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及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及低钠血症。

  • 标签: 预后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药注射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我院2015年元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的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不合理用药医嘱共2091份,占总医嘱的1.54%,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无冲管液、重复用药、临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医嘱审核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JLN拭子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HFMD患儿采集咽拭子(其中19例于恢复期采集咽拭子复查),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负荷量并做对比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阳性,其中合并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各1例,副流感病毒感染4例。急性期患儿EV71病毒负荷水平明显升高,恢复期病毒水平显著下降,8例恢复期患儿病毒检测阴性。结论:2010年秋冬季佛山地区儿童HFMD病原以EV71为主,在流行季节可出现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咽拭子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是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诊断的快速有效手段。HFMD临床表现轻重与患儿咽部EV71病毒负荷量无相关性,患病早期病毒呈高水平表达,抗病毒治疗宜尽早实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荧光定量RT—PCR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呼吸兴奋辅助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效果.方法:6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彻底洗胃、导泻、静脉应用解磷定及阿托品等常规处理;呼吸兴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早期给予尼可刹米及山梗菜碱治疗.结果:呼吸兴奋治疗组恢复清醒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呼吸兴奋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 呼吸兴奋剂 抢救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洗胃 导泻
  • 简介: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给予穿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和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穿琥宁注射液能有效地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良好的抗病毒药物.

  • 标签: 穿琥宁注射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和诊治的864例妇女,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然后分析TCT检测结果、HPV-DNA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的关系,并对TCT检测、HPV-DNA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864例妇女中,两种检测方法中TCT和(或)HPV-DNA阳性的患者共有213例,213例阳性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为正常或宫颈炎患者42例,CINⅠ期患者60例,CINⅡ期患者55例,CINⅢ期48例,浸润癌患者8例;TCT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一致性系数为0.724,HPV-DNA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一致性系数为0.735,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单独检测TCT或HPV-DNA指标的准确性,HPV-DNA指标单独检测的准确性高于TCT检测的准确性,TCT、HPV-DNA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91和0.941。结论TCT、HPV-DNA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关键词宫颈癌;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拟建立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短发夹RNA(knti6/shVEGFR2),研究其对鼠白血病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Lenti6/shVEGFR2。检测pU6/shVEGFR2入门克隆转染、knti6/shVEGFR2表达克隆转导HL60细胞后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knti6/shVEGFR2对HL60鼠模型白血病的抑制效果。结果:pU6/shVEGFR2转染、Lenti6/shVEGFR2转导HL60细胞后48h细胞抑制率相近,之后pU6/shVEGFR2组细胞抑制率明显下降,而Lenti6/shVEGFR2组变化无显著差异。在异种移植白血病鼠模型中knti6/shVEGFR2感染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VEGFR2RNA干扰有可能成为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慢病毒 白血病 小干扰RN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 简介:摘要目的异常黑胆质成熟疗法能否影响“退行性”硬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发展。方法健康新西兰纯种雄性白兔10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实验开始前处理20只,剩余8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C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I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干预组(MI组)。于0和8周末两点采血行血脂分析。在0,2,4,6,8周时间段,取出主动脉瓣膜标本,AFM下观察内皮细胞纳米结构。结果HC组与N组相比,TG,TC,LDL,HDL测量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1)。MI组HC组相比,TG,TC,LDL,HDL的测量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AFM50um×50um扫描下HC组与MI组内皮细胞长径6周、8周均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长径有明显差异(P<0.01)。AFM500nm×500nm扫描下HC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6周,8周有明显差异(P<0.01)。与HC组相比,MI组内皮细胞表面隆起直径8周有明显差异(P<0.01),高度8周有差异(P<0.05)。结论随之时间的延长,高脂饮食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明显破坏而异常黑胆质成熟对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