前,试验组术后行走距离明显提高(P<0.05)。结论:治疗老年股骨骨折,微创手术的开展能够充分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且具备良好手术安全性。

  • 标签: 微创手术 股骨骨折 老年患者 肢体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 2012年 8月至 2014年 8月来本院急诊科救治的 84例多发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4例得到顺利恢复, 8例因出现一定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接受进一步治疗后恢复, 2例多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纠正休克、抢救患者的关键。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改善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 ~2019年 1月期间接诊的 78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例,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 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 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辅以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对疼痛、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标签: 老年腰椎压缩骨折 康复护理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透刺法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老年髋骨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的常规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透刺法合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情况,并观察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对于患者实施透刺法合耳穴压豆治疗后,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并减少其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透刺法 耳穴压豆 髋部骨折 术后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0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3例,其余骨折分别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进行内固定。对有并发症者在手术的同时给予修复重建。结果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8例,表浅感染2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12例,良6例,尚可2例。结论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伤口感染发生率低,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伤口都能一期愈合,同时进行一期内固定术也是可行的。手术后选择有效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高原地区 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内固定 克氏针
  • 简介: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随访1年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闭合复位PENA内固定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加快骨折愈合,操作简便,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 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作者: 钟发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钟发琴在人的身体中,脊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平衡结构。由于脊柱活动的范围较广,使用次数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损伤发生的概率。老年人身体各方面都不灵活、行走不稳定、骨质疏松十分明显、肌力较弱、很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的概率。这种骨折是骨科中十分常见的、比较严重的创伤。在对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时,病人需要卧床7周左右,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人做科学的、综合的护理和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促进老年人的损伤慢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在c型臂下预置桡偏内外双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就诊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系统随机化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050例)采用c型臂下预置桡偏内外双固定治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内外固定主流治疗法,术后随访1。2年,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肘内翻,2例肘关节功能减退,对照组6例肘内翻,4例关节功能减退。结论C型臂下预置桡偏内外双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方案,减少了肘内翻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预置桡偏内外双固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上较多见,治疗方法较多。对于肱骨外科颈复杂骨折,如粉碎性骨折和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在治疗上难度大,固定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对76例肱骨外科颈复杂骨折的患者采用逆行击入克氏针上下钢丝张力带固定,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对比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钉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3.3%,对照组患者是15%,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与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1.6%、98.3%、91.7%,对照组分别是15%、83.3%、78.3%,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

  • 标签: DHS PFNA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畸形愈合
  • 简介: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此骨折主要发生在10岁以内,发病高峰在5~8岁之间。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容易导致骨折移位发生肘内翻畸形。而切开复位手术可导致关节僵硬及骨化性肌炎的危险。我科2006年3月~2008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骨科门诊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 80 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是否使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分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40 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 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肾活血汤,对两组的治疗疼痛率进行收集和分析 。 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观察组的治疗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来得出,观察组使用补肾活血汤治疗骨折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得以保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常规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临床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关键词创伤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临床价值近年来,微观医疗设备在临床治疗中逐渐推行,解决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治疗难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手段发现,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和CT检查,明确患者骨折移位情况及骨折类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0.5±8.3)岁,致伤原因12例为交通致伤,14例为坠落伤,4例为其他原因致伤;13例为后侧内部骨折,17例为后侧外部骨折;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5±8.1)岁,致伤原因11例为交通致伤,13例为坠落伤,6例为其他原因致伤;15例为后侧内部骨折,15例为后侧外部骨折;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于患者髁后外侧骨处作倒L形切口,切口从腘窝横纹中线内侧沿皮肤横纹至外侧;从腓肠肌外侧处向腓骨平衡进行延伸,选定合适的桡骨远端对接骨板预弯进行锁定,并将其置于外侧髁后侧处,再钻孔依次拧入螺钉锁定;采取C型臂X线机确认手术无误后,采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并在切口内放置1根负压引流管,并逐层对切口进行缝合。观察组采取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硬外膜麻醉,在手术部位置入关节镜对患者关节、半月板、韧带进行分析,如患者半月板已经出现撕裂情况,应及时进行摘除;如患者交叉韧带出现损伤,可采取离子刀热疗紧缩处理方式对其功能进行恢复处理;患者麻醉生效后,根据Schazker分型1选择合适的复位固定方式,I型患者可实施推挤骨块复位方式,复位后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并通过关节镜查看复位情况,确认无误后采用空心螺钉进行重新固定;II、III、IV型患者应先根据患者骨折位置确定出钢板位置,再在侧面作纵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线,并在其下方1.8cm左右处作骨窗,其长度为1.4cm,宽度为1.2cm,通过顶棒撬进行拔冲顶,如患者复位关节处于塌陷时,可通过自体髂骨对缺损区域进行填补,并采取钢板骨块固定复位。术后患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并将患者下肢抬高,采取包扎、加压等方式使患者膝关节伸直,50小时候可将绷带拆除,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CPM功能锻炼,每天3次;针对韧带、半月板存在损伤的患者,术后4个月需借助长腿支具行走,并定期进行X线复查。1.3观察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依据Rasmussen评分标准2,评分内容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稳定性、疼痛感及膝伸直缺失度五项,每项为5分,总分共计25分,18分以上为优,10~17分为良,10分以下为差,优良率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_)±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照组(30例)10例为优,11例为良,9例为差,优良率为21例(70.00%);观察组(30例)16例为优,12例为良,2例为差,优良率为28例(93.33%);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属于膝关节创伤,临床较为少见,该类型骨折位置偏后较为隐蔽,因此,切开入路复位操作难度较大。在骨科手术中关节镜已得到推广普及,其主要通过端午透镜内患者骨折情况进行内窥,再通过监视器对患者关节内部骨折情况进行动态、实时反映,在肘关节及膝关节诊断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治疗中关节镜也有着明显的优势,手术过程中可使医生视野更加开阔,通过小切口即可对患者损伤组织和移位情况进行反应,在骨折移位固定处理和损伤处理时,可避免游离体产生,以免对患者关节造成更大损伤3。同时,采取小切口处理可避免传统手术过程中关节囊和关节腔暴露,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及感染情况发生率。就患者而言,选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其恢复期,使患者尽早参与功能康复训练中,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另外,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中,患者因内外翻应力,容易损伤韧带和半月板,而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患者关节稳定期较长,术后疼痛剧烈,且容易产生后遗症,而关节镜下手术可通过内透镜对骨折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佳。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措施发现,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患者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优良率(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治疗中,临床医生可采取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更准确的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判断并治疗,以提高临床优良率,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参考文献1张帆,罗晓东,叶茂等.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09(24)33-34,37.2陈红卫,赵钢生,张根福等.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7,31(3)224-228.3张洪亮,黎佩珍,李忠辉等.胫骨后侧平台骨折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539-2540.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目的,提高护理质量。目的对8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病人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体位护理、伤口护理、生命体征及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17个月,84例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护理并发症。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53例病人有1~3级恢复。结论完善细致的护理计划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椎弓根钉 胸腰椎骨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